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450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3,5,8,11,142.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和方向4,6,7,103.综合2,9,12,13,15A级基础练1.(2017重庆期中)下列关于基因库的描述,错误的是(C)A.基因库是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解析: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基因库不会因个体死亡而消失,应代代相传;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

2、库中的部分基因;可遗传的变异均可能改变基因库的组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越大进化越快B.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但许多变异不会导致进化C.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D.变异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解析:种群越大,基因频率的变化越不明显,进化越慢;变异不一定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不一定导致进化;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变异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3.(2017湖南长沙月考)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40%,aa基因型

3、个体占20%,Aa基因型个体占40%。则A的基因频率为(A)A.0.6 B.0.4 C.0.3 D.0.2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A=40%,aa=20%,则Aa=1-40%-20%=40%,则A的基因频率=40%+1/240%=60%。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A.产生新基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C.有性生殖的出现,推动了生物进化、增强了生物的变异D.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畴解析:产生新基因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

4、方向,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有性生殖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推动了生物进化;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生物就发生了进化。5.(2017山东潍坊月考)现有一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无自然选择。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由于人类干扰使种群中AA个体30%死亡,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C)A.24% B.56% C.75.2% D.60.8%解析:依题意可知,在人类干扰之前,该种群中基因型AA的频率=80%80%=64%,基因型Aa的频率=220%80%=32%,基因型aa的频率=20%20%=4%;在人类干扰之后,

5、该种群中的基因型AAAaaa=64%(1-30%)32%4%=11.281,所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11.22+8)(11.22+82+12)100%75.2%。6.(2017山东胶州月考)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出现耐药性,长此以往,应对细菌感染,人类将无药可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A.抗生素的使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会引起细菌的定向变异B.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病菌发生了进化D.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是细菌对抗生素进行选择的结果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且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不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

6、性变异;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群落;“耐药性”基因突变导致基因频率改变,进而导致细菌进化;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实质是抗生素对细菌选择的结果,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7.(2017湖北武汉月考)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观察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不同岛屿的环境直接对地雀的基因型进行选择B.不同岛屿上地雀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定向改变D.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可能产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不同岛屿的环境直接对地雀的表现型进行选择;

7、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自然选择使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定向改变;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不同岛屿的环境条件不同,地雀种群可能产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8.自然界中,桦尺蠖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类型。当树干和岩石呈现深暗颜色时,绝大多数为黑色桦尺蠖;在灰色环境中,绝大多数为灰色桦尺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灰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是两个不同物种B.不同的环境条件中,灰色基因和黑色基因的频率不同C.灰色桦尺蠖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D.在深暗的环境中,大多数灰色桦尺蠖突变成了黑色桦尺蠖解析:灰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是同一物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中,灰色基因和黑色基因的频率不同,灰色环境中

8、,绝大多数为灰色桦尺蠖,灰色基因频率高;基因库指的是该物种的全部基因;当树干和岩石呈现深暗颜色时,绝大多数为黑色桦尺蠖,灰色容易被天敌捕食而被淘汰。9.(2017河北张家口月考)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 ,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2)害虫抗药性变异产生于农药使用(填“前”或“后”)。由于农药的反复使用,害虫的抗药性状逐代积累并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是不定向的,但是定向的。(3)现代生物逬化理论认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会发生

9、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解析:(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种群,该种群中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是种群的基因库。(2)抗药性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在农药使用前就已经产生;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但自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3)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所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1)种群基因库(2)前变异自然选择(3)基因频率B级能力练10.有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如此周期性的变

10、化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为抗药性个体)。据图分析正确的是(B)A.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该种群生物进化的方向B.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C.第二年时若使用农药,抗药基因频率增加是由于农药使更多个体发生变异D.害虫的敏感性基因频率逐年升高,说明该种群肯定退化了解析: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由图可知,图中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农药只是起到选择作用,农药不能促进细菌发生变异;具有敏感性基因的个体耐寒冷,具有抗药基因的个体不耐寒冷,这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的不同,不能说明种群退化了。11.(2017山东济宁期中)经调查在某一种群内AA的基因型频率为40%,Aa的基因

11、型频率为60%,aa的基因型(基因致死型)频率为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AA的基因型频率占49/91B.Aa的基因型频率占42/100C.自然选择过程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D.该种群未发生进化解析:因种群内AA=40%,Aa=60%,可求出A基因频率为70%,a基因频率为30%,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A基因频率的平方,即49/100;aa基因型频率为a基因频率的平方,即9/100,Aa基因型频率为42/100,又由于aa基因型是致死的,因此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占49/91,Aa的基因型频率占42/91;自然选择过程是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后代中

12、A基因频率为49/91+1/242/91=70/91,亲代A基因频率为70%,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12.(2017山东济南期末)若选取基因型为Aa,性别比例为11的某种昆虫组成一个种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a不利时,a的基因频率会降为零B.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的唯一因素C.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A和a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D.该种群随机交配一次会引起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解析: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a不利时,隐性性状会被淘汰,但杂合子Aa不会被淘汰,所以a基因频率不会降为0;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等;一个种

13、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由题意知,该种群只有Aa一种基因型,随机交配一次后,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1/4、Aa基因型频率为1/2、aa基因型频率为1/4。13.某昆虫的种群非常大,第一年AA占10%,Aa占20%,aa占70%,种群内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假设由于环境条件改变,种群中显性个体每年增加10%,隐性个体每年减少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环境条件的改变一定会影响隐性个体的出生率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C.第二年隐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为60%D.若环境条件不变,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不会发生改变解析:环境条件的改变不一定

14、会影响隐性个体的出生率,也可能是影响其死亡率;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从而导致基因型的频率发生改变;第二年隐性个体数量减少10%,假设第一年个体数为100个,则环境改变后AA为11个,Aa为22个,aa为63个,所以aa基因型频率为63/(11+22+63)100%=65.6%;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有迁入、迁出、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等。14.(2017四川雅安期中)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不产生、没有、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

15、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和 ;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和a的基因频率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解析:(1)由题意可知,AA=0.3、Aa=0.4、aa=0.3,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0.3+0.41/2=0.5。(2)如果该种群足够大、不发生突变、没有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该种群的遗传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即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0.52=0.25;如果继续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