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560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必修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解析:选D材料的主旨是反映汉朝时期的商人有专门的户籍,并且还不能拥有田地,否则没收,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商人占有田地,以免影响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故答案选D项。2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B“抑商”成功地抑制

2、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古代抑制私商而发展官商,这样的重农抑商必然强化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选C项。“重农”也没有提高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抑商”也未抑制古代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的确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但并未揭示材料的主旨。故A、B、D三项错误。3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D官

3、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解析:选A商人富裕后之所以买田置地,是因为传统观念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故选A项。4“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解析:选C材料中的观点强调帝王们制定政策出于现实考虑,故本题应选C项。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所起作用不同,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

4、,重农抑商政策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绊脚石,故A、B两项说法有误;重农抑商政策并非自古就有,故排除D项。5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海禁”政策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解析:选B材料中“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说明严格限制对外交往。6清初实行抑商、“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封建经济长期延续,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成为中国与世界隔绝,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A BC

5、 D解析:选B说法可以排除,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从鸦片战争以后,与题干所示时间不符。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解析:选C“近代的前夜”意即当时中国已出现近代经济的部分因素。C项表达的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不同的,是中国经济新的因素。8 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深远影响是()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B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

6、场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选D乾隆时期富商大多将钱财用来买田置地,这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二、非选择题(18分)9政府的决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不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商君书农战材料二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湖州府

7、“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材料三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材料四清代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的经济政策并说明其理由。(4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8分)(3)据材料四归纳,面对经济的变化,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对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消极影响。(6分)解析:第(1)问,商鞅首倡重农抑商,其原因从材料一省略号后内容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省略号分层,逐层概括其现象,依据材料三中的税收数据对比分析其变化趋势,进而总结答案。第(3)问,清朝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影响要从维护其封建统治和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两个方面分析。答案:(1)政策:重农抑商。理由:有利于发展农业,赢得战争;有利于治理人民。(2)现象:家庭棉纺织业发达;丝织业发达;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镇发展。(3)政策: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消极影响:强化了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如写“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和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和社会进步”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