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4.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574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4.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4.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4.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4.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4.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4.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4.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遐想(xi)怪诞(yn)踪迹(zn) 边塞(si)B杜撰(zhun) 浩瀚(hn)畏葸(s) 熟稔(rn)C偏裨(p) 便利(pin)贪婪(ln) 戏谑(xu)D湮没(m) 目眩(xun)可怖(b) 不肖(xio)【解析】A项,“诞”应读“dn”;B项“葸”应读“x”;C项,“便”应读“bin”。【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漫游五彩斑澜杜撰困惑不解B企图高深莫测湮没惊咤不已C遐想微乎其微震惊冷嘲热讽D浩瀚自鸣得意神密撒手人寰【解析】A项,“澜”应为“斓”;B项,“咤”应为“诧”;D项,“密”

2、应为“秘”。【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我感觉到_的自然规律不再适合这个冥冥世界。(2)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两万多倍的磁场,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_的。(3)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不可看见的各种_。A熟习必须振动 B熟悉必需振动C熟习必需震动 D熟悉必须震动【解析】熟习:指(对某种技术、学问)掌握得很熟练,了解得很深刻。熟悉:知道得很清楚。必须: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如,学习必须努力。加强命令语气。如,明天你必须来。必需:指一定要有的、不可缺的。如,生活必需品。振动:指物体通过

3、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震动:指受外力影响而颤动,也可引申为(重大的事件、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

4、从重处罚。【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否定失当,“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提防被念歪”。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应在“音像制品”后加上“的人或单位”。【答案】C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如此空旷,让人略

5、感凄凉。A BC 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阅读五个句子可知,句写到达“箕顶”,后面可以承接,句说箕顶是悄寂无声的,句中“空旷”紧承;此外根据横线后面的内容,“那个遗址”前面承接,所以答案是D。【答案】D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突破思维的创造记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专家林俊德1963年5月,在北京通县一座马蹄形楼里,25岁的林俊德被任命为项目组长,承担起核试验冲击波测量仪器的研制任务。此时,他步入研究所还不足三年,谈不上丝毫经验,甚至连冲击波的样子也一无所知,项目组成员全是些初出茅庐的大中专生。稍微有点儿阅历的人应该知道,50年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极端落后、物质供应极

6、度匮乏、意识形态严重禁锢的时期,年轻的林俊德能被委以如此重任,能被给予如此空间,能被提供如此支持,即便放在当今,似乎也是难以想象的。已经无从考证其中的理由,据一些老战友回忆,似乎上级也并不寄希望能搞出成果来。当年,同时开展该项工作的还有好几家单位,包括工程兵三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和声学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林俊德率领的这群“娃娃兵”顶多算个候补,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领导们的目光显而易见是准确的,决定无疑也是英明的。每天天不亮,随意吃点儿东西,林俊德便从通县出发,匆匆赶往中关村,一头扎进图书馆,依次拉开一排排书橱,挨个抽出一盒盒目录,在浩如烟海的卡片里大海捞针。结果往往不是文不对题,就是片

7、言只语,看上去像是标准新闻,林俊德总是大失所望。无数次的无功而返,反而给林俊德提供了足够的自由空间与想象天地,激发了他离经叛道的禀赋与天马行空的个性。公共汽车行驶在寂寥的长安街上,晨曦的一抹霞光染红了大街两旁的雄伟建筑,林俊德手扶把手,站在车厢中央,眼睛望着窗外的景物,心里却在苦苦思索着冲击波测量仪的设计方案。忽然“当”的一声响,把林俊德从冥思中惊醒,接着,又是“当当当”数声,一遍遍刺激着他的神经。林俊德循声望去,在电报大楼的塔顶,一座圆形大钟正在准点报时,林俊德心念一动,脑子里“噼里啪啦”响起一阵电闪雷鸣,犹如醍醐灌顶,霎时间,禁不住舞之蹈之,哈哈大笑起来,令一车人惊讶不已。原来,正是那几声

8、钟鸣,使他联想到指针后面的钟表机械,从中获得灵感,以钟表发条为动力,异想天开地创立出钟表式压力自记仪的设计方法,进而摈弃了经典繁杂的测量途径,绕过精尖高难的电机工艺。一返回宿舍,林俊德卷起铺盖卷,光着膀子,撅起屁股,趴在床板上开始搞设计,画草图项目组借住在协作单位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屋子里,十几个人睡上下铺。正值盛夏,拥挤的宿舍里热如蒸笼,林俊德头顶一块湿毛巾,肩搭一块湿毛巾,汗水还是涔涔而下,不光腰带裤头湿透了,连一张张的图纸也被洇得汗渍斑斑。进入加工阶段,林俊德起早贪黑奔波于各个协作单位间,一道道走工序,同工人师傅们熬通宵,拿起锉刀、起子自己打磨齿轮装配零件。返回宿舍后,顾不得歇息,摊开一桌

9、子闹钟、秒表和发条,戴上放大镜,在白炽灯下夜以继日地调校机械,那份兢兢业业活像一个一丝不苟的钟表匠。仪器研制出来,需做环境试验和灵敏度标定,缺乏设备条件。林俊德更是因陋就简,土法上马。没有气瓶和空压机,他钻入通县大街的铁匠铺里,自己动手焊贮气罐,用打气筒打气,做了个简易的空压机。做光电开关试验时,林俊德戴上宽檐草帽,背上万次闪光灯,在烈日炎炎的旷野里纵横往来。此时此刻,身小体单、缄默内敛的林俊德,像是一位放浪形骸的行游诗人,确切地讲,更像那位创作草叶集的惠特曼,或许,还有几分写下巴黎的忧郁的波德莱尔的气质,尽管,他从来不看诗,从来不写诗,也许,根本不知道这世界上存在惠特曼,存在波德莱尔,但他那

10、桀骜沉郁的诗意已经融入到那个土里土气的罐头盒里,渗进那些严丝合缝的齿轮当中。当年年底,林俊德拿着他的罐头盒参加了北京官厅水库的系列化爆炸试验,不仅清晰地记录下冲击波压力波形,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各项指标远远超过了那些体形庞大、出身高贵的家伙,赢得方方面面认可,从而争取到参加首次核试验的“通行证”、最终被正式列入核试验的重点项目。(有删改)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林俊德25岁就被任命为核试验冲击波测量仪器的研制项目组长,是因为50年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物质匮乏,思想封闭,像他这样的年轻的人才确实难得。B林俊德从电报大楼的塔顶,一座圆形大钟

11、正在准点报时中获得灵感,创立出钟表式压力自记仪的设计方法。C尽管林俊德生活的环境艰苦、简陋,从事的工作枯燥、劳累,但作者却想象他是位充满激情的诗人,他在那些简陋的实验中融入和渗透着桀骜沉郁的诗意。D林俊德率领的这群“顶多算个候补”的“娃娃兵”最终取得了核试验冲击波测量仪器的研制的成功,说明了工程兵三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和声学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科研水平不高。E本文记述了林俊德在工作环境艰苦,实验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重大的试验课题的感人事迹,赞扬了他为科学殚精竭虑的献身精神。【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林俊德被任命为核试验冲击波测量仪器的研制项目组长

12、的原因不准确。原文说的是“已经无从考证其中的理由”。B项,林俊德从钟准点报时中获得灵感的说法不够准确,应该是他受到钟表发条作动力的启发创立出钟表式压力自记仪的设计方法。D项,林俊德的成功不能说明工程兵三所等单位科研水平不高,属强加因果。【答案】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7在科学研究上,林俊德“离经叛道的禀赋与天马行空的个性”反映在哪些地方?请简述理由。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重点理解“离经叛道”和“天马行空”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文中说“无数次的无功而返,反而给林俊德提供了足够的自由空间与想象天地”,他开始在生活中去积极寻找灵

13、感。他从钟表发条作动力中受到启发,异想天开地创立出钟表式压力自计仪的设计方法,并摈弃了经典繁杂的测量途径,绕过精尖高难的电机工艺,设计出了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在试验时,缺乏设备条件,林俊德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亲手制作出试验仪器的相关设备。将以上信息加以整合,即可得出答案。【答案】当寄托于现成的资料的希望破灭时,他不再等待,而是在生活中积极寻找灵感,发现自记的创造空间;他在设计过程中异想天开地创立出钟表式压力自记仪的设计方法,并摈弃了经典繁杂的测量途径,绕过了精尖高难的电机工艺,设计出了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试验缺乏设备条件,林俊德因陋就简,

14、土法上马,亲手制作出试验仪器等相关设备。8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赏析第一句要注意“放浪形骸的行游诗人”的内涵,根据下文提示可知,诗人的特征就是无拘无束和沉郁独特的性格,还有就是思维活跃。第二句的关键词是“诗意”和“严丝合缝”,此句是说那个土里土气的仪器有着精密的构造,充满了诗意的创造。【答案】句意在说明传主虽然“身小体单,缄默内敛”,但有诗人一般无拘无束和沉郁的独特性格以及活跃的思维。句说他研制的仪器看起来是个“土里土气的罐头盒”,内部却构造精密,且充满了诗意般的创造。9林俊德的成功给人哪些方面的启示?请结合文中内容作答并就某方面的启示谈谈自己的看法。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