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1 岳麓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787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1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1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1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1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1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1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1 岳麓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千多年的文化 一片甲骨惊天下 泱泱大国五千年 司母戊鼎震中华,第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知道 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及用途,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搜集甲骨文字并指出它们与今天文字的渊源关系,以此加深学生对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搜集青铜器照片和有关资料,进行讲解和想象,以加深学生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瑰宝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

2、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安全小卫士,课间安全 遵守秩序进校门,不拥不挤不奔跑, 上下楼梯靠右行,先后有序不争抢, 走廊通道慢慢走,奔跑打闹太危险, 进了教室要文明,不踩桌椅不攀高。,预习检测,1、刻在 和 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_ 朝。 3、甲骨文记录了 活动,反映了商朝的 情况。 4、_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5、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 _ 和造型奇特的 _等。,商王,政治经济,商,龟甲,兽骨,商,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春秋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所著的尚书中的一句话: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1 、商

3、朝人为什么要占卜? 2、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是什么人? 3、他们遇到什么事会去占卜? 4、这些文字主要刻写在什么上面?,一、甲骨文,自主学习,1 、商朝人为什么要占卜? 2、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是什么人? 3、他们遇到什么事会去占卜? 4、这些文字主要刻写在什么上面?,因为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迷信鬼神,王室贵族,风雨、收成、征伐、疾病、生育等,龟甲和兽骨上,甲骨文字,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写在 和 上的文字。记录了商朝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研究 历史的最有价值的史料,是我国目前已知的 的成熟文字。今天汉字就由 发展而来。,龟甲,兽骨,商朝,最早,甲骨文,河南安阳小屯村,殷,甲骨文是怎样

4、被发现的?,历史故事:王懿y荣一片甲骨惊天下,1899年,北京有个叫王懿y荣的官员患病,遂清太医诊治。太医给他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药是“龙骨”。王懿荣马上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购药。药拿回家后,王懿荣逐一审视,当他无意间发现“龙骨”上刻有一种和篆文相似的文字时,禁不住大吃一惊。因为,王懿荣是一个造诣y颇深的金石学家,他意识到这种文字肯定有价值。于是,寻根剖底,查明来历,又专门派人到那家药铺中将带有文字的“龙骨”以每字2两银子的高价全数买下来。至此,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在这一纯属偶然的机会中重见天日了。,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

5、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象月缺的样子,甲骨文中也用作夕字,月,象一条木船的形象。,舟,描绘魚的头、尾、鱼鳍与腹鳍,魚,象一个长发驼背弯腰又拿着拐杖的老人。,老,象是小孩头上梳两个小发辫在头顶的样子,古代未成年的孩一律把头发梳成这个样子,男的成为兒,女的称为婴儿,兒,甲骨文的出土和解读有何意义?,1、对我国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2、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

6、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源源关系。,合作探究,人,下列甲骨文字的现代汉字,牛,水,日,上,下,明,射,说一说,下列甲骨文字各代表哪一生肖?,课堂演练,生肖游戏,狗,猴,虎,鸡,龙,马,牛,蛇,兔,羊,猪,鼠,拓片,摹本,图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简体,象行字,明显特征是两个车轮。初为圆形,后为书写方便 ,变成方形,再后来两个轮子简化为一个。,文字演变,二、青铜器,商朝的青铜器铸造业高度发展。,当看到这行文字,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青铜器是把 、 、 三种金属按一定的比例放在一起,以木炭为燃料,经高温冶炼而成,因颜色发 ,故所铸器物叫青铜器。,铜,锡

7、,铅,青,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司母戊鼎,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四羊方尊,请你欣赏,铜象尊,大盂鼎,青铜立人像,西周散氏盘,西 周 梁 其 钟,司母戊鼎,高1.33米 长1.10米 宽0.78米 重832.84公斤,司母戊鼎,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亦有人释作“后母戊”,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

8、11.64%、铅2.79%,其他0.8%。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传奇经历 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元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挖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蒋介石指示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1948年夏,该鼎首次公开展出,蒋介石亲

9、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司母戊鼎的仿制品“中华世纪鼎”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现已被联合国永久收藏。,观察商代的司母戊鼎,你从中能得出哪些认识?,1、青铜工艺:,司母戊鼎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说明我国的青铜工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社会政治:,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3、文字发展:,司母戊三字是铸刻在青铜鼎上的文字,它是甲骨文文字的发展。,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史海拾贝,“鼎” 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一般为三足两耳,也有

10、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知道与鼎有关的成语吗?,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 我们今天的汉字来源于:(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3.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4.青铜器是下列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 A铜铁铅 B铜锡铅 C铜铝铅 D铜金铝 5. 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牛尊,B,C,B,B,B,课堂巩固,6.甲骨文不可能记载的内容是( ) A商王室狩猎 B日食、月食 C盘庚迁殷 D禹传子、家天下 7首次发现甲骨文的地点是( ) A河南安阳 B陕西西安 C湖南宁乡 D四川广汉 8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青铜器是:( ) A毛公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象 D司母戊鼎 9下列各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青铜器 铁器 石器 A B C D,D,A,D,D,通过本课 的学习, 我学到了( )知识, 我体会到了( ), 我学到了( )学习方法。,课堂总结,三千多年的文化 一片甲骨惊天下 泱泱大国五千年 司母戊鼎震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