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业分层测评湘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131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业分层测评湘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业分层测评湘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业分层测评湘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业分层测评湘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业分层测评湘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业分层测评湘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业分层测评湘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4 4 章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第 1 1 节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 境问题学业分层测评境问题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 分钟) 学业达标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 ,回答 12 题。 1图中字母 F、H 代表的含义是( ) F 表示资源获取 F 表示生产消费 H 表示废弃物排放 H 表示生活消费 A B C D 2E 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生 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 B C D 【解析】 第 1 题,该图表示环境、资源

2、与人口的关系,图中 E 表示资源获取,F 表 示生产消费,G 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获取物质和能量,H 表示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 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当中去。第 2 题,在 E 表示的资源获取过程中,人类过度开发资源导 致生态破坏,在资源开采过程中也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答案】 1.B 2.D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 34 题。 3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的是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4该区环境问题产

3、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口多,增长快 B不合理利用资源 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工业化快速发展 【解析】 第 3 题,图示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只有选项 B 符合。第 4 题, 四个选项均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则是人口多,增 长快。 【答案】 3.B 4.A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56 题。 【导学号:64490082】 5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 是( ) A B C D 6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全球海平面上升 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 城市形成光化学烟

4、雾 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A B C D 【解析】 第 5 题,为火山喷发释放二氧化碳,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为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目前人类影响到的环 节主要是植被破坏,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以及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第 6 题,光化学烟雾主要是交通工具向大气排放的废弃物在强烈光照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 形成的;短期内, “温室效应”加剧将导致大量冰川融化,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增 加。 【答案】 5.C 6.A 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 78 题。 7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森林锐减 C土地荒漠化

5、D矿产资源枯竭 8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 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 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 C农作物侵入牧区 D土地生产力下降 【解析】 第 7 题,由图可知,导致该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有三个:一是草地变旱地; 二是压缩草场面积,牧场超载;三是牧场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可推知该区域的环境特征 是干旱,故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 8 题,由图可知,人口增长过快粮食 短缺农作物侵入牧区草地变成旱地环境问题,故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人口激增,素质较低。 【答案】 7.C 8.B 9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64490083】 (1)

6、图中甲、乙、丙、丁图例各代表一类环境问题。请将甲、乙、丙、丁填入下列环境 问题的括号内 A酸雨危害( ) B森林锐减( ) C水土流失( ) D水体污染( ) (2)环境问题乙在我国的_地区最为严重,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_。 (3)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目前在欧洲表现最突出的是_,分析其 多发的原因。 (4)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对生物多样性威胁最大的是_。 【解析】 第(1)题,甲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应是森林锐减;乙在云贵高原和黄土高 原处,应是水土流失;丙分布在降水较多、经济较发达的东南地区,应是酸雨;丁主要在 江淮下游地区,应是水体污染。第(2)题,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最

7、为严重,主要是不合理的 土地利用等因素,植被破坏严重。第(3)题,欧洲工业发达,能源消耗量大,排放酸性气体 多,气候湿润,水汽充足,易形成酸雨。第(4)题,森林破坏,会使生物多样性锐减。 【答案】 (1)丙 甲 乙 丁 (2)黄土高原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 (3)丙 欧洲经济发达,能耗大,排放酸性气体(SO2)多,且降水丰富,多酸雨。 (4) 甲 能力提升 10下图表示我国黄河中游人为增沙量及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沙量之比(以百分比 计)的时间变化,从 20 世纪 90 年代,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由于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 B90 年代主要因为毁林开

8、荒,打坝淤泥 C90 年代后,主要因为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本建设 D主要由于在居民点附近过度放牧 【解析】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是自 然原因;90 年代打坝淤泥会保持水土;黄河流域的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本建设是黄河增 沙的主要原因。 【答案】 C 读某地径流、水蚀统计图,回答 1112 题。 11该地( ) A雨水下渗逐年减少 B地表破坏愈加严重 C河流含沙量居高不下 D植被逐年增加 12产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湖 C退耕还牧 D毁林开荒 【解析】 第 11 题,从图中可知,该地区径流减少率、水蚀减少率逐年增加。说明该

9、 地区植被逐年增加,雨水下渗增加,河流含沙量降低。注意图中表示的是径流减少率和水 蚀减少率。第 12 题,退耕还湖可减轻该地区的旱涝灾害,退耕还牧可减少沙化现象。毁林 开荒会加剧水土流失。 【答案】 11.D 12.A 1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号:64490084】 (1)以甲为代表的/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造成这一生态 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 人为原因主要有_ _。 (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_,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的环境问 题主要是_,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 _, 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_。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 _ _

10、 _ 等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 _ _。 (4)图中 18 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严重资源问题是_,其形成 的主要自然原因 _ _。 (5)图中 AF 各城市由于能源结构以_为主,冬季采暖期长,重工业集中,所 以环境污染以_污染最为突出。 【解析】 根据图表信息,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成因等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土地荒漠化 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地表植被稀疏 过度放牧、破坏 植被、过度开垦 (2)四川盆地 酸雨 湿润多雨 以燃煤为主 (3)不合理耕作、过度砍伐森林 水土流失 (4)淡水资源短缺 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降水变率大,且春季多大风,蒸 发量大,河流径流量小 (5)燃煤 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