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第3节 培养创新意识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576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第3节 培养创新意识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第3节 培养创新意识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第3节 培养创新意识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第3节 培养创新意识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第3节 培养创新意识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第3节 培养创新意识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第3节 培养创新意识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培养创新意识“诗仙”李白漫游湖北武昌,决定到有名的黄鹤楼登高赋诗。黄鹤楼建筑在一个险峻的山头上,面临浩浩荡荡的长江,非常壮观,加之传说有位仙人乘黄鹤在这里停留过,更加令人神往。李白登上此楼,历史的沧桑感,怀才不遇的惆怅,以及天涯浪子的思乡之情,一齐涌上心头。李白心中已有了一首诗,刚要提笔,忽然抬头看见了墙壁上崔颢的诗歌,顿时呆住了:自己想好的诗句,无论是文字还是意境,都没有超出这首诗。他写诗的态度是十分严肃的。没有新意宁肯不写,也不肯步人后尘。于是他投笔叹息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正是因为有创新的意识,所以李白不写则已,一写就感天地,泣鬼神,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浪漫主义的诗章

2、。没有创新意识的文章注定是平庸的文章,平庸的文章自然引不起读者的兴趣了,所以同学们要培养写作的创新意识。1.阅读快乐方程式,谈谈这篇文章新在哪里。【答案】(1)题目新。“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而“方程式”则是一个数学概念,两者放在一块又是什么意思呢?快乐还能用方程式来表示吗?这些都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2)构思新。本文没按一般记叙文的格式和要素来写,而是选择了中学生熟悉的“不定方程”作为全篇的框架,文章的主体就是对“xy快乐”这一方程式的不同解法。这体现了作者的构思巧妙。(3)立意新。本文告诉我们,快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同时还告诉我们,中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立意不是个定论,所以立意较新。2学习

3、写作的“三部曲”大致是怎样的?【答案】3写作上创新的途径有哪些?【答案】4写作内容的开拓大致有哪三个方面?【答案】5变换视角有什么好处?【答案】(1)变换视角能了解多维世界的全貌。(2)变换视角能使自己思维周密。(3)变换视角看问题往往容易周到、独特。6结合自己的写作体验,想一下有哪些新的形式或典范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答案】(1)“通信”形式、“对话”形式、“梦幻”形式、“寓言”形式、“戏剧”形式等。(2)古代散文名篇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愚溪记赤壁赋病梅馆记等典范。技法一开拓思路技法点拨在写作上开拓思路,就是拓展写作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寻找新的空间、寻找补充性空间、寻找需要匡正的空间。1寻

4、找新的空间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们对原先熟视无睹或冷落的事物就会有深入或不同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些鲜活的事例也在不断地涌现。这些都可以成为“我有人无”的写作素材,进而拓展我们的写作空间。例如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忧与爱:茶与水的相遇,实在是一种前世今生的缘分。我拂开茶叶盒的盖子,用指腹撮了一把茶叶撒进圆滚滚的茶壶,细长干硬的茶叶撞击白瓷的壶底,如碎玉落进深涧。滚烫的开水大口呼吸着涌进茶壶,仿佛迫不及待去拥抱一个早已注定的誓言。茶叶以近乎疯狂的姿态旋转、舞动,一瞬间充斥了茶壶中的天地。爱茶,不仅仅是喝茶。新茶,老茶,看似神圣虔诚无比的茶道,关于茶的一切。爱茶,大概源于茶的普适性。黝黑粗壮

5、的汉子大碗喝茶,爽口解渴;相知多年的朋友聚在一起,共饮一壶茶,那些自不必说的情分或人生感怀,都沏进小小的杯里;与世无争的雅士,禅居深寺的老道,品茶,自得其味,一杯清茶,便氤氲了天地人。我小心地挪开茶壶的盖子,茶叶已完全舒展,清绿的水面上浮着泡沫。一切归于寂静,我仿佛听到了一声细细的叹息。谁在叹息?谁在手捧着温热的茶杯,满怀忧愁地叹息?既爱,又怎能不忧?不论是中国的茶道还是日本的茶道,都讲究四个字:和、静、清、寂。只是在穿越了千百年古道茶韵的今天,谁又能褪去铅华,闭门躲喧嚣,再为自己沏一壶茶。他们互相炫耀自己茶叶的尊贵,茶具的精美。他们从冰箱里取出装在塑料瓶子里冒冷气的茶饮料。不由得担忧,源远流

6、长的茶文化将如何保持其充满古意的纯粹?想起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所写:“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真的,“茶不求精”,只要“壶亦不燥”即可,品茶即是品人生,又怎能不令人担忧,虚夸和浮华污染了那一壶清茶,最终遮蔽了曾经向往真实的人生。爱茶,却也忧茶。那份清澈澄明的热爱永远不变,那种沉甸甸的忧愁也真实存在。忧与爱不论如何交错,最终无言,都化进杯中,啜饮,细品茶中的苦与甜。我端起桌上的茶杯,茶已凉了,有半卷的茶叶半沉半浮在中间,像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沉沉的空气中冻结,露着一半热爱,卷着一半忧愁。【评析】本文以茶为题材,写对茶和茶道的敬

7、畏,写品茶的种种情景,写对茶文化的反思,写茶的味道等。作者以轻灵的文字述说对民族文化的忧虑和疑惑,以精微的刻画渗透深挚的情思。同时,首尾呼应,神完气足,妙在过程的展开曲折有致。更为可贵的是,作者以茶为中心,表达了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不论从题材还是从内容的角度,都有效地拓展了写作的空间。2寻找补充性空间寻找补充性空间主要指对人们已有的认识、观点、命题等不够全面或完善的地方有所补充。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发展变化的部分就是可以补充的空间。例如湖南高考优秀作文世间再无真“狂”人的片段就是言别人之未言,道别人未敢道的创新之作。为何一位知名歌唱演员出场面

8、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这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滑头滑脑的“圆”。悲哀也就来了:世间再无真“狂”人。有诗为: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的,而且是不得不。看看那些名人,有谁敢不低头以示谦逊?有谁敢露锋芒?大师是清一色的戴一副眼镜,腋下夹着书,低着头匆匆地走,显出儒家风流;大官是清一色的西装革履,笑容满面,和蔼可亲,手里提着公文包,见人就笑;还有专家啦,成功人士啦,这些“成熟”商人无不这样。他们以前完全不这样的,是功利的社会改变了他们。他们为了人气,为了知名度,为了粉丝而不敢露出锋芒。就以那

9、知名歌唱演员来说,她就是因为一句“大家好,我来了”而在社会上栽了不少跟头,她人气少,红不起来。于是她变了,变得圆滑了。因此,当整个社会都圆滑了的时候,也就“世间再无真狂人”了。为此,我要高呼:世间曾有真“狂”人!【评析】这段文字是作者在敏锐的创新意识驱使下抓住演员出场台词的变化原因而写就的“狂文”。他将世俗的隐秘揭示出来,发现功利使人变得圆滑,论断可谓石破天惊,认识事物的深度进一步加深,给文章以深刻内容,拓展了写作的空间,产生了很好的表达效果。3寻找需要匡正的空间所谓“匡正”是对已有观点的纠正。这种匡正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流行说法或观点的纠正,另一方面是对新出现的某种观点不足之处的纠正。我

10、国古训,俗语中有大量值得匡正的观点,如“近墨者黑”“言多必失”等。有些流行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正确性有待推敲。例如,上海高考优秀作文停住韶华中的片段:当一个人遭遇磨难时,我们常会说这样的话:“放心,一切都会过去的”可在我看来这是一剂毒药。将一个盲人带进一个灯火通明的房间里,再关上灯,告诉他黑暗只缘于暂时的停电,这或许能暂时慰藉他的心灵,但等这一切都过去了,时间早已冲刷了生命的精彩。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命运不是用来被打败的,关于命运,休论公道。”他自己也是这样践行着的。双腿的残疾是命中注定的事实,可他还有双手,还有灵魂,还有梦想,将这一切都绽放时,他依然留住了他的韶华。合欢树成了多少游子

11、心灵的归宿,那根紧绷的琴弦在多少失败者心中摇曳,他死后的角膜、肝脏又在另一个生命里重生。关于史铁生的一切都没有过去,对于所有面临劫难却不言弃的人,韶华永驻。【评析】这段文字开头立意惊人,“一切都会过去的”“是一剂毒药”,乍一看颇让人吃惊,一细想玄机恰在这里,作者就是针对这一心灵麻醉的毒药,从而产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作者的观点恰是对流行说法的一种驳斥和纠正,也正因为这种纠正使作者的写作内容变得精彩、有意义。真题验证一、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了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

12、老板主动送来5 000元,老王仍欠下4 000多元医药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 所给材料选取的是一则真实感人的新闻事件“农民工与医药费”,与当前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情况契合。材料涉及老王、老板和医院,三方面都有不俗的

13、表现,可歌可赞,考生作文时可以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围绕某一方面的某一点进行立意,具体行文时,可以围绕友善、和谐、诚信、敬业、文明、感恩、回报等话题进行个性化写作。立意角度写作点拨从老板和医院的角度来思考好心的老板帮忙支付医药费,医院在其欠钱的情况下为其做手术并准其出院,体现了老板和医院有大爱精神,可以立意为:每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奉献爱心等。从老王的角度思考立意这个世界的美好不仅是因为存在那些奉献爱心的人,更重要的是,世界还必须有那些懂得领受他人善意,心存感恩的人。如果到处都有奉献,却没有感恩的人,这个世界也是不美好的。从整体来立意医院与患者双赢的美好画面。可以从下面几个

14、方面入手:传递正能量(仁、义、诚);传递爱心、传递善;互爱互助,共创和谐;健全救助机制,关注弱势群体。二、三管齐下病文示例一念花开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真正的善良是一种心态,是让自己活着的那份快乐。请用你的善良,为这世界添上一抹阳光,驱散寒冷。天上的太阳早已疲惫,它的光热已无法融化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坚冰。那就让我们化作一个个太阳,用善良的光热驱散寒冷,融化冷漠。还记得那个将鞋子扔出火车的老人么?印度“圣雄”甘地生前有一次外出,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不小心一只脚被夹了一下,鞋子掉在了门外。火车启动了,甘地一秒钟也没耽搁,随即将另一只鞋脱下来,也扔出窗外。一些乘客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把另一只鞋也丢掉,甘地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现在拾起他的穷人就有一双完整的鞋了。”再怎么故作冷漠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