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沈丘县全峰完中九年级语文下册 6.23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1语文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150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沈丘县全峰完中九年级语文下册 6.23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1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沈丘县全峰完中九年级语文下册 6.23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1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沈丘县全峰完中九年级语文下册 6.23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1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沈丘县全峰完中九年级语文下册 6.23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1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沈丘县全峰完中九年级语文下册 6.23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1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沈丘县全峰完中九年级语文下册 6.23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1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沈丘县全峰完中九年级语文下册 6.23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1语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东阳马生序 一、作家、作品、体裁 1、本文作者 ,字 ,号 ,浙江金华人。明初 家,朱元璋称他为 刘基称他为“ ”。他是明初 ”之首;“明初四学士”之一。 2、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指 ,内容多是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第一段 (1)余幼时即嗜学( ) (2)无从致书以观( )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4) 弗之怠( ) (5) 走送之( ) (6)不敢稍逾约( ) (7) 既加冠( ) (8) 无硕师名人与游( ) (9) 尝趋百里外( ) (10) 门人弟子填其室( ) (11) 未尝稍将辞色( ) (12) 援疑质理 ( ) (13) 或遇其叱咄( ) (14)

2、俟其欣悦( ) (15) 负箧曳屣 ( ) (16) 持汤沃灌( ) (17) 以衾拥覆 ( ) (18) 寓逆旅主人( ) (19) 腰白玉之环 ( ) (20) 烨然若神人 ( ) (21) 緼袍敝衣 ( ) (22)略无慕艳意( ) 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解释“以”的用法 俯身倾耳以请; 不敢出一言以复;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无从致书以观, 计日以还。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6)论辩 ( ) (7)是可谓( ) 三、句子翻译、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手指不可

3、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四根据要求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

4、的句子是: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5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6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7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8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9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与“ ”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10“ 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试举一例。 11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 14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5“故余虽愚,卒获有所

5、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 16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17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18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第二段 (1) 县官日有廩稍之供( )(2) 岁有裘葛之遗( ) (3) 无冻馁之患矣 ( )(4)非天质之卑 ( ) 3第

6、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4“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 5“太学生”没有成就的原因在于“ 而不是 “ 6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9本文为更好的达到启迪,鼓励和教育青年人立志勤学的目的,还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11第一段作者求学条件的艰辛和第二段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形成对比。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第三段 (1)流辈甚称其贤( ) (2)乡人子谒余( ) (3)撰长书以为贽( )(4)言和而色夷( ) (5)自谓( ) 第三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对马生的

7、评价是 这样评价的依据是: 4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5文中表明作者的写作缘由的句子是什么? 6赞扬马生善学的句子是: 7赞扬马生文章写得好的句子是: 8赞扬马生与长辈谈论时态度虚心,谦恭的句子是: 9本段都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10读书要善于整体把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1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12本文作者写作此文是送给马生的,你认为他读过此文后,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13读过此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写出来。 16送东阳马生序是传诵了几百年的名篇,勉励后人学习的好教材。宋濂的苦读并不比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更动人,却能流传至今。请从对现实的学习生活有借鉴意义

8、的角度,谈谈本文为人称颂的原因是什么? 五、对比阅读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注 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朕():皇帝自称。 12、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

9、家。甲文写宋濂 的故事;乙文写宋濂 的故事。(2分) 13、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 (2)色愈恭,礼愈至 至: (3)濂具以实对 具: (4)间问群臣臧否 臧否: 1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语必须准确译出。(4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诚然,卿不朕欺。 1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5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10、,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12解释下列短语。 援疑质理: 临池学书: 晚乃善: 1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14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各表现在哪里?(摘文中原句回答)你怎么看这种学习精神?

11、15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913题。(12分) 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你知道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吗?请解释。(4分) 俟其欣悦 ( ) 媵人持汤沃灌 ( ) 同舍生皆被绮绣 ( ) 腰白玉之环 ( ) 10你理解下列文言语句的意思吗?请翻译。(2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我的译文: 1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2分) 我的概括: 12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 我的感悟: 13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 我

12、的看法: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13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怠:懈怠。箧:书箱。舍:学舍,书馆。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

13、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任末:人名。笈:书箱。或:有时。庵:茅草小屋。荆:这里指荆的枝条。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悦:敬佩。易:交换。 10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2分) (1)手 指 不 可 屈 伸 (2)夫 人 好 学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2)以衾拥覆 衾: (3)负笈从师 负: (4)编茅为庵 为: 12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1)录毕,走送之。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3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

14、 余幼时即嗜学 卒获有所闻。 鸣机夜课读记(节选) 蒋士铨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差():同,病愈。 9、第一段选文的文体是 ,第二段选文的文体是 。(2分) 10、下面每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请解释其含义。(2分) 手自笔录 暇更录唐宋人诗 尝趋百里 未尝寝 11、第一段选文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2分)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