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业分层测评(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640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业分层测评(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业分层测评(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业分层测评(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业分层测评(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业分层测评(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35分钟)学业达标1亚历山大二世成立“农民事务总委员会”,拟定解放农奴方案的根本目的是维护()A农奴的利益B“十二月党人”的利益C俄国进步文学家的利益D地主阶级的利益【解析】亚历山大二世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其改革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故选D项。【答案】D2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解析】由题干可知,列宁指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2、局限性,农民需要用高价赎买份地是对农民进行的无耻掠夺。【答案】C3为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政治改革。这一改革对俄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包括()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俄国人要求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推动着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A BCD【解析】亚历山大二世政治改革涉及许多领域,自然有利于西方思想传入俄国,推动俄国政体的演变及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与西方国家差距的加大,俄国人要求变革的愿望也就日益强烈。【答案】A4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随着其他领域改革的推行,俄国社会上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审理案件时有陪审员和律师B实行

3、普遍义务兵役制,缩短了服役年限C禁止引进西方书籍D个人创办的学校增多【解析】在教育改革方面,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C项表述与改革内容不符,故选C项。【答案】C5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解析】就题干提供的材料来看,俄国的司法改革注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明显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B、C、D三项的叙述在题干材料中无法印证,故选A项。【

4、答案】A6面对俄国农奴制改革,进步思想家赫尔岑高呼“人民受骗了”。他主要抨击了()A“解放”法令 B司法改革C地方自治改革D欧化改革【解析】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根据该法令农民虽然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但是农民为了赎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奴役,但却受到村社的束缚,故选A项。【答案】A能力提升719世纪俄国沙皇被迫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时任俄国国家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材料二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

5、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最要害的是,俄国此前(引者注:指20世纪初俄国爆发革命之前)历次改革总是出现少数强势利益集团占据改革收益、劳动大众总是无限次受损、其他强势利益集团需要争斗才能得到些许分享的局面,彼时俄国主流的政治力量和思想意识形态处于分裂的状态。俄国近代改革的缺陷与进步(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2)根据材料二指出,亚历山大二世要求尽快通过改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少数强势利益集团占据改革收益、劳动大众总是无限次受损”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解析】第(1)问,抓住关键信息“火药库”

6、和“危险”,从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方面作答。第(2)问,考查农奴制改革的目的,即维护了沙皇统治,缓和了阶级矛盾。第(3)问中“表现”应结合“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具体分析农奴制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大规模掠夺;“影响”应从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沙皇最终被推翻来回答。【答案】(1)农奴制的存在会严重激化阶级矛盾,随时引起农民革命进而威胁甚至推翻以沙皇为首的封建政权。(2)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农奴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以挽救其封建统治。(3)表现:农奴主占据最好的土地,农民为得到少量贫瘠的土地,支付了大量赎金,生活更加困苦;农民虽然名义上成为“自由人”,但仍然没有民主权利,依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影响:各种社会矛盾尤其是阶级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人民革命,沙皇的专制统治被推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