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216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基 础 演 练一、选择题12016年9月17日,2016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开幕,来自波兰、俄罗斯、墨西哥、塞尔维亚、哥伦比亚等5个国家的民间歌舞表演团及洛阳本地专业文艺团体,为观众奉上了一场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精美文化旅游盛宴。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B)A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发展自身的文化B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C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一致发展D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应该是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选项C说法错误,因为要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选项D说法错误,因为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但不能趋同。故选B。2“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

2、“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成为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活动;“微店”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D)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新兴媒体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ABCD解析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所以错误;网络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只有健康的网络文化才是大众需要的文化,所以错误。3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众传媒现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主要原因是(D)A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B其信息都是真实的C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D具有文化

3、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解析口语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具有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因此故排除选项AC。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不可能都是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故排除。故选D。4行走中的国人,给世界的发展带去了巨大的商机,也给文明的传播留下了难言的诘问。我们总想给世界带去中国话语、中国形象、中国价值,其实,最有效的传播、承载和代表,恰恰是最普通的中国人的一言一行。这启示我们(B)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文明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力量行走是文明的展示和汲取ABCD解析文化传播最有效的途径“恰恰是最普通的中国人的一言一行”说明文明的展示

4、需要中国人自身的行为,正确;文明需要我们每一个平时的行为习惯来表达,正确;不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不科学,故选B。5在中国提起大山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说,“我知道,就是那个说中国话说得特好的老外。”大山借助中央电视台这一平台,既让中国人了解了加拿大的传统文化,又向加拿大人介绍了中国。这从一个侧面表明(D)A只有借助中央电视台才能实现文化传播B民族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不存在冲突C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文化包容开放的民族D电视等大众传媒在中外文化传播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借助中央电视台这一平台”,即通过这一媒介传播了各种信息,故D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6宽带网络

5、技术平台是提升信息消费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使用,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的网络传输速度,拓展了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使人们更为迅捷地接触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汇与激荡。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青年学生应当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答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交流与传播中做到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要充分利用宽带信息技术便利、迅捷的特点,促使大众传媒现代化,充分发挥其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使信息在更广的范围、以更快的速度传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

6、信息技术素养,增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努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青年学生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举措。解读设问,本题可以转化为三个问题,首先,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坚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其次,是要充分运用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发挥其强大功能;最后要提高素养,增强使命感,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创 新 拓 展一、选择题1电影匆匆那年播出后迅速走红亚洲,并引爆粉丝经济,同款商品热销。但欧美地区的观众却对这部电视剧反应冷淡。这反映了(B)一定的文化促进一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化是世界性和

7、民族性的统一ABCD解析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说法片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途径,是错误的;故选B。2“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BCD解析说法错误,因为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不是途径,故排除;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通过贸易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国,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商业贸易

8、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正确。故选D。3“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A)A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B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D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解析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而图书漂流只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途径而并不是主要途径,C是错误的。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

9、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B、D项错误。故选A。4近年来,我国留学生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学子学成归国,在教育、科研、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管理等领域立下赫赫“战功”。这反映了_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C)A商业贸易B人口迁徙C教育D大众传媒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属于教育的范畴,故C正确,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5第二届南京夏季青奥会圣火借助互联网技术,先后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说明(C)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C现代传媒促进

10、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D现代传媒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析A本身说法不对,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B说法不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题干中青奥会圣火借助互联网技术传播,说明现代传媒促进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C正确。 D本身说法不正确。故选C。6微信成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信息。这种现象揭示(A)文化传播方式时不断发展的传媒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发展传播方式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BCD解析微信是文化传播方式不断发展的表现,故选。材料不是强调传媒的作用,故不选,说法错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

11、的动力;题干没有“社会发展”的相关信息。“众多”、“很多人”正在使用微信,可以表现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选。故选A。72016年9月20日,某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在校园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假如开展一次以“学校(不)应该支持过洋节”为辩题的辩论赛,作为正方辩手,你认为下列观点可以采用的是(B)文化具有多样性,过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文化趋同化,对传统节日与洋节应同样对待过洋节有利于中西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借鉴与融合重视我们的民族节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ABCD解析作为正方

12、辩手的辩题应该是“学校应该支持过洋节”,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应排除;选项应该是反对过洋节的理由,与题意不符。故选B。二、非选择题8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答案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沟通桥梁。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品牌建设中要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解读设问和材料,根据知识限定范围,本题可以选择从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与传播进行知识切入。而尊重文化多样性则可以从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寻找桥梁,其基本理论出发点就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共性,而增进理解和认同,就要首先寻找民族间的共性;其次,要承认外国用户与中国在语言等方面之间的差异,并且要尊重这种差异,中国的品牌要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最后,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还不够了解,要得到外国用户的理解和认同,需要加强文化对外交流,增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