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027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综合测评(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导学号:76220136】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盐酸冰水混合物硫酸干冰B蒸馏水蔗糖溶液氧化铝二氧化硫C胆矾盐酸铁碳酸钙D胆矾食盐水氯化铜碳酸钠【解析】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在两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盐酸为HCl的水溶液,为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则A项错误;C项中铁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碳酸钙为电解质,则

2、C项错误;D项中Na2CO3为电解质,则D项错误。【答案】B2将饱和FeCl3溶液加入沸水中能制得Fe(OH)3胶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B含0.1 mol FeCl3溶质的溶液形成胶体后,胶体粒子为0.1 molC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D可通过观察液体是否澄清透明,来区别溶液和胶体【解析】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A错误;含0.1 mol FeCl3溶质的溶液形成胶体后,胶体粒子远小于0.1 mol,B错误;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

3、FeCl3溶液,C正确;通过丁达尔效应来区别溶液和胶体,溶液和胶体均澄清透明,不能通过观察液体是否澄清透明来区别溶液和胶体,D错误。【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76220137】ANaHCO3的电离方程式是NaHCO3=NaHCOB在溶液中,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C虽然BaSO4在水溶液中导电性较差,但它却是强电解质DSO3溶于水后得到的H2SO4溶液能导电,故SO3是电解质【解析】NaHCO3属于强电解质,全部电离成Na和HCO,但HCO不能拆成H和CO,A错。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B错。BaSO4在水溶液中导电性差是因

4、为其溶解度太小,电离出的Ba2、SO浓度太小,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因此BaSO4属于强电解质,C正确。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是因为SO3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4能电离,因此H2SO4是电解质,而SO3不是,D错。【答案】C4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B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C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解析】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由于反应前后Fe、Cu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属于

5、离子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5(2016广安高一检测)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导学号:76220138】A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Ba2OHHSO=BaSO4H2OBAl2O3溶于盐酸中:O22H=H2O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Al33OH=Al(OH)3DCu(OH)2中加入硝酸:Cu(OH)22H=Cu22H2O【解析】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A错误;氧化物不能拆分为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B错误;氨水为弱碱,不能拆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

6、C错误;Cu(OH)2是难溶碱,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可拆成离子,D正确。【答案】D6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Cu2、NO、SOBK、Na、Cl、COCZn2、NH、NO、ClDK、Na、MnO、SO【解析】解答离子共存问题一定要注意题干中是否有隐含条件,要全面分析。本题题干中有两个条件:溶液无色透明;溶液呈强酸性。A项中Cu2呈蓝色;B项中CO与H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MnO呈紫色;C项中的离子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可以大量共存。【答案】C7(2016苏州高一检测)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导学号:76220139】ACaCO32H=Ca2CO

7、2H2OB2Fe2Cl2=2Fe32ClCHCOH=CO2H2ODNa2OH2O=2Na2OH【解析】对于离子反应,只要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也是氧化还原反应。A、C、D中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中Fe与Cl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8(2016郑州高一检测)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3O2=2O3,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C氧化性强的物质与还原性强的物质接触一定能发生反应D氧化剂本身一定只发生还原反应【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3O2=2O3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因此不属

8、于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没有先后之分,B错误;氧化性强的物质与还原性强的物质接触不一定发生反应,如氯气与Na仅接触不点燃是不会反应的,C错误;氧化剂本身一定会发生还原反应,还可能发生氧化反应或其他反应,D错误。【答案】A9(2016武威高一检测)对于铝热反应:Fe2O32Al2FeAl2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76220140】A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B若27 g Al参加反应则有3 mol电子转移CFe2O3发生氧化反应DAl被还原【解析】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为0价,A错误;27 g Al的物质的量为1 mol,Al从0价升高到3价,故反应中有3

9、 mol电子转移,B正确;Fe2O3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C错误;Al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错误。【答案】B10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16H10C2XO=2X25C28H2O;2A2B2=2A32B;2BC2=B22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C22A2=2A32C可以进行B反应是置换反应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C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A2BX2【解析】由可知:氧化性:XOC2,还原性:CX2。由可知:氧化性:B2A3,还原性:A2B。由可知:氧化性:C2B2,还原性:BC。综合三个反应可得:有关微粒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C2B2A3;还原性强弱顺

10、序为:A2BCX2,D项错误。【答案】D11(2016六安高一检测)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76220141】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解析】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为KMnO4,还原剂为HCl,当2 mol KMnO4被还原为2价锰离子时,有10 mol HCl被氧化为氯气,另外6 mol氯离子没有变化;氧化产物为氯气,还原产物为氯化锰,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氧化剂与还原

11、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答案】A12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6NO4NH3=5N26H2O,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A32B21C11D23【解析】用双线桥法分析反应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得到6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质量比为23。【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2分)在如表所示的空格中写出相应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并指出物质的类别(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物质名称硫酸氢氧化钡铁化学式MgOFeCl3物质类别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明反应类型:(1)硫酸和氢氧化钡:_。(2)硫酸和铁:_。【答案

12、】氧化镁氯化铁H2SO4Ba(OH)2Fe酸氧化物碱盐单质(1)H2SO4Ba(OH)2=BaSO42H2O复分解反应(2)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14(1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导学号:76220142】(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A冷水 B沸水CNaOH浓溶液DNaCl浓溶液(2)现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

13、确:_。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_。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丁按教材步骤操作时,边滴加FeCl3饱和溶液边用玻璃棒搅拌,结果没有制得胶体,请你帮他分析其中的原因_。(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4)怎样检验你制得的胶体?_。(5)取少量你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NH4)2SO4溶液,现象是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解析】(1)FeCl3在冷水中反应程度小,不能形成Fe(OH)3胶体;FeCl3与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Fe(OH)3胶体微粒带正电荷,遇NaCl溶液发生胶体聚沉,生成Fe(OH)3沉淀,不会形成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