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433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 (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威尼斯、佛罗伦萨思想较开放B威尼斯、佛罗伦萨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威尼斯、佛罗伦萨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威尼斯、佛罗伦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最早【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根源在经济。“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反映出当时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B2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因为它()A肯定人的价值

2、与尊严,提倡人类平等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D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解析】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扬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故选A项。【答案】A3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该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解析】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因此选A项。【答案】A4“因为罗马教会闯入了人和上帝之

3、间,成为人与上帝交通的障碍,所以让我们去掉一切可能再成为这种障碍的东西;让每个人都做自己的教士。”持这种观点的人是()A马丁路德B彼特拉克C达芬奇 D但丁【解析】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信徒皆为祭司”的思想,人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故A项正确;彼特拉克、达芬奇和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与材料无关,故B、C、D三项错误。【答案】A5宗教改革使基督教信仰回归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其中的“隔阂”不包括()A圣经 B教皇C教士 D烦琐的宗教仪式【解析】宗教改革不反对宗教信仰,圣经使“基督教信仰回归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故A项正确;B、

4、C、D三项是“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错误。【答案】A6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解析】题干中的主张应为“因信称义”的观点,该观点挑战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故C项符合题意;宗教改革并非废除宗教信仰, 因此A项中的“解放”、B项中的“动摇”、D项中的“荡然无存”的说法不合史实,故选C项。【答案】C能力提升7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

5、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当时的文艺巨匠()A否认超自然力量的决定作用B采取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C认可天主教文化的本质属性D运用理性批判宗教思想体系【解析】“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说明当时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是在借助于宗教形式来表现人文主义。【答案】B8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

6、上D挑战教会权威【解析】题干材料认为,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会垄断教义,具有绝对的权威。宗教改革后,人们绕开了教会直接与“上帝”对话,不再迷信传统、陈规,即挑战以教皇为首的教会权威,故选D项。【答案】D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重金钱名位,而不注重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苏格拉底材料二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材料三信徒的获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路德

7、选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提出的伦理主张。(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的社会思潮。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3)根据材料三,说明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的更深层次的意义。【答案】(1)主张: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探究的重要问题;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倡善良的道德,知德合一。(2)社会思潮:人文主义。原因: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信心。(3)宗教改革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3)唯有他一人具有

8、罢免与复任主教之权。(8)唯有他一人享有使用帝王仪仗之权。(12)他有上帝所赋予废黜帝王之权。(18)他所批准的判决,除他自己以外,不得由任何人撤销。(19)教皇本人不受任何人审判。(22)罗马教会从未犯过错误,也将永远不犯错误,圣经可为证明。教皇敕令(1075年)材料二我尽可能厉行清规戒律。我习惯于蜗居在乡下,清算着我的罪孽;我一遍又一遍地忏悔;我一丝不苟地照规矩苦行,而且我的意识保持着自省我尝试着用人类的药方人的传统治愈良心的疑虑和困惑,越使用这些药方,我的良心里滋生的不安和忧虑就越多。马丁路德材料三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

9、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的原因。(2)为解决心中的疑虑,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主张?(3)根据材料三,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的新特点。【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二中归纳原因,从材料一中“唯有他一人”享有的权利表明教皇专权并享有特权,材料二对教会清规戒律持怀疑态度。第(2)问针对教皇特权与繁杂的圣礼制度,马丁路德提倡“因信称义”,确认圣经的权威。第(3)问由材料三信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可知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出现,宗教仪式得到简化,依靠信仰得救得到人们的认可。【答案】(1)不满教皇专权;不满教会特权;质疑教会的清规戒律。(2)提出信仰得救、圣经至上原则。(3)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