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2018届九年级一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684502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8届九年级一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8届九年级一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8届九年级一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8届九年级一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8届九年级一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8届九年级一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育才中学2018届九年级一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初三(下)第一次全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O16Cl35.5Na23Mg24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月18日晚育才中学举办的新年音乐会上用到了许多民族乐器,琵琶就是其中之一,下列关于琵琶的说法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制琴时在红木琴身上雕花B弹奏时拨弦发出悦耳的琴声C清洁时用微湿的布擦去污渍D久置时钢丝琴弦生锈【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

2、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制琴时在红木琴身上雕花,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弹奏时拨弦发出悦耳的琴声,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清洁时用微湿的布擦去污渍,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钢丝琴弦生锈,是因为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春天双福校区的桃花开了,园艺工人想要施氮肥促进桃树叶色浓绿,应选择的是()ANH4HCO3BK2CO3CKH2PO4DCa(H2PO4)2【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常见的盐 化

3、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B、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C、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2018年我国最新亮相的环境保护税将于4月1日迎来首个征税期,26万多户纳税人即将为排污买

4、单。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开发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家用汽车替代公交车D利用垃圾发电,变废为宝【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资源的污染进行解答;B、太阳能、氢能使用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使用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C、公交车的使用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D、垃圾处理不当不但造成浪费还会形成污染。【解答】解:A、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环境;故A正确;B、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它们的使用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风能、

5、氢能使用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理念;故B正确;C、家用车代替公交车会大量消耗汽油,排放更多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要求;故C错误;D、利用垃圾发电,可减少垃圾对环境靠造成的污染,也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又环保又低碳;故D正确;故选:C。【点评】抓住生活新理念的实质,分析生活行为是否符合新理念的要求,此类问题是经常出现的考查形式。4雨岑同学家的厨房中有下列调味品,它们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海椒面B食盐C冰糖D陈醋【专题】化学规律的类比;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

6、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海椒面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冰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陈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2018年3月,来自中国的21岁博士曹原由于对石墨烯超导的重大发现,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连发两篇论文。石墨烯(如图)是单层的石墨片,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说

7、法中不正确的是()A石墨烯是一种碳单质B石墨烯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C石墨烯的超导性能属于物理性质D石墨烯易溶于水【专题】性质决定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单质的概念进行解答;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解答;C、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区别进行分析;D、根据石墨烯不易溶于水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题中信息:石墨烯(如图)是单层的石墨,可知石墨烯是一种碳单质,故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判断石墨烯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故说法正确;C、石墨烯的超导性不用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8、故说法正确;D、石墨烯是碳单质,不溶于水,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性质及其用途知识的理解,根据题中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9、。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对于两者说法正确的是()A溶剂的质量都增大B溶质的质量都减小C溶质质

10、量分数都减小D溶液的质量都不变【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依次分析即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剂质量不变,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错误;C、浓硫酸溶液质量变大,溶质不变,浓盐酸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变小,因此溶液质量分数都变小,正确;D、浓硫酸溶液质量变大,浓盐酸变小,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放置对于质量的影响,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有关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解决。8双福育才中学的同学组织春游野炊,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烤时,先点燃木柴来引燃木炭,改变了木炭的着火点B

11、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灭火时,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使燃烧停止D探险时,手持燃着的火把进入深洞探险,发现火把火焰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改变;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C、清除可燃物可达到灭火的目的;D、根据氧气支持燃烧分析。【解答】解:A、木柴的着火点比木炭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所以烧烤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木炭,而不是改变着火点,故选项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油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C、灭火时,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使燃烧停止,故选项正确;D、氧气支持燃烧,探险时,手持燃着的火把进入深

12、洞探险,发现火把火焰变弱或熄灭,说明氧气稀薄,所以立即退出,故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或是撤离可燃物都是常用的灭火原理,在具体灭火时还要结合火场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恰好的灭火方法。9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C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D农业上用食盐水来选种【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分析】A、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氯化钠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

13、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B、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C、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选项说法正确。D、农业上还可以用16%的食盐水来选种,将种子放在16%的食盐水中,干瘪的种子会漂浮起来,从而选出饱满成实的种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日常生活离不开空气和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沸点一定是100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低D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

14、【分析】A、水的沸点跟大气压强有关,不一定是100;B、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因此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C、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要高;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错误,是体积分数;【解答】解:A、水的沸点跟大气压强有关,不一定是100;故错误;B、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因此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故选项正确;C、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要高;故选项错误;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空气的污染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

15、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1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认识不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分子一定是由原子构成的C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不能发生反应D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阴离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错误,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B、分子一定是由原子构成的正确;C、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不能发生反应正确,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D、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阴离子正确。【解答】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错误,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分子一定是由原子构成的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