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208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的继承(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回家过年仍然是不变的选择。既使路途再远、交通再难,仍然是“年年恐归年年归”。这表明()A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B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永恒不变的【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A错误;传统文化既包括积极合理成分,也包括落后腐朽成分,只有积极合理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C错误;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不是永恒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D错误;即使路途再远、交通再难,仍然是“年

2、年恐归年年归”,这表明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B符合题意。【答案】B2中国的传统建筑是一幅“画”,以围墙作画框,主要的欣赏对象则是围墙内的空间。欣赏方式不是静态的“可望”,而是在动态的“可游”画面之中,步移景换,情随境迁,体味各种“画”的神韵。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可以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ABCD【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正确认识。材料体现不出。【答案】A3“腊八节”喝腊八粥的历史始于宋代,有近千年传统。每逢腊月初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这说明()传统习

3、俗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习俗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BCD【解析】始于宋代的腊八节至今犹存,说明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也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符合题意。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传统习俗不一定都是健康向上的,错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错误。【答案】A42014年11月1日上午,甲午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在浙江缙云举行。海内外上万名炎黄子孙齐聚仙都黄帝祠宇,共同缅怀、祭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

4、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ABCD【解析】“炎黄子孙齐聚仙都黄帝祠宇,共同缅怀、祭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体现了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符合题意。干肢不符。【答案】D5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赋、散文、楹联、书法以至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传统,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解析】由与西方艺术风格不同可知,材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6三字经是古人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5、,里面很多做人的道理对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其中也有一些诸如“君则敬,臣则忠”等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内容。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BCD【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选。是发展大众文化的方针,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不符合题意。【答案】A7虽然大闹天宫依然能唤起很多人美好的记忆,但“西游记都看了几百遍啦”这句话足以让现在的儿童文学家汗颜。孩子的评价很残酷:“我不要看孙悟空,我就要看哈利波特!”这表明()A我们的古老文明已经完全失去竞争力B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使其不适应现代文明C我们的文化需要与时俱进D传统文

6、化具有民族性,不容易为世界所接受【解析】A、B、D三项本身表述有误;由“都看了几百遍啦”可知,C项符合题意。【答案】C8透过右面漫画,我们认识到()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传统文化是历史留下的财富应予以全面继承传统习俗不利于社会和谐,应予以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应该坚决予以剔除ABCD【解析】漫画反映传统婚俗中存在着陋习,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入选。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错误。【答案】A9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然而,在西方“愚人节”“圣诞节”等传统节日的侵蚀渗透下,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结合材料,说说作为

7、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有什么共同特性?对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一概保留,还是全部抛弃?【答案】(1)这些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既不能一概保留,也不能全部抛弃。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做到“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能力提升10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

8、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解析】“古城复兴”属于文化继承,扬州通过古城复兴,“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体现出文化继承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前提,因此选A。B、C、D与题干联系不够紧密,应排除。【答案】A11“仁者爱仁”出自于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些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影

9、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社会发展C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思想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说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B正确;A说法错误,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D项中“最优秀”“主流”说法错误。【答案】B12相声源于解放前的北京,天桥一代的艺人为谋生在舞台上相互对骂或戏谑以招揽看客,这是初期的相声。后经侯宝林等相声大师进行批判

10、、改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语言艺术,才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说明() 【导学号:02210014】A文化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B对传统文化精华部分要加以继承C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相对的D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初期的相声经侯宝林等相声大师进行批判、改造,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说明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符合题意;文化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A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不仅要对传统文化精华部分加以继承,还要对糟粕部分加以批判,B说法具有片面性;文化继承与发展是统一的,C说法错误。【答

11、案】D13“风景秀丽、宜人的生态环境”“人文荟萃的社会历史环境”“育才先育人的家庭教育环境”等孕育出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是对秦、汉历代以来史传文学写作经验的吸取和总结,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这表明()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各个地方的文化都带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学艺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人们精神生活有独特作用ABCD【解析】上述材料表明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学艺术对反映人们精神生活有独特作用,故正确;虽然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故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答案】

12、D142015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正式通知,确定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时间为2月18日、19日和3月5日,由去年的四天减少到三天。中国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传承千年一直沿用至今。面对近日空气污染严重的现状,许多市民自觉减少燃放烟花爆竹。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种传统习俗的认识。【解析】本题的知识限定是“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相关知识,设问的指向是谈谈你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种传统习俗的认识。回答时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顺序进行分析。是什么应该强调的是春节燃放鞭炮这种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13、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为什么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再次要说明这种传统习俗如果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最后结合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说明对待春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以促进春节文化的传承。【答案】春节燃放爆竹作为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俗传承千年一直沿用至今,说明春节文化还保留着基本特征;面对近日空气污染严重的现状,许多市民自觉减少燃放烟花爆竹,说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习俗应该与时俱进,对待春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对其积极向上的内容加以保护发扬,对其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加以改造或剔除,以促进春节文化的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