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2016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专题一 实用文阅读 聚焦益阳中考(含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919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益阳2016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专题一 实用文阅读 聚焦益阳中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南益阳2016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专题一 实用文阅读 聚焦益阳中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南益阳2016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专题一 实用文阅读 聚焦益阳中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益阳2016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专题一 实用文阅读 聚焦益阳中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益阳2016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专题一 实用文阅读 聚焦益阳中考(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文阅读一、(13益阳)阅读下文,完成13题。(7分)桥梁远景图茅以升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山谷,那就形成一座桥。在这里,板凳的腿就是“桥墩”,桥墩下面,伸入土中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一座桥就是由这三部分构成的。桥上的车辆行人,靠桥梁承载;桥梁的重量,靠桥墩顶托;桥墩的压力,通过基础,下达土中或石层。现在就让我来作为幻想家,为将来的桥梁,绘出一幅远景图吧!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那时所有建桥的材料,都可在工厂里通过自动化,预先制成标准构件;造

2、桥时,在水里把他们拼装成桥墩;在桥墩上把他们架设成为桥梁,一口气作业,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现在用的各种合金钢及高强度混凝土会由高分子新材料来代替,重量轻而强度高。桥梁构件的制造,一律自动化。桥墩的水下工程,可用机器人操作,动作灵巧,由人在水上指挥。桥墩基础,不必沉到那么深,在松软的土质中,可以加进凝固剂,把软土变成硬土。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劳动力。采用了这些新技术,当然桥的成本就低了。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美。一座桥的轮廓和组成部分,会安排得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

3、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各个构件都搭配成各种姿态,而且各有不同的色彩,把全桥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桥上的人行道上还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节选自彼此的抵达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有删改)【注】茅以升(18961989),著名科学家。本文写于1979年。1. 选文中,作者想像中的“将来的桥梁”会有哪些变化和特点?请用三个词语加以概括。(3分)【解析】全文以总分的结构形式来写,解答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锁定3、4、5自然段,再根据题干的要求,从中寻找答案。分析这三段可知,可以直接选用每段首句中的词语来进行概括:第3段写了将来桥梁会“造得又快又

4、好”的特点,第4段写了“造得很便宜”的特点,第5段写了将来桥梁“造得很美”的特点。【答案】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2. 作者在说明桥梁的三个组成部分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作具体分析。(2分)【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桥梁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通读全文定位在第1段。文章首句即给出“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量。”可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桥说成是一条板凳,板凳的腿是“桥墩”,伸入土中的“脚”是桥的“基础”,板凳的板是“桥梁”。打比方能使说明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到本文中即生动形象地解说了一座桥的三部分组成情况。【答案】打比方;将桥说成是一条板凳,板凳的

5、腿是“桥墩”,伸入土中的“脚”,是桥的“基础”,板凳的板是“桥梁”,生动形象地解说了一座桥的三部分构成情况。3. 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判断加点词是否能删去,一般来说是“不能删去”;其次分析“几乎”“差不多”两词在各句中的作用,“几乎”是“将近于、接近于”的意思,“差不多”是“大概”的意思,两者均是表程度的副词,再次,说明删去后句意会发生的变化,删去之后与现实不符;最后,说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这里即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答案】不能去掉。用上表程度的副词“几乎”和“差不多”,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6、性、严密性。二、(10益阳)阅读下文,完成15题。(10分)国宝大熊猫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习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了。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

7、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的动物。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

8、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 来。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

9、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现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选自叶永烈国宝大熊猫,有删节)1. 选文说明的中心是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解析】第一空考查概括说明对象的能力。本文是介绍大熊猫的,文题为“国宝大熊猫”,所以,本文的说明中心可概括为“大熊猫是我国的国

10、宝”。第二空考查判别说明顺序的能力。文章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从不同的方面对大熊猫进行了介绍,因而是逻辑顺序。2. 理清全文的思路,根据段的内容,把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完整。(2分)大熊猫名称的由来 大熊猫的饮食习惯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生活习性)大熊猫的性情与繁殖大熊猫珍贵的原因【解析】阅读题干,确定筛选信息的段落为段,第段写大熊猫从开始的食肉到最后的以竹子为食,介绍了熊猫的饮食习惯;第段主要写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的关系。3. 文中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2分)【解析】由“100公斤”“0.10.15公斤”可知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句中写了成年大熊猫和刚生下来的

11、仔熊猫的体重差别,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句中还有仔熊猫像小老鼠的比喻,所以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准确形象地说明仔熊猫小且不易成活的特点。【答案】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准确形象地说明了仔熊猫小得出奇,不易成活。4.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原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2分) ( D )A. 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B. 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C.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D. 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解析】A项中“严格地说”指出的是特殊情况,若去掉的话,就不易理解和接受;B项中的“最少”说明15公斤是最小的数目,去掉后缺乏严密性;C项中“多”表明那种情况很多,去掉后缺乏准确性;D项中的“左右”去掉后因有前面的“约”表约数限制,故对句子意思的影响不大。5. 结合全文内容,请写出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的原因。(2分)【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有活化石之称”是指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长、变种少的特点,然后从文中找出能够证明这一特点的内容并加以概括即可。【答案】大熊猫是有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几百万年来,它的形态结构变化不大;对研究古代哺乳动物有珍贵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