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457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教学建议充分利用教材及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景,每一小节都有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问题链条逐步形成,层层深入,综合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让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引导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一起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的教学可设计一个数豆子的小实验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参考资料种群的空间特征概述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分布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

2、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随机分布指的是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例如,面粉中黄粉虫的分布,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区时也经常体现为随机分布。均匀分布的特征是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种群的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集群分布的特征是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或成斑块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的距离、群内个体的密度等都不相等,但各群大都是随机分布。其形成原因是: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丰富与贫乏相嵌;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集群分布是最广泛存在的一种分布格局,在大多数自然情况下,种群个体常集群分布,如放牧中的羊群,培养基上微生物菌落的分布,另外,人类的分布也符合这一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