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第40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讲义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832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第40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讲义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第40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讲义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第40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讲义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第40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讲义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第40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讲义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第40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讲义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第40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讲义 新人教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 第40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讲义 新人教版把握历史脉络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要包括两条知识主线: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

2、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引导民族资产阶级武装推翻清政府,成立了中华民国,引发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引导中国人民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复兴历程。第40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 _1“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1)背景清朝国势渐衰,社会矛盾尖锐。读书人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2)概况林则徐:组织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被誉为中国

3、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向西方学习(1)主要主张思想上:以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反思洋务运动。政治上:主张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2)代表人物康有为a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b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c策划新政,期望以西方国家模式改变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梁启超a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民权学说

4、,提倡维新变法。b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c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d主张育人才、开学校、废科举、变官制。谭嗣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主张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3)历史评价爱国性:提出通过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机,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进步性: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启蒙性: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冲击腐朽旧文化。3走向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向西方学习(1)民主共和方案初步实现方案提出:1894年,兴中会誓词提出了

5、“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正式确立:1905年,“同盟会”成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2)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中心问题: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实质:围绕三民主义展开论战。影响: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新文化运动 _1新青年与新觉醒(1)背景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尊孔复古。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代表人物及指导思想: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民

6、主与科学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2主要内容(1)前期: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进步性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

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_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2)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使很多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2)1919年,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1920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进行激烈交锋,这三次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3)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团体、学会,举行演讲,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趋势: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2)途径:各

8、地共产主义小组进一步扩大宣传。(3)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轻巧识记】“一、二、二、三”识记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一个层面:学习西方技术。二个派别:抵抗派、洋务派。二个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三点影响:冲击了传统观念;起到了思想启迪作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辨析比较】维新派VS洋务派二者虽然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主张明显不同。洋务派维护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分歧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

9、益不同。【名师指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这是因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无力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只得借助儒家思想文化来宣传维新思想;同时维新派理论认识肤浅,其思想是把西方文化民族化,并非社会实践的产物。【图示记忆】维新变法思想【精巧点拨】图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名师指津】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否定或肯定,这虽是运动的一大缺陷,但不能掩盖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巨大贡献。这场运动既是对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总结,又是新时代开启的前奏,特别是运动后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后期思想的主流。【名师指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指的是把马

10、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适应并指导中国革命的发展。【名师点拨】“一、二、三”归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轻巧识记】“一、二、三、四”归纳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一条主线:学习西方,救亡图存。二个转变:由“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由“制度”变革到“思想”变革。三个派别: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四股思潮:变法维新、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答题术语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2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启蒙,不仅具有救亡图存的爱国性质,而且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11、20世纪初,孙中山等革命派倡导民主共和思想,动员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青年杂志的创办,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4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从五个视角认识16世纪以来的“西学东渐”一是以平等的视角把“西学东渐”性质定位为两大不同文明的交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西文化交流出现新的格局,拉开了世界文化史上“西学东渐”的序幕。二是“西学东渐”特点及原因分析。在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并由此产生了数百年“西学东渐”现象。在“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广度上

12、都大大地超过了前一时期。文化交流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暴力征服或战争方式为主,并出现了空前的碰撞和冲突。三是“西学东渐”走的是先科技、后制度、再思想的道路。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凿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将西方文化强行输入到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在特殊的背景下展开。中国人也开始了自我救赎,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从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四是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也存在着“东学”的“西传”。方式主要是借助西方传教士在华期间所作的通信、笔记和译介文献等传播,这些涉及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著作、笔记、信札等向西方社会传播了大量的有

13、关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制度、礼仪习俗、天文地理及科技的知识,对西方的启蒙思想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大都从中国文化中摄取可资利用的证据以充实其理论。五是本阶段还可以分为不同的两个学习时期:一个是16世纪到1840年,是“西学东渐”的主动学习和接纳阶段。另一个是1840年以后,“西学东渐”在被侵略和被压迫中进行。提升点一单列视点康、梁维新思想的主张、特点及成因史料一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立行

14、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论从史出史料一中“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说明康有为主张向西方学习,变革政治制度。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政治设想。提示开国会,制定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史料二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史料三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论从史出史料二中“偷运西学之果”指宣扬维新变法、仿西方改制。“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说明康有为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史料三信息“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反映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探究:(2)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结合史料二说明维新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史料三说明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提示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减少变法阻力。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