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框 网络改变世界习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806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框 网络改变世界习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框 网络改变世界习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框 网络改变世界习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框 网络改变世界习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框 网络改变世界习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框 网络改变世界习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框 网络改变世界习题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改变世界课堂精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观察如图,这说明( )A.网络发达,人们改变出行方式 B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交往的方式 D.谨防网络诈骗2.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互联网( )无所不能给人们提供信息给人们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网络空间,获取所需要的信息A.B.C.D.3.玩微信已成为一种生活新常态,微信借助互联网发送短信和语音,且不收费,成为了人们常用的通讯方式,也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造谣传谣、实施诈骗,使微信成了“危信”。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树立安全意识

2、、自我保护意识远离网络微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时刻牢记网络微信交往的底线要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ABCD4.胶东在线“网上民声”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栏目创办6年来,逐步打造出了 一个政府部门与群众网上交流的平台。网民通过“网上民声”了解国家事务,发表意见建议,提供信息线索,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对此说法有误的是()A有利于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B有利于拓宽公民参政议政渠道C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提高办事效率D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范围5.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来自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著名企

3、业家、专家学者、大学生代表等共2000多名嘉宾参加了大会。全球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互联网,是因为( )互联网可以满足人们各个方面的需要互联网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取代了其消极作用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A. B. C. D.6.近年来,全国“互联网+”风起云涌,互联网日益与诸多行业、领域、业态融合,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结构优化的新动力。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可以解决一切经济难题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

4、升了经济发展水平A. B. C. D. 7.如图漫画表明( )我国电子商务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我国电子商务呈曲线式快速发展的趋势网络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虚拟经济打败了实体经济ABCD“互联网+”时代衍生出很多新现象,考验公众判断和社会治理。回答8-9题。8以下行为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A大二女生李某用自己身份证和私人照做抵押,从网贷公司贷款5000元B高中生张某应一名未见过面的网友所约,赴郊外商议购买野战游戏装备C王某受到来历不明的宣扬暴恐视频邮件后即向网络监管部门举报D孙某看到一则有关即将发生地震的消息后随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9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网络使用资源的降低带来了信息的普及。

5、这些变化()为依法自由表达,塑造理性公民提供可能性使媒体形式更多样更亲民,信息获取更便捷制造“数字鸿沟”,使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扩大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有助于公民和政府的良性互动。ABCD10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总是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对自己无益的事情上。在网络使用中,我们要注重()A在无关的信息上停留B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C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D下网后念念不忘网事11.2017年初,家住上海的13岁女孩小卞,用妈妈手机偷偷给自己喜欢的网络主播打赏,两个月就花了家里25万元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成年人因心智尚未成熟,无法辨别网络上的不良诱惑B未成

6、年人使用手机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应拒绝使用C我们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诱惑D网络上充满着欺诈和不良诱惑,未成年人不应该上网12.“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居住的星球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成为地球村的最主要原因你认为( )A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 B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 D网络的全面运用13.如图漫画说明(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C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D网络大大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14中学生婷婷最近迷上了微倌,在微位中“认识”了一个呢称为“孤狼”的微友,在微聊中不慎泄漏了家庭信息,使家庭财产险

7、些受到损失。如果你是婷婷,你会()A从此以后拒绝使用微信 B请朋友找到这个“孤狼”痛打一番C今后只与本班同学交友聊天D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15.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引领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下列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捷渠道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A. B. C. D. 16.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此,我们应该( )A学会远离网络避免网瘾B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C将互联网作为生活的全部D相信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17.如图漫画说明(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互联网拓宽

8、了民主渠道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互联网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BCD18.下列做法属于健康上网的是( )A周末通宵上网B浏览低俗、不健康信息C带着明确目的上网,有选择地浏览自己需要的信息D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用网络来缓解焦虑和压力19.网络聊天已成为现代人交友的一种新时尚,很多人通过网络聊天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友谊,但也有不少人上当受骗因此,我们青少年在网络交往中,应做到( )A大大方方与网友见面 B提供个人虚假信息,以免个人隐私被泄露 C对人坦诚,毫无保留 D既要真诚守信,又要谨慎,注意明辨是非20.“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未成年人

9、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未成年人要明确是非善恶,面对网络信息学会选择国家有关部门既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又要加大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互联网企业要加强自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ABCD二、非选择题21.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智慧的结晶。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我国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请谈谈对“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认识。22八年级学生李某经常在网吧通宵上网、玩游戏,导致学习

10、成绩直线下降,还出现头晕、 脖子酸痛的症状。去医院检查,拍片显示他的颈椎出现异常。但他依然沉迷于网络,无 法自拔。请为李某摆脱网瘾提一些合理化建议。23.观察漫画,回答问题。根据漫画说明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请你为防范网络谣言提两点建议24.【网络生活新空间】材料一 网络用好是个宝,查找资料不用跑。天下大事早知道,学习知识不可少。材料二 请欣赏漫画。漫画一 漫画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请你结合材料谈谈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2)请说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危害? 参考答案;7.D8.C【解析】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努力做到正确使用互联网,汲取有益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诱惑,

11、避免负面影响以此分析题肢可知,A选项李某用自己身份证和私人照做抵押,容易使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B选项高中生张某应一名未见过面的网友所约去赴约,可能会上当受骗;C选项王某受到来历不明的宣扬暴恐视频邮件后即向网络监管部门举报,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D选项孙某看到一则有关即将发生地震的消息后随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没有明辨是非,排除A、B、D选项。故选C。9.D【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分析“互联网+”可知,体现了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努力做到正确使用互联网,汲取有益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诱惑,避免负面影响,表明网络技术为依法自由表达,塑造理性公民提供可能性,使媒体形式更多样更亲民,信息

12、获取更便捷,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有助于公民和政府的良性互动,所以是正确的选项;选项扩大了网络的影响,排除。故选D。10.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网络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学会趋利避害,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要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A、B、D选项都是不恰当的做法,排除。故选C。11.C【解析】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和不良诱惑,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即道德和法律标准;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要不断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还要不断增强自控能力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D观点过于绝对,故选C。12.D【解析】互联网打破了传

13、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是天涯咫尺。故选D。13.A14.D【解析】网络为我们提供的交流的空间,但它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注意保守自己的真实信息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方面婷婷家之所以出现财产损失,就是因为她对网络交往对象的警惕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因此她的精力警示我们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应选D;A 选项忽略了网络的积极影响;B选项采取的不合法的手段;选项C的做法会导致交往面过于狭窄,不利于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应排除。故选D。1

14、5.D【解析】本题考查对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网络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捷渠道是网络的负面影响,应排除,故选D。16.B【解析】本题考查对互联网的认识。远离网络是不可能的,A不对;C、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故选B。17.A18.C【解析】本题考查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网络上的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我们的信息选择,耗费我们的时间。带着明确目的上网,有选择地浏览自己需要的信息是正确的,故选C。A、B、D的做法是错误的。19.D【解析】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而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和抗诱惑能力,在网络交往中,对待网友要真诚友好、但也要谨慎,不要上当受骗,D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B是错误的,这种说法太绝对了,C是错误的,这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排除,故选D。20.A【解析】由题干描述得知,“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未成年人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对此认识正确的选项。未成年人要明确是非善恶,面对网络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