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456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A没有载体蛋白参与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 D为主动运输答案:选D主动运输的特点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2下列关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是()都不消耗能量都不需要载体蛋白自由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而协助扩散既可以顺浓度梯度也可以逆浓度梯度都是被动运输葡萄糖有时可以通过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A BC D答案:选C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共同点是都顺浓度梯度,都不需要能量;区别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3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

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B该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Na、K等无机盐离子也可通过此方式跨膜转运D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答案:选C胞吞与胞吐均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B正确;Na、K等无机盐离子进行跨膜转运,C错误;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消耗能量,且依赖细胞识别来实现,D正确。4下面为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所示运输方式依赖细胞膜的结构特点B人体中葡萄糖进入细胞依赖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D的相同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答案:选B表示胞吞或胞吐,该过程依赖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

3、动性;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而不是主动运输();都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参与。5某同学以生长健壮的小麦幼苗为材料进行研究,测得小麦培养前、后培养液及小麦根尖细胞内NO的浓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由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根尖细胞吸收NO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答案:选D由图可知,培养后细胞内NO的相对浓度大于培养液中NO的相对浓度,可见根尖细胞吸收NO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因此为主动运输。培养前,培养液中NO的相对浓度大于细胞内NO的相对浓度,一段时间内NO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但浓度差并不是NO进入细胞的动力。6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

4、方式最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是()A氧气进入人体肌细胞B甲状腺细胞吸收碘离子C胰岛素的分泌D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浆答案:选C氧气进入肌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能体现流动性,A错误;甲状腺细胞吸收钾离子是主动运输,不能体现流动性,B错误;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该物质的分泌过程属于胞吐,最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C正确;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肝细胞分解肝糖原成葡萄糖进入血浆不属于胞吐,D错误。7(北京高考)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

5、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答案:选C观察图示,除了甘油、O2和CO2以外,其余物质在生物膜上的通透性均比在人工膜上的通透性大,说明生物膜上存在协助运输某些物质的物质;由于K、Na、Cl在生物膜上的通透性有差异,所以能够体现选择性;图中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膜对其通透性也不同,说明分子大小影响跨膜运输的速率;图中没有信息证明离子在跨膜运输过程中是否消耗ATP,因此不能判断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8下图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此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离子过膜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B离子过膜有随机性并消耗ATP中的能量C磷脂的运动使离子过膜的通道自动开闭D图示的离子过膜方式

6、为自由扩散答案:选A细胞内的物质先与开口朝内的载体蛋白结合,然后在能量的驱动下,载体蛋白开口朝外,将物质释放出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磷脂的运动不能使离子过膜的通道自动开闭;图示的离子过膜方式既需要载体蛋白又需要能量,为主动运输。9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答案:选C甲、乙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二者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图乙所示为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

7、顺浓度梯度进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符合图乙所示的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特点;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是胞吞,与图乙不符。10如图表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P可能是氧气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D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答案:选D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即图中物质Q,A错误;水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可用物质Q表示,但物质Q不一定是水,B错误;物质P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物质Q出细胞是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而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C错误;物质P的运输方向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

8、,表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物质Q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可表示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11用同一种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幼苗和番茄幼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A不同植物对各种离子的需求量是不同的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的需求量大,对Ca2的需求量小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答案:选D由图例分析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需求量及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求量不同。水稻吸收的SiO多,对Ca2、

9、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Ca2和Mg2较多,对SiO吸收量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图中并不能看出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12人体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一种载体)通过消耗ATP不断向细胞外排出Na,以维持细胞外高浓度的Na环境,而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然后再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完成葡萄糖的吸收,据图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不同B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结构和结构对物质的转运无特异性D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

10、为主动运输答案:选C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协助扩散,A正确;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组成,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结构和结构是载体蛋白,载体蛋白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特异性,C错误;K通过NaK泵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D正确。13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1)图甲表示_,图乙表示_,图丙表示_。(2)物质进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_,物质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而不消耗能量的方式是_。(3)与甲方式相比,丙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该物

11、质是在细胞内的_上合成的。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_,主要来自于_(细胞器)。答案:由图示信息可知,图甲是由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蛋白,为自由扩散;图乙表示的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图丙表示由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是协助扩散。答案:(1)自由扩散主动运输协助扩散(2)乙主动运输甲自由扩散丙协助扩散(3)载体蛋白核糖体消耗能量线粒体 14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某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科学家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

12、学上称为“血影”,“血影”的主要成分是A和B,则A代表_分子,它在物质运输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该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用字母表示)。(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_;d所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钾离子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_。 (3)根据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可知它是一层_膜。答案:(1)分析题图可知,A是蛋白质,可以在物质运输过程中起载体作用;B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是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2)分析题图可知,b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且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氧气的运输是自由扩散,即图中的b方式;d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

13、协助,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钾离子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即图中的a运输方式。(3)由(2)分析可知,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答案:(1)蛋白质B(2)b自由扩散协助扩散a主动运输(3)选择透过性15.影响物质进出细胞速率的因素很多,如温度、氧分压、细胞外物质浓度等,如图为离体番茄根细胞中K的含量和氧分压的关系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曲线说明_,原因是_。(2)BC曲线说明_,原因是_。(3)在B点,_成为根细胞内K含量继续升高的限制因素。(4)图中能说明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速率与血浆中葡萄糖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是()答案: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载体蛋白的多少和种类以及呼吸作用的强弱(与能量产生的多少有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血糖浓度越大,运输速率越快,但因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当葡萄糖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运输速率不再加快。答案:(1)在一定的氧分压范围内,番茄根吸收K与氧分压的高低成正比氧分压越高,细胞呼吸作用越强,产生的能量越多,番茄根细胞吸收的K就越多(2)当氧分压达到一定值后,K的吸收就不随氧分压的增高而增加根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蛋白达到了饱和(3)载体蛋白的数量(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