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208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生活在一个高朋良友的环境里,互相帮助,同心向善,久之,自己也会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混迹于狐朋狗友之中,尔虞我诈,会沾染许多恶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最后自己也一同堕落。这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B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C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解析:A材料中说的是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会受什么样人的影响。B、D两项说的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C项说的是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A项说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2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

2、村”。这反映了()A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解析:B网络这种联系是人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的新的联系。A项说法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D项不如B项切合题旨。3据专家介绍,鼠疫的传播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动物跳蚤人传播;二是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三是剥食患有鼠疫病病死的动物时,鼠疫菌直接进入伤口感染。这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无条件的,万事万物都存在联系A BC D答案:B43G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技术,它以手机语音功能之外的无线上网、

3、手机电视等数据功能为特色。按3G标准生产的手机问世后,人们可以购机享受视频通话、网络游戏、移动电邮、移动搜索等业务。这说明()A人们可以创造一定条件建立多样性联系B必须创造规律促使现有事物发生变化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联系的客观性D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创造新的事物解析:A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B项错误;客观性不可改变,C项错误;D项说法也明显错误。用排除法选A项。5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世界多个国家引起强烈反应。新兴市场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普遍担忧,美元在世界范围内泛滥将造成热钱对它们经济的冲击,并有可能导致世界性的通货膨胀。这体现了()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4、B联系是无条件的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D联系的主观性解析:A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了全球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6漫画启示我们,这位妈妈()A否定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B否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C没有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否认了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解析:B漫画中妈妈的做法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故应选B项。7“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论述体现的哲理是()A联系是普遍的,事物都处在联系中B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C联系是无条件的,任何两个事物都

5、相互联系着D联系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作用相同解析:A材料表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故A项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B项说法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只是强调不存在孤立的事物,C项错误;联系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D项说法错误。8近年来,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世界各地不断爆发的恶性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是因动物携带的病菌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人体造成的。这给我们的警示是()A联系是客观的,人类无法避免动物所携带病菌的威胁B人最终能战胜自然C要

6、尊重联系的多样性,做到既注重客观条件,又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D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解析:C联系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改变一些具体联系,趋利避害,A项表述错误。B项说法不科学,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征服、战胜自然之类的说法都不可取。D项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应排除。C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项。9有关研究发现,许多技术的运用,一开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益于人类社会;广泛推广之后,反而威胁了人类的生存,造成了生物链的污染。如农药、化肥的使用,带来了农业丰收,提供了更多的粮食,供养了更多的人。同时又污染了生物链,造成农药中毒,环境污染,危及人类的生存。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7、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的使命。(1)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联系观点的?(2)试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趋利避害。答案:(1)这段材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技术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大量推广之后使生物链受到污染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科技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生存,这说明联系是客观的,切忌主观随意性;有些科技推广使用后,对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同时又对生物链、气温及人类的生存环境等多方面产生消极作用,这说明事物联系具有多样性。(2)我们要分析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努力克服事物的不利方面。具体说来,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看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在做到充分利用科技促进人类发展的同时,又要关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