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跟踪检测(七)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第3节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457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跟踪检测(七)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第3节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跟踪检测(七)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第3节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跟踪检测(七)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第3节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跟踪检测(七)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第3节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新人教版选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跟踪检测(七)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第3节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跟踪检测(七)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第3节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新人教版选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七)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不属于植物检疫对象的是()A国外输入的种子B国内输出的蔬菜C国内地区间调运的水果D国内地区间调运的肉类解析:选D植物检疫包括国际检疫和国内检疫,是指对国外输入和国内输出及在国内地区之间调运的种子、苗木及农产品等进行检疫,故A、B、C项均属植物检疫的对象,而D项属动物检疫。2下列害虫能够用防虫网隔离的方法进行防治的是()A蝗虫、蛾类B蛞蝓、蝼蛄C地老虎、豆象 D地老虎的虫卵解析:选A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防虫网隔离属于物理防治方法,该方法

2、可以防蝗虫、蛾类等昆虫;土壤中的地老虎、蛞蝓、蝼蛄等害虫及其虫卵主要是利用高温将其杀死;而豆象可用开水烫死来防治。3“花椒发芽,棉蚜孵化;芦苇起锥,棉蚜迁飞”,利用的是()A期距法B物候法C有效积温法 D发育进度法解析:选B根据同一地区其他物种与病虫害对外界环境因素有相同的时间性反应来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物候法。题干中信息是利用我国中南部花椒发芽与棉蚜孵化、芦苇起锥与棉蚜向棉田迁飞的同时性来预测棉蚜的发生,属于物候法。4下列不属于生物农药特点的是()A无毒和无公害 B作用慢C易受环境影响 D不易储藏和运输解析:选A有些生物农药属于高毒物,如烟碱和马子前碱等。5. 化学防治植物害虫的优点是()A安

3、全高效、使用方便B快速高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C快速高效、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D安全高效、经济效益高解析:选B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该法的主要优点是快速高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但农药在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会毒害有益生物,甚至对人畜造成一定的毒害。因此在选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化学农药安全使用的要求。6下列方法属于生物防治的是()A使用农药 B选育抗病虫品种C灯光诱杀 D利用昆虫天敌解析:选D利用病虫害的天敌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或途径就是生物防治。7使用DDT后,下列哪种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 D三级消费者解

4、析:选DDDT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随营养级升高逐级富集,因此,三级消费者体内含量最高。8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错误的是()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B实现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D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解析:选B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建立复杂的营养结构,可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9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破坏了种群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A明显增加B明显减少C先减后增 D相对稳定解析:选B利用性引诱剂破坏了

5、种群的性别比例后,会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使种群密度明显减少。10关于昆虫性信息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促进昆虫性成熟B引诱同种异性昆虫前来交尾C可进行害虫的防治D能释放到体外解析:选A昆虫的性信息素是由成虫释放于体外,能够吸引同种异性昆虫前来交尾的外激素,可用来防治、预测预报害虫灾害。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8分)完成下面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机构和分工示意图中的相关内容。_;_;_;_。答案:田间调查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期、分布区、危害程度等决策、准备12(6分)有A、B两片松林发生了松毛虫灾害,人们向A松林投放灰喜鹊,向B松林喷洒农药,结果都抑制了虫灾。以后A松林未再发生虫灾,B松林

6、每年都还会不同程度地发生虫灾,需经常喷洒农药防治,但松毛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1)A松林投放灰喜鹊后,不再发生虫灾的原因是_。(2)B松林内松毛虫抗药性增强的原因是_。(3)在松林生态系统中决定松毛虫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_。解析:A松林投放灰喜鹊采用的是生物防治,灰喜鹊是松毛虫的天敌,投放灰喜鹊之后,松林里重建了一条食物链(松松毛虫灰喜鹊),通过灰喜鹊来限制松毛虫的危害,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恢复。B松林采用的是农药防治,在松毛虫种群中存在着抗药性的变异个体,喷洒农药后,抗药性的变异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使松毛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这是农药对松毛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7、当松毛虫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松毛虫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反之则种群密度逐渐减小,因此影响种群密度大小的重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答案:(1)由于食物链的重建(松松毛虫灰喜鹊),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恢复(2)农药对松毛虫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3)出生率和死亡率13(16分)下图为农业生态系统内进行农药防治(喷施DDT)和生物防治(引入很多捕食者)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消长情况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A点开始农药防治后,害虫数量_。(2)E点开始进行的是_防治,该防治方式的突出优点是_。(3)FI段种群数量已无明显波动,说明_。(4)一般认为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害虫种群的大小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试用生态学原理解释:_。(5)上图中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已经达到了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因此图中最需要防治的时间点是_。(6)试根据生态学种间关系原理再写出一种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_。答案:(1)先减少后越来越多(2)生物可以避免环境污染(3)引入天敌后,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4)使害虫尽量降低的同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以维持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5)A、D、E(6)引入害虫的寄生生物或引入与害虫生活条件相同或相似但不危害农作物的竞争生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