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3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第4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分层演练巩固落实 新人教版选修3-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438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3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第4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分层演练巩固落实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3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第4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分层演练巩固落实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3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第4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分层演练巩固落实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3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第4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分层演练巩固落实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3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第4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分层演练巩固落实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3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第4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分层演练巩固落实 新人教版选修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3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第4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分层演练巩固落实 新人教版选修3-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第4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随堂达标 1(多选)关于威耳逊云室探测射线,下述正确的是()A威耳逊云室充满过饱和蒸气,射线经过时可显示出射线运动的径迹B威耳逊云室中径迹粗而直的是射线C威耳逊云室中径迹细而长的是射线D威耳逊云室中显示粒子径迹的原因是电离,所以无法由径迹判断射线所带电荷的正负解析:选AB.云室内充满过饱和蒸气,射线经过时把气体电离,过饱和蒸气以离子为核心凝结成雾滴,雾滴沿射线的路线排列,显示出射线的径迹,故A正确;由于粒子的电离本领大,贯穿本领小,所以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粗而直,即B正确;由于射线的电离本领很弱,所以在云室中一般看不到它的径迹,而细长径迹是射线

2、的,所以C错误;把云室放在磁场中,由射线径迹的弯曲方向就可以判断射线所带电荷的正负,所以D错误2(多选)下列哪些应用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A利用射线照射可消除机器运转中产生的有害静电B用射线照射种子可以使种子变异,培育出新品种C用伦琴射线透视人体D肿瘤病人在医院进行放疗答案:ABD3(2016宁夏银川九中高二检测)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其核反应方程为:He7N8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卢瑟福通过该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实验中是用粒子轰击氮核的C卢瑟福通过该实验发现了质子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的过程中,电荷数一定守恒解析:选A.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箔散射的实验,

3、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用粒子轰击氮核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故B、C正确;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和电荷数是守恒的,故D正确4以下是物理学史上3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xLi2yyNxOyBezCx、y和z是3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是()A粒子B质子C中子 D电子解析:选C.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以确定x为质子H,y为He即粒子,z为中子n.课时作业 学生用书P100(独立成册)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产生电,因此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利用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C用放射线

4、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使其成为更优良的品种D用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解析:选D.利用放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放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成为导体,将静电泄出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不能用来进行人体透视作物种子发生的DNA突变不一定都是有益的,还要经过筛选才能培育出优良品种用射线治疗肿瘤对人体肯定有副作用,因此要科学地严格控制剂量本题选D.2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射线使空气电离,把静电荷导走B利用射线照射植物的种子,使产量显著增加C利用射线来治疗肺癌、食道癌等疾病D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它的非放射性同位

5、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作为示踪原子解析:选D.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弱,应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A错;射线对生物具有物理化学作用,照射种子可使基因变异,可用于放射性治疗,射线不具有生物作用,B、C均错;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放射性同位素带有“放射性标记”,可用探测器探测,D对3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凯特在充氮的云室中做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在如图所示的云室照片中,正确的图是()解析:选B.首先在粒子(He)、反冲核(O)和质子(H)这三种粒子中,反冲核的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径迹短而粗;质子的电离能力最弱,穿透能力最强径迹细而长另外,在粒子轰击氮核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即ppOpH.因此,反冲

6、核与质子的运动方向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4用中子轰击Al,产生Na和X粒子,Na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Mg,则X粒子和钠的衰变过程分别是()A质子,衰变B电子,衰变C粒子,衰变D正电子,衰变解析:选C.无论原子核的衰变,还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都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根据以上守恒可得如下方程:nAlNaHe,NaMge.显然,X粒子是粒子,钠发生了衰变5(2016广州高二检测)以下几个核反应方程,粒子X代表中子的方程是()A.NHeOXB.BeHeCXC.PSiXD.CNX解析:选B.由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以判断出选项B正确6放射性在技术上有很多应用,不同的放射源可用于不同目的下

7、表列出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和可供利用的射线元素射线半衰期钋210138天氡2223.8天锶9028年铀238、4.5109年某塑料公司生产聚乙烯薄膜,方法是让厚的聚乙烯膜通过轧辊把聚乙烯膜轧薄,利用适当的放射线来测定通过轧辊后的薄膜厚度是否均匀可利用的元素是()A钋210 B氡222C锶90 D铀238解析:选C.要测定聚乙烯薄膜的厚度,则要求射线可以穿透薄膜,因此射线不合适;另外,射线穿透作用还要受薄膜厚度影响,射线穿透作用最强,薄膜厚度不会影响射线穿透,所以只能选用射线,而氡222半衰期太小,铀238半衰期太长,所以只有锶90较合适二、多项选择题7对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8、是()A射线能杀伤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分裂,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不会有伤害作用B对具有放射性的废料,要装入特制的容器并深埋地下进行处理C射线探伤仪中的放射源必须存放在特制的容器里,而不能随意放置D对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场所或物品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解析:选BCD.射线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也是有害的,A选项错误;B、C、D关于射线的防护的表述都是正确的8近几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山东、洛阳、广州等地引进了十多台刀,治疗患者5 000余例,效果极好,成为治疗脑肿瘤的最佳仪器令人感叹的是,用刀治疗时不用麻醉,病人清醒,时间短,半小时完成手术,无需住院,因而刀被誉为“神刀”据报道,我国自己研制的

9、旋式刀性能更好,即将进入各大医院为患者服务刀治疗脑肿瘤主要是利用()A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B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作用C射线具有很高的能量D射线能很容易绕过阻碍物到达目的地解析:选AC.刀就是射线,射线的特点是穿透能力强,射线波长短,光子的能量高,杀伤力强,应用刀治疗脑肿瘤就是利用其穿透能力强和杀伤力强9用盖革米勒计数器测定放射源的放射强度为每分钟405次,若将一张厚纸板放在计数器与放射源之间,计数器几乎测不到射线.10天后再次测量,测得该放射源的放射强度为每分钟101次,则下列关于射线性质及它的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源射出的是射线B放射源射出的是射线C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5天D这种

10、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2.5天解析:选AC.因厚纸板能挡住这种射线,可知这种射线是穿透能力最差的射线,选项A正确,B错误;因放射性元素原子核个数与单位时间内衰变的次数成正比,10天后测出放射强度为原来的四分之一,说明10天后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个数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由半衰期公式知,已经过了两个半衰期,故半衰期是5天10(2016江苏扬州期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O注入人体,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的正电子与人体内的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采集后,经计算机处理生成清晰图像则根据PET的原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O在人体内的衰变方程是ONeB

11、正、负电子湮灭方程是ee2C在PET中,O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D在PET中,O主要用途是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解析:选ABC.显像的原理是采集光子,即注入人体内的O衰变放出正电子和人体内的负电子湮灭转化为光子,因此O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D错三、非选择题11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制得了一种新的铂元素的同位素Pt.制取过程如下:(1)用质子轰击铍靶Be产生快中子;(2)用快中子轰击汞Hg,反应过程可能有两种:生成Pt,放出氦原子核;生成Pt,放出质子、中子;(3)生成的Pt发生两次衰变,变成稳定的原子核汞Hg.写出上述核反应方程式解析: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算出新核的电荷数和质量数,然

12、后写出核反应方程(1)BeHBn.(2)HgnPtHe;HgnPt2Hn.(3)PtAue;AuHge.答案:见解析12.1934年,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在用粒子轰击铝箔时,除了测到预料中的中子外,还探测到了正电子正电子的质量跟电子的质量相同,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跟电子的电性正好相反,是电子的反粒子,更意外的是,拿走放射源以后,铝箔虽不再发射中子,但仍然继续发射正电子,而且这种放射性也有一定的半衰期原来,铝箔被粒子击中后发生了如下反应:AlHePn.这里的P就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正电子就是它衰变过程中放射出来的(1)写出放射性同位素P放出正电子的核反应方程;(2)放射性同位素P放出正电子的衰变称为正衰变,我们知道原子核内只有中子和质子,那么正衰变中的正电子从何而来?解析:(1)正衰变过程质量数、电荷数也守恒,P放出正电子的核反应方程为PSie,可见正衰变后新核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减1.(2)原子核内只有质子和中子,没有电子,也没有正电子,正衰变是原子核的一个质子转换成一个中子,同时放出一个正电子,反应过程为Hen.答案:(1)PSie(2)He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