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783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岳麓版必修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课是世界现代经济史的重要一课,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它上乘罗斯福新政,下启战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本课课文内容围绕“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展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表现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建立“福利国家”这两个子目所讲述的内容。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则是因为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调节,它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即表现为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出现这一子目所讲述的内容,其

2、出现的影响不局限于资本主义世界,而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本课的灵魂是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变、新”,概括为经济政策的新调整、社会政策的新变化、经济运行机制新变化,以此带动全课,引用较多贴近现实、学生耳熟能详的材料、图片,如阿波罗登月计划、福利国家宣传画、漫画和新闻照片、微软的广告片等素材。(二)课程目标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知识与能力: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原因、方式和影响,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依据导学案,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认识“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比不同的经济制

3、度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的影响,培养通过比较掌握社会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通过分析图片、材料、表格,培养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养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2、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3、关键:正确理解战后资本主义政策调整。学情分析(一)知识储备:通过对必修一和必修二第二单元的学习,对重要的历史概念工业文明和近代化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 (二)能力素养:在史料搜集、分析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经起步,但主要是感性思

4、维。 (三)生活经验:而本课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给学生以鲜活的历史、有激情的历史、平民的历史,学生的兴趣比较大,我们的学生也能容易掌握;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究学习、情境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方法:问题式探究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分析一、 新课导入:投影胜利之吻,表达了人们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痛定思痛,以史为鉴,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经济。他们为什么调整?怎样调整?调整的影响是什么? 设计思路

5、:激趣、生疑,引发思考,神入历史。二、开门见山,整体把握:(一)调整之策调整的内容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自我调整(二)调整之源调整的背景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三)调整之果调整的影响黄金时代、新的挑战、继续调整三、问题探究,深入历史:探究一: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材料一: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并将银行股票换成了国家股票。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1947年8月以后,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英国国有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最高时达20。材料二:1960年日

6、本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制定了响应的措施,这一计划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材料三:二战结束后,美国军方取消了轰炸机订单;波音工厂关闭, 70,000名工人失去工作。 60年代在美国政府联邦资金的资助下,波音取得了重大进展。国会在1971年3月给波音公司资金“断了电”,此举迫使波音公司仅在西雅图地区,波音员工人数就从80,400人减少到37,200人。到1983年,美国国防部又定购了大批量的改装型军用机,波音公司衰退开始减缓。材料四:1934年,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创造了福利国家的概念。到1948年,英国宣布全

7、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中战后英国对银行、电力、煤气等行业实行什么政策?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哪种方式?3、材料三中波音公司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4、材料四中突出反映了英国要推行什么制度?探究二:企业的自我调整场景一:JACK买股票啦战争结束快十年了,JACK(英国人)全家,每天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有一天他回家后他眉飞色舞的对妻子说:“公司发行股票了,我买了的股票,以后我也是老板了他不停的对妻子说他的股票,并说服家人一起买股票1、JACK 的故事说明企业经营有什么变化? 2、JACK成为老板了吗?场景二:JACK升职啦拥有了股票的J

8、ACK渐渐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根本的变化,他开始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读剑桥的国际贸易。随着公司的扩大,只是高中毕业的老板渐渐把握不住公司的发展了,开始招聘管理者,JACK经过应聘当上了市场部的经理,做了经理的JACK薪水比原来多了好几倍1、老板招聘管理者反映了什么趋势?JACK等人对企业有何作用?2、JACK等人组成了什么?这个群体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探究三:调整之源图片一:二战摧毁了一切 图片二:1929年经济大危机图片三:苏联的建立及强大图片四:美国拯救者:罗斯福 图片五:资本主义的救世主 请根据以上图片,归纳战后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原因?探究四:调整之果1、调整的效果:(1)经济飞速

9、发展;(2)社会稳定和谐。2、新的挑战:1973年经济危机、经济“滞胀”。3、继续调整:减少干预、削减社会福利。四、以史为鉴,让历史照亮前行的路:给总理的一封信:了解了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后,在我国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向总理提出你的认识和建议。效果分析保障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要素分析成才教育月刊2013年9期好文荐读高中历史教学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项重要途径,纵观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保障历史教学的效果应是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影响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本文从逆向考虑,试图构建一套保障历史教学效果的要素体系,以期全面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一、教师自身素质的

10、提高是保障历史教学效果的前提叶圣陶先生说:“各种学科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毫无疑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主导者自身的素质必然相当重要。那么,历史教师要具备哪些必要的素质呢?其一,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播者、能力培养者。就历史的学科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特殊性而言,它比一般的学科更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教师本人只有对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定的信念和深厚的情感,才能自如地运用教材中古往今来众多的具体史实,以高度的激情和饱满的热情来感召和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避免了政治课单纯说教的弊端,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

11、的效果。其二,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能全面分析、研究、掌握历史理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脉络,得心应手、生动有效地进行教学,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热情。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历史理论,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运用辨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了解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并用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当今社会现象,以增强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必要的教学研究水平。这里所指的教研水平,一方面是指对专业知识的研究,教师对历史教学内容和精神实质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到的思想见解,如果只满足于教

12、材,“就教材教教材”,学生就会觉得历史课乏味,甚至会怀疑其学科价值;另一方面是指对所教学生学情的研究,“对牛弹琴”固然是讽刺交流对象的“愚笨”,但“弹琴者”不能从实际出发,不看对象,乱弹一气,也该指责。教师就是“弹琴者”,既要分析教材,又要研究学生。时代在发展,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见解,“他们可能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对以什么方式探讨历史感兴趣”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必须要研究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按照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定出不同的标高。这样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满意,教学效果才会好。其四,一定的人文素养。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一个满腹经纶、风度翩翩的历

13、史老师站在讲台上,那由内而外自然而然散发出的书卷气,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对历史教师的喜爱和钦佩之情就会从教师个人身上迁移到历史学科之中,从而热爱历史学科。然而要达到这种境界,绝非一日之功。首先,教师要有广泛的阅读基础;其次,要养成精思的习惯;再者,夯实语言、加强表达也很有必要。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是保障历史教学效果的根本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情绪与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其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差异,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消极的情绪会降低学习效果。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是保障历史教学效果的根本。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14、应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入手。就“学”而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人生的追求,要充分认识到历史的学习对自己成才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使其学得轻松快乐。就“教”而言,一要加强对教材系统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整理和挖掘,使枯燥的史实具体化、生活化,用直观的图片或者史料和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要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学会“以史为鉴”,用辨证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来分析社会中一些现象,明辨是非,展现历史知识所具有的现实价值;三是改进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历史知识形象化;四是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学习对自己其他学科学习的辅助作用,“文史哲不分家”,指的就是学科间知

15、识的互补、互通。三、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是保障历史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高中历史教材体系庞大,内容丰富,讲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教学上要学会取舍,力求“精”,这就要求要处理好历史理论体系、教学体系以及教材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者之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各有特点。在理论体系的把握上,我们必须力求准确、完整,因为准确性、完整性、客观性是历史理论体系的重要特征。教材体系在内容上与理论体系要保持一致,但它并不等于理论体系本身。教材将浩瀚历史浓缩为几本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课堂教授内容的确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最重大的问题来予以取舍和补充,不能照本宣科,不可面面俱到。在教学内容处理上,除了“精”外还要力求“新”。我们要把它教“活”,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增加时鲜内容,赋予时代新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去把握现实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种种困惑和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保障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