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单元测评(b)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581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单元测评(b)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单元测评(b)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单元测评(b)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单元测评(b)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单元测评(b)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单元测评(b)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单元测评(b)新人教版必修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测评(B)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之”(寓言)。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被他人接受,托已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

2、”之中,“寓言十九”(寓言),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内篇及外篇、杂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陪衬、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个主题句,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庄子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构缺乏内在联系,而是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形成一条纽带,把看似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段与段联结在一

3、起,融为一个有机体。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文章先为主题作铺垫,然后是主题的阐发,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待逍遥的袅袅余音之中。内篇中的其他作品,也是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之下,以各种各样的寓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形象地展示,最后完全避开逻辑推理的判断,而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寓言数量多,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

4、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同时,从“道”的立场来看待万物,万物等齐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看待世界万物,也以宇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摘编自聂石樵庄子)1.下列对于庄子风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庄子的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此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难以分清。B.庄子的文章结构模糊,是以思想和情感为纽带,把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段与段联结在一起,融为

5、一个有机体。C.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它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下,以多样寓言展示,最后避开逻辑推理,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D.庄子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其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寓言数量多,也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解析:原文是“庄子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构缺乏内在联系”,B项“庄子的文章结构模糊”,把原文中的“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换成了“结构模糊”,属于偷换概念。答案:B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之”,因而重言成为庄子采用的重要创作方法之一。B.

6、以寓言为主干,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C.逍遥游体现了庄子运用寓言的风格,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D.庄子一书之所以寓言数量多,是因为庄子认为用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胜于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解析:D项,原文是“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没有选项中表述的因果关系,属于强拉因果和无中生有。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卮言层

7、出无穷,能够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它出于无心,自然流露,因而在庄子自称的创作方法中位列首位。B.逍遥游先为主题作铺垫,然后阐发主题,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待逍遥的余音之中。其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C.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也形成了庄子的想象虚构,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的特点。D.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可见庄子已经超越了当世的人。解析:A项,原文是“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可见选项“卮言层出无穷因而在庄子自称的创作

8、方法中位列首位”判断错误,属于曲解文意。答案:A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慕容垂妻段氏,字元妃,伪右光禄大夫仪之女也。少而婉慧,有志操,常谓妹季妃曰:“我终不作凡人妻。”季妃亦曰:“妹亦不为庸夫妇。”邻人闻而笑之。垂之称燕王,纳元妃为继室,遂有殊宠。伪范阳王德亦娉季妃焉。姊妹俱为垂、德之妻,卒如其志。垂既僭位,拜为皇后。垂立其子宝为太子也,元妃谓垂曰:“太子姿质雍容,柔而不断,承平则为仁明之主,处难则非济世之雄,陛下托之以大业,妾未见克昌之美。辽西、高阳二王,陛下儿之贤者,宜择一以树之。赵王麟奸诈负气,常有轻太子之心,陛下一旦不讳,必有

9、难作。此陛下之家事,宜深图之。”垂不纳。宝及麟闻之,深以为恨。其后元妃又言之,垂曰:“汝欲使我为晋献公乎?”元妃泣而退,告季妃曰:“太子不令群下所知而主上比吾为骊戎之女何其苦哉主上百年之后太子必亡社稷范阳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垂死,宝嗣伪位,遣麟逼元妃曰:“后常谓主上不能嗣守大统,今竟何如?宜早自裁,以全段氏。”元妃怒曰:“汝兄弟尚逼杀母,安能保守社稷!吾岂惜死,念国灭不久耳。”遂自杀。宝议以元妃谋废嫡统,无母后之道,不宜成丧,群下咸以为然。伪中书令眭(su)邃大言于朝曰:“子无废母之义,汉之安思阎后亲废顺帝,犹配飨安皇,先后言虚实尚未可知,宜依阎后故事。”宝从之。其后麟果作乱,宝

10、亦被杀,德复僭称尊号,终如元妃之言。(晋书慕容垂妻段氏)注:晋献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因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死、逼逃了几个年长的儿子,导致晋国多年内乱。安思阎后:东汉安帝的皇后,安思是其谥号。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纳元妃为继室,遂有殊宠殊:特别。B.垂既僭位,拜为皇后僭位:超越本位。C.妾未见克昌之美克:克制。D.宜依阎后故事故事:旧例。解析:C项,克:能够。答案:C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不令/群下所知而/主上比吾为骊戎之女/何其苦哉/主上百年之后/太子必亡社稷/范阳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B.太子不令群下

11、所知/而主上比吾为骊戎之女/何其苦哉/主上百年之后/太子必亡/社稷范阳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C.太子不令群下所知/而主上比吾为骊戎之女/何其苦哉/主上百年之后/太子必亡社稷/范阳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D.太子不令/群下所知/而主上比吾为骊戎之女/何其苦哉/主上百年之后/太子必亡社稷/范阳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解析:先结合上下文理解文句大致含义,然后根据重要虚词断句。答案: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妃、季妃聪慧而有志向。姐妹二人立志不嫁凡夫俗子,遭到邻居的嘲笑,最终二人分别嫁给了幕容垂和慕容德,实现了各自的愿望。B.

12、元妃为保守社稷敢于进言。慕容垂册立太子一事,元妃持不同观点,她分析了几位皇子的特点,希望慕容垂能够改立太子,结果遭拒。C.元妃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慕容垂引用晋献公与骊戎之女的典故意在警告元妃不要干预立太子的事,元妃很伤心,转而恳求妹妹挽救燕国。D.元妃死后得以被按礼发丧。慕容宝即位后,元妃被逼自尽,死后幸得伪中书令眭邃以汉代阎皇后的事进言,慕容宝才遵循旧例安排发丧。解析:C项,“恳求妹妹挽救燕国”,文中无此意。答案:C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赵王麟奸诈负气,常有轻太子之心,陛下一旦不讳,必有难作。(2)宝议以元妃谋废嫡统,无母后之道,不宜成丧,群下咸以为然。解析:这

13、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轻,轻慢;不讳,委婉说法,皇帝的去世;难作,发生灾难;谋,谋划;成丧,出殡发丧;然,正确,对的。参考答案:(1)赵王慕容麟性情奸诈,做事凭恃意气,常常有轻慢太子的野心,陛下您一旦去世,一定会有灾难发生。(2)慕容宝因为元妃谋划废掉正统即位人,违背做母后的原则,不适宜按礼发丧,臣下众人都认为这是对的。参考译文:慕容垂的妻子段氏,字元妃,是伪右光禄大夫段仪的女儿。年少时温婉聪慧,有高远的志向和美好的德操,常常对妹妹季妃说:“我终究不会做平凡人的妻子。”季妃也说:“我也不做平庸男子的妻子。”邻人听说后嘲笑她们。慕容垂自称燕王,迎娶元妃做了继妻,于是得到了特别的

14、宠爱。伪范阳王慕容德也迎娶了季妃为妻。姐妹二人成为慕容垂、慕容德的妻子,最终实现了她们的志向。慕容垂超越本位做了皇帝,封元妃做了皇后。慕容垂立他的儿子慕容宝为太子。元妃对慕容垂说:“太子资质文雅大方,但优柔寡断,天下太平时或许可以做仁德明智的君主,处于祸难时期或许不是救世的雄才。您把大业托付给他,我看不到能够子孙昌隆的美好未来啊。辽西王和高阳王,都是您贤能的儿子,应该选择其中之一来立为太子。赵王慕容麟性情奸诈,做事凭恃意气,常常有轻慢太子的野心,陛下您一旦去世,一定会有灾难发生。这是陛下您的家事,应该慎重考虑啊。”慕容垂不接受她的建议。慕容宝和慕容麟听说此事,(对元妃)产生了深深的恨意。此后元

15、妃又进言此事,慕容垂说:“你想让我成为晋献公吗?”元妃哭着离开,告诉季妃说:“太子不肖,是人所共知的事,可是皇上把我比作骊戎之女,多么让人伤心啊!皇帝去世之后,太子一定会使社稷灭亡啊。范阳王慕容德有非同寻常的器度,如果燕国的福运没有终止,希望在于范阳王啊!”慕容垂死后,慕容宝继承了伪皇位,派遣慕容麟逼迫元妃说:“你经常说当今皇上不能继承和守护江山社稷,最终怎么样?你应当早日自杀,来保全你们段氏家族。”元妃愤怒地说:“你们兄弟逼迫杀害母亲的事尚且做得出,怎么能够保全守护江山社稷呢!我并非怕死,是忧念国家不久将会灭亡罢了。”于是自杀。慕容宝因为元妃谋划废掉正统即位人,违背做母后的原则,不适宜按礼发丧,臣下众人都认为这是对的。伪中书令眭(su)邃在朝堂上发表正直的言论说:“做儿子的没有废黜母亲的道理,汉朝的安思阎后亲手废黜了汉顺帝,尚且在死后被供奉在汉安帝的宗庙。先皇后的话是对是错还未可知,应该依照汉代阎后的旧例安排丧礼。”慕容宝听从了眭邃的建议。后来慕容麟果然犯上作乱,慕容宝也被杀掉了,慕容德又越职称帝,最终就像元妃当初说的那样。(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89题。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