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第2课时)教案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4871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第2课时)教案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版)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第2课时)教案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版)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第2课时)教案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版)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第2课时)教案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第2课时)教案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第2课时)教案 人民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5个民族区域自治区。、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可事先拟好专题,自由组合并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选取优秀影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

2、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初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政策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性质,如

3、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教学过程】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就确立了这项政治制度。那么,这项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1949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号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由此揭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共产党的号召得到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贤达的热烈响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

4、平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代表、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662人出席了会议。提问: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主要任务是筹建新中国,那么它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呢?我们一起先来了解这届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老师归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型国家的构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说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的国名

5、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国体,即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的新中国要实现民主政治,只有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教师应加以分析,也可以将新中国的性质与日本、美国、英国、中华民国的性质做比较,突出人民民主专政是占国家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对极少数反动分子的专政,是绝大数人的民主这个特点,而后者都是少数统治者对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实行专政,是少数人的民主。说明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可以真正当家作主),可能性(具备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条件)。

6、除了规定国家性质外,共同纲领还规定了新中国的各项基本方针和政策。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中国人民政治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2)大会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张澜、高岗等为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政治协商会议还决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等。提问:新中国的首都确定在哪里?(3)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提问:国民党政权的首都在哪里?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政权后为什么不在那里建都,而选择在北平?(学生讨论)老师从政治、经济以及北京的历史、战略

7、地位等方面加以引导。(4)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教师打出中国的国旗、国歌等标志,引出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宣告新中国诞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然后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如何完善发展的”?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政治协商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

8、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而且从这时起至1954年期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权力机关的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战胜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它正在日趋健全和完善,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

9、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进一步置疑)那么,为什么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学生讨论)老师归纳:(1)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这就是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它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

10、大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这是新中国第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宪法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2)大会根据宪法的规定,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可见,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

11、义民主的广泛性。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的本质区别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存在根本区别。请同学们讨论并思考这两种制度的差别。(学生课堂讨论)老师引导归纳:第一,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有制;三权分立制度:私有制)。第二,两者的行政权力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三权分立制度:资产阶级)。第三,两者的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制度:分权制衡)。从两种制度的差别,我们可以发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除了人民代表大

12、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优越政治制度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下面来了解这种制度的情况。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呢?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这首歌曲,并思考这个问题。(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并投影显示歌词)通过欣赏,使学生激发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并感受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团结友好的情谊。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旧中国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比较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提问:什么

13、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这个问题。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总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提问:这种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有一个过程: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自治区。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4年,新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5个。除内蒙古自治区外,新疆维

14、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成立。除5个省级自治区外,全国还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了100多个自治县(旗),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布置学生调查各地建立的民族自治机构和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情况)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教师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

15、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课堂小结】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板书设计】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的本质区别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意义【课后作业】【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