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1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045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1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1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1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1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1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1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1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中华文明有着5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文学艺术汉字史书典籍科学技术ABC D解析: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选B。答案:B2.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结合漫画提笔忘字,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A立足实践,创新汉字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C书写汉字,传承文化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解析: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

2、启示我们要书写汉字,传承文化,故选C项。A、B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普及书法”说法绝对。答案:C3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的海口骑楼老街始建于1849年,融琼州海峡北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筑文化于一体。骑楼适应当地气候特点,一楼廊道既可遮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散发着建筑文化芳香的海口骑楼()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是海南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表明地域文化的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A B C D解析:海口骑楼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符合题意。海口骑楼“融琼州海峡北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筑文化于一体”,体现了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

3、力,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文字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载体。地域文化的性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说法错误。答案:A4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解析:A表述不合理,文化的差异性取决于经济、政治、地理等方面;C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区域性;D表述错误,文化相互借鉴会渐

4、趋融合,但不是日趋同一。故选B。答案:B5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增强对外来文化的归属感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A BC D解析:对待外来文化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并不是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而是辩证吸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利于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故正确,错误。答案:A6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 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

5、名称。此举有助于()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解析:题干的主旨是把中文菜单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没有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不选A。此举促进中华文化传播,而没有促进西方文化传播,不选B。此举也没有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只是让外国人看懂中国菜单,不选D。此举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C符合题意。答案:C7清代魏源写过一首诗来形容珠江文化形成的二重奏:“濠镜羊城水气氲,华夷估舶自成群。门前潮汐家家海,檐际榕棉寺寺云。”(注:估舶意为商船)这说明珠江文化()A带着自己明显的区域特征,与其他区域文化完全不同B受历史、地

6、理等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文化交融而成的C是珠江人在珠江地区创造的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D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性解析:这首诗是对珠江文化形成的生动描述,珠江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下,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形成的,B项符合题意。A项是对区域文化关系的错误理解。C、D两项材料均未体现。答案:B8追溯历史,闽南文化是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后,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而成的文化。这体现了()地理环境决定了闽南文化的包容性人口迁徙会促进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不同区域文化相互借鉴、相互交融闽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特性完全相同A BC D解析:闽南文化是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后,中原

7、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而成的文化,说法正确。中“决定”说法错误。闽南文化与中原文化具有不同的特性,说法错误。答案:D9汉语言文字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并成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汉语言文字吸收了许多词汇,而这些词汇又多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语,“妞儿”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谐音。这说明()A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首先是语言文字的交融B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其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C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D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解析:A项不符合客观情况;C项推广普通话与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是两回事;D项

8、错在“消除”上;故选B项。答案:B10一直有一些人担心,圣诞节的流行将为西方文化“入侵”中国推波助澜。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圣诞节在中国快速流行的这些年,很难说是它改造了年轻人,还是它被年轻人改造了。中国年轻人实际在把圣诞节拿来“为我所用”,使得这个节日迅速“中国化”了,圣诞节成了年轻人放松身心、营造浪漫的机会和理由。这启示人们()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正在逐步消失,不必要杞人忧天对于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我们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文化创作要关注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A BC D解析:错误,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不会消失。中国年轻人实际在把圣诞节拿来“

9、为我所用”,使得这个节日迅速“中国化”了,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而不是强调对于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故排除。正确切题。答案:B11苗族女子的头饰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土族妇女斜襟上衣的袖子是用五色彩布缝制而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不同地域决定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属于本民族,只属于全世界A BC D解析:材料强调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符合题意,观点错误。夸大了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答案:A 12.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10、。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剧、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C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解析:京剧是经徽剧、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这一过程就是一个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B不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故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四大发明”原本是一个舶来词。约400年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马

11、克思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产生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宣扬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假如有人告诉你,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会怎么想?近日,我国有学者重新定义了四大发明: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也引起了不同的看法。有学者指出,毕竟西方定义的四大发明不足以概况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例如没有看到丝绸、瓷器等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没有看到其至今仍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外对“四

12、大发明”的两种不同定义有何区别?你同意哪一种定义,并说明理由。解析:本题属于评析类试题。试题主要考查对待中华文化的认识。涉及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的作用等。无论是同意还是反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西方的定义着眼于文化即四大发明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新定义则是着眼于四大发明的科技水平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答案一:同意西方的定义。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西方的定义更能反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维持和尊重西方对四大发明的定义,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科学技术的价值不仅要看其科技水平,更要看它对人类文明所起的作用。答案二:同意中国学者的定义。新四大

13、发明更能代表我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更能反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新四大发明对中国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更能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新定义既看到文化的作用,更看到其科技创新性,更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和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得益于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的内容,戏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少数民族地区

14、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地域的覆盖。材料二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吸收了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西方观众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时,注意更多的是极富表现力的中国式演绎方法。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第(1)问属于

15、体现类问题,知识范围很确切,结合材料即可得出答案,但要注意题目问的是如何体现,一定要有观点有材料。第(2)问属于认识类问题,谈谈对包容性的认识,课本上关于包容性知识点比较集中,一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包容性,二是包容性的内涵: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三是这种包容性对于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答案:(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生生不息繁衍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基本特征。戏曲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戏曲不同的剧种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皆有戏曲,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