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一)附解析

上传人:yikuai****ou999 文档编号:8686048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一)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新编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一)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新编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一)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新编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一)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新编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一)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一)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一)附解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一)附解析2019届高考模拟检测(一)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 )。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_

2、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不仅书法是写字,是一种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睿智的方式,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要想_,必须从小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_ , 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_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

3、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1下列在中文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 )A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它不仅仅是艺术B不仅仅它是艺术,首先因为书法是中国的文字C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D它首先因为是中国的文字,而不仅仅是艺术2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项是( )A独步一时 薪火相传 潜移默化 水乳交融B独一无二 薪火相传 耳濡目染 合而为一C独步一时 生生

4、不息 潜移默化 合而为一D独一无二 生生不息 耳濡目染 水乳交融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书法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是一种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睿智的方式。B书法不仅是写字,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C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是一种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睿智的方式。D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最近,中国某地模仿法国风格建筑的小

5、镇在网上热传。大到埃菲尔铁塔,小到路灯、雕塑、植被,让人真假难辨。有网友直呼,和巴黎相比,这里就差一条塞纳河了。这一现象并非孤例。据统计,中国至少已有6座“凯旋门”,10余座“美国国会大厦”,3座埃菲尔铁塔徜徉其中觉得很“洋气”,“摆拍”出来像置身异域,让人不出国门就能体验世界风情。这些建筑的出现,固然有其出现的土壤,但“全心全意搞山寨”,总归是附在别人文化表层的一贴“狗皮膏药”。法国的巴塔兰克剧院作为当代音乐史上的圣地,建筑虽也融合了中国元素,但并没有因此而丢失自己的文化属性,而恰恰是因为其承载的巴黎文化,使之屹立150余年仍魅力不减。反观国内的一些高仿建筑群,哪怕是被冠以“中国的巴黎”“东

6、方佛罗伦萨”,做到极致也不过是赝品,失了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有皮没瓤。事实上,中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兼容并蓄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关键在于如何在借鉴的过程中,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比如,北京的前门大街,就是一个融合了中西风格,呈现出独特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积淀的特色历史街区。而人们之所以质疑当下的一些西式建筑热,就在于其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与“模西建筑热”同样遭受诟病的,还有“仿古建筑热”。有的地方,本来并没有什么前朝风土,却乐于以古街古巷为名,雕梁画栋,青砖粉墙,小饰品假古董齐出,臭豆腐烤肉串并售。如果前者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后者则是复古思维的畸

7、形生长。“从街区历史找卖点,然后找投资,再找规划设计、施工队”的仿古建筑公式,对于西式建筑热来说,同样适用。无论是抄袭西方,还是效颦传统,建筑设计与规划的盲从背后,是对文化根底不自知、对文化传统不自信。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千姿百态的开平碉楼,集防卫、居住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民居风格;马达加斯加首都族群混杂,马来高脚草屋、非洲木板棚与欧式教堂错落有致,多元才是这里的和谐;而作为中国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第一人,王澍让每一层的每一户都有自己的小院和植物,“出则繁花似锦,入则清净悠远”。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制,只有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

8、人”,才能找到创新式融合的思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们的文化与历史,已经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立足文化本体,深挖地域特色,根深方能叶茂。北京如今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和申遗,就是因为那是老城的灵魂,中华民族“内和外安”的文化基因、“左右对称”的营城理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都集中体现在这里,在人们记忆中挥之不去。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即使再雄伟也缺少一条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节选自人民日报)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要想成为精神家园,需要的是乡愁和人文的淬火,而不仅仅是依靠外观

9、的雄伟壮丽。B建筑如果失去了本土的文化精神,模仿得再好,也只是赝品,只能附在别人的文化表层。C中国的建筑风格大体上是兼容并蓄的,不拒绝“洋建筑”,在借鉴中呈现文化主体意识。D建筑一旦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往往会引起质疑。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将“模西建筑热”与“仿古建筑热”对比论述,指出建筑设计的盲从会带来很大的危害。B文章先分后总,指出建筑要植根于历史文化,立足于地方特色,才能找到创新融合的新思路。C文章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推进,论述建筑在借鉴西方与古人时,要立足于本土、历史与文化。D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手法,表明有了乡愁

10、与人文的植人,建筑才能成为精神家园。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制”,是说建筑要立足于传统文化,不能受西方影响,才会有生命力。B西式建筑热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仿古建筑热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文章对二者都作了否定。C因为中国的文化与历史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所以北京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综合整治保护。D建筑在考虑文化基因、保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仿效古人、借鉴西方,如此才能有发展有创新。文学类文本阅读冬材 周伟一个冬日,城南诊所,我推门进去,娘躺在病床上,正在打着点滴,我急急地问娘,您烧到多少度?娘说,我试了体温,毛毛烧,年轻时挺得住。唉,年岁大了,只好来吊

11、点滴。娘说得若无其事,但娘的脸上还是起了变化。我正眼看娘时,娘马上侧过脸去。医生急急接过话:还毛毛烧,都40度了,幸亏来得早。娘岔开话题,和另一个打点滴的老婆婆拉起了家常。娘说:你老人家有几个儿女呀?老婆婆答:两个儿,一个女。娘看了看她孤单单的一个人,问:他们不管你?老婆婆答:不管。也管不了这么多,我跟小儿子过。小儿子也是前世的冤家来收债的,也不怪他们。我看那老婆婆,原来是住在老街的冬材他娘。 冬材娘老弱多病,常常在老街捡废品卖钱。冬材患脑膜炎后遗症,是个弱智,与他娘相依为命。冬材娘怕冬材丢了,在他的每件衣服上都用白线绣了字:老街34号冬材。娘问:难道生病了,他们也不管?冬材娘低低地回答:我们

12、娘俩互相照应着。他们要讨生活,各顾各的,蛮不容易的。长久,诊所里谁都不说话。长久的静,只有点滴在一滴一滴地落下。 娘的血管太细,打点滴时用七号针,很慢很慢。坐了一个多钟头,我的屁股下面似生了钉子一般,坐不住了。娘看出来了说:你有事忙你的,我打了针就回去了,不用管我。医生却不屑,你娘打得还算快的,冬材娘都四个小时了,她的儿子还在外面等着呢。我才发现冬材坐在门口一侧,天气很冷,他不时地打着哆嗦,还透过拉紧的玻璃门往里瞅。也许是想看清楚,他整个脸都贴在玻璃门上,看上去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眼睛睁得老大,静静地看着门里的一切。娘问冬材娘:怎么不把你儿子喊进来?冬材娘答:我不要他陪,他要陪我来。他来,

13、又不肯进来,怕别人闻着他身上的味。冬材娘先打完点滴。医生拔出针,要她用手摁一会儿。谁料她急于起身,一用力,手上的血直冒,谁也没看见,在门口的冬材拍打着玻璃门,嗷嗷嗷地叫着。交完钱出门,冬材在门口扶着他娘,没走五米远,下台阶时,冬材娘摔倒了。冬材嗷嗷嗷又高声大叫,近旁的人都拥了上去。再看时,冬材扶着他娘一步一步走向远处,远处的天暗了下来。过了几年,我再去老街,老街看上去更老了,冬材家的老木屋歪歪的,似乎有随时倒下来的危险。我没有见到冬材娘,以为没人住。刚准备走开,听见吱呀一声,虚掩的门缝里探出脑壳,是冬材。他的眼睛还是睁得老大,脸已消瘦得不像样子,衣服穿在身上就像挂在木架子上,空空荡荡。冬材出不

14、来,门上是一把长长的链子锁。冬材嗷嗷嗷嗷又高声大叫,老街出奇地静。抬头看天,老街的阳光是淡白淡白的,了无生气。我问了一个老人,知道冬材娘过世了,只剩下冬材住在老街。起先,大家都劝冬材的兄姐接冬材走,冬材死也不离开老街,不离开老屋,要在老屋等娘回来。冬材认定一个死理,娘走丢了,会回来娘不会离开冬材的。冬材有政府的低保,冬材的兄姐也不能让冬材饿死。他们轮流送饭,一人一月,一天两次。事多了,事杂了,有时忘记了,一天一次,甚至两天一次。关在老屋里的冬材,吃喝拉撒都在屋里,他睡的时候少,唯恐睡熟了,不能第一眼看见回来的娘。冬材终日把眼睛睁得老大。有人看见冬材竟能穿针走线,照着娘在他衣服。上绣的字,绣得有

15、模有样:老街34号冬材。令人惊讶的是,“冬材”后面绣了老婆婆满是皱纹的脸。我想,冬材绣的是:老街34号冬材的娘。冬材笃定,娘穿着他绣的衣服也能找到回家的路。冬材在去年最冷的冬天走了。今年冬天又是特别冷,我陪娘在旺旺的火塘旁烤着火。娘和我都异口同声地说到冬材。娘说,老衡真老了。这年月,傻的不见得真傻,正常的也不见得正常。今年的老街肯定最冷了。(有刪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开头写发生在诊所的事情,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用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冬材和他娘相依为命的生活状况。B小说中人物形象冬材患脑膜炎后遗症,智力上比不上一般人。作者通过对冬材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他对母亲的爱,真挚动人。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使小说情境和情节显得更为真实,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D冬材娘担心冬材走丢了,就在他的衣服上绣了“老街34号冬材”。这看似淡淡的一笔,却为后面冬材模仿他娘绣字作了铺垫,使情节高潮显得合乎情理。8小说结尾说“这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