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三年级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683797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三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三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三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三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三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三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三年级(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我 和 别 人 不 一 样 三二班 曹治祚活动目的: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引导他们容纳别人的独特,欣赏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要努力发现自己的潜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同时还有利于打破“以我为中心”,帮助他们建立合群的心理。准备工作:1、活动前确定游戏“他是谁”中的被猜对象,并准备好蒙眼布。2、通知学生带好水彩笔。活动过程:一、蒙眼猜猜;他是谁(游戏)1、注意挑选那些个性鲜明的学生作为被猜对象,以保证游戏的成功率。2、谈谈感受原来能让别人认出来,是由于每个人的脸、说话、走路、表现、动作、脾气、做事方式等都不同于他人。3、说说生活中辩别亲人的方法二、填填涂涂:“轮图我

2、的喜好和能力”(自我认识)1、用绿、红、蓝、黑等涂轮图,它能让你看到自己喜欢或不喜欢,擅长或不擅长的事,帮助我们认识自己。2、展示各人的轮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什么?(没有两张轮图是相同的)3、让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注意引导学生用欣赏、学习的眼光去接纳别人。A:部分学生班内交流B: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多多关注,欣赏那些平时不被重视,不被看好的学生的长处。三、七嘴八舌:自己和别人的独特之处(欣赏和交流)学生交流:我喜欢我们班的某某同学(引导学生从别人的长处中得到启发)四、想想写写:发掘自己的潜力(增强自信)启发学生谈感受:从别人的特长中得到的启发是: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只是自己的这一优势

3、没有显露出来。教师引导语:这就是潜力,你不妨发掘一下,自己还有哪些潜力,想一想并填写在书上的方格内(启发学生以自信、进取的心态发掘自己的潜力)。教后感:通过活动,学生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明确了自己的潜力,也知道了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第二课 我 爱 爸 爸 妈 妈“世上只有一位对你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爱的母亲;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过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的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它就是宽广无边有父爱。”学习目的:通过这次授课,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课前准备:调查问卷、课件制作开展方法: 讨

4、论法,说说、议议。 一、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发一纸条,调查学生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A 亲密 B 比较紧张 C 疏远和一般 填完马上收齐,统计。 二、根据课前统计情况,导入: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三、出示一些图片,内容是1 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 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 经常“煲电话粥” 除了以上情况?你是否还会不愿与父母外出,或长时间看电视,或与父母争吵等情况?请同学讲讲与父

5、母还有哪些地方关系紧张? 如果你有以上情况,父母会如何惩罚自己?请同学们讲讲并说说被惩罚后的感受。 被父母惩罚,责骂,或者打,你会觉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让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四、从父母角度看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

6、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五、小组交流写一写,算一算父母每一天要为家庭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时间? 想一想,父母容不容易?你有没有分担父母的艰辛? 议一议,对自己父母不满意的同学,说一说你认为谁的父母最理想? 说一说,拥有“最理想父母”的同学说说自己父母的不是。 说说,可以调换父母吗? 六、怎么与父母交流 既然父母不能调换,我们就一定要包涵、接纳自己的父母,并尽量和父母多一点交流。那我们该怎么和父母交流呢? 1、老师说说自己与父母孩子交流的情况? 2、学生说说自己与父母交流的情况。 3、选出一些写得比较好的“给父母的一封信”,请同学读出来,并把父母的回信也读出。 由此可

7、见,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非不能改变,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们也在关心我们,也在想办法走近我们。那我们就该主动走近父母。 走近父母的方法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 主动承担家务; 纪念日、节日送他们点小礼物; 遇特别情况写一封信表达感激; 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交流并经常给予赞美。 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 多倾听父母的话; 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4、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 5、时时紧记,父母只会爱孩子,决不会害孩子。 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8、。 七、布置作业 1、做一个表格,列举父母工作之余为家庭做了什么事,花多少时间? 2、给父母送一张卡片,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3、平常多为父母倒杯水或分担一些家务。第三课 同 学 交 往 快 乐 多【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在同学的交往中要学会宽容、理解和谅解他人。2、使学生知道与同学交往的好处,从而学会珍惜友谊,乐于交往。3、让学生了解一些人际交往的方法,体会如何与人交往。【教学重难点】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教学方法】故事启发、情境体验、角色扮演【课前准备】学生:填写交往记录卡回忆和同学交往中出现那些磕磕碰碰的现象,如何处理的,效果如何教师:课件【辅导过程】 一、音

9、乐激趣 尝试快乐 活动1:互动交流1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 让我们一起听听这首歌! (播放歌曲“找朋友”, 学生随歌曲做动作)点击播放歌曲 2你们在一起做游戏心情怎么样?(突出心情快乐) 教师小结:和这么多同学伙伴在一起学习、游戏、交流见闻会让我们感到多快乐(板书:同学交往快乐多)(此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探究明理 感受快乐 活动2 听故事,明道理1、同学交往中,有时因说话不注意,会发生小小的不愉快;在游戏中,磕磕碰碰也在所难免。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请听故事四个好朋友课件动画演示2、让学生说说四个好朋友哪些方面做得好。活动3 迁移生活 感悟快乐谈自己1、同学在交往中

10、,是否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你当时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2、小组内交流交往记录卡3、小组推荐哪些同学处理的最好?全班一起讨论。4、教师要针对学生中常见的不当人际交往问题要重点引导分析这样做的后果如何,有无更好的办法。最后强化明理:朋友相处要友好,互相谦让有礼貌。有了误解要学会换位思考,谅解对方,烦恼就会离你而去,欢乐和友谊就会用永远陪伴你。(活动2、3从童话故事迁移到个人的生活实际,通过讨论探究,目的使学生懂得在同学的交往中要宽容、理解和谅解他人,做到文明礼貌,团结友爱。欢乐和友谊就会用常伴。)三、再现情景 体验快乐活动4 创设情景,再现生活。(1)四名学生表演下面的小品,其他同学观看。(2)

11、组织学生讨论:你从上面的小品中得到了那些启发?(3)教师小结:强调人际交往有许多学问,如果一个人缺乏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就会无意中伤害到自己的同学和朋友,相反如果你懂得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你就会结识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的友谊和快乐。(此活动再现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交往细节,通过自我展现,领悟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四、联系生活 分享快乐活动5 联系实际 搜集快乐1、你知道“三人行必有吾师” 的道理吗?与同学交往好处可多了,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人行必有吾师” 与同学交往好处可多了,我们一起来分享吧!先请学生表演几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剧。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想想与

12、同学交往有哪些好处?你想到的都写在你的“快乐交往”卡上。3、小组交流后,挂在“快乐树”上。4、教师小结 (此活动的目的使学生从生活中搜寻发现交友的好处,认识体会与同学交往的好处,从而学会珍惜友谊,乐于交往。)5、 总结本节课收获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起一个头:同学交往快乐多,快乐秘诀我来说“,点击课件出示儿歌。同学交往快乐多,快乐秘诀我来说:衣着整洁有风度,面含微笑受欢迎;他人有难多伸手,赞扬鼓励扬信心;虚心倾听他人话,增进了解更自信;言谈举止要得体,主动沟通含真情。快乐交往有讲究,细细感受更快乐。 第四课 做 个 快 乐 的 人快乐大本营 教学分析: “快乐每一天“是每一个小学

13、生的愿望。可在生活中,小学生的烦恼事也很多,情绪不好,一样会影响到孩子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次活动快乐大本营首先通过谈话,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快乐;接着组织娱乐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游戏、劳动中处处有快乐;最后大家来讨论,寻找快乐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真正快乐起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快乐,保持良好的心态。 2、 学会在学习、游戏、劳动、课余生活中寻找快乐。 3、 通过组织活动,体验快乐,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1、 保持良好的心态,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2、学会寻找快乐 教学准备: 1、 精心组织几个小游戏。 2、 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快乐的资料。 活

14、动形式:歌曲、故事、游戏等。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1、 教师:“快乐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自己搜集资料的内容理解回答。(快乐就是能和同学一起玩。有人说:“快乐就是不写作业。”快乐就是无所顾虑,没有烦恼;快乐就是无拘无束,尽情欢闹。还有的说快乐就是帮助别人。也有驳斥别人观点的。) 2、 老师认为要想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第一必须工作(学生当然是学习),有工作,才会使人快乐;第二快乐必须充满想象,对未来充满希望;第三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计任何报酬的爱;第四个要学会快乐,就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 2、 寻找快乐 1、活动快乐大本营。组织学生简单布臵教室,然后进

15、行娱乐活动。活动有词语接龙、诗歌联赛、技能大比拼、比绝招等游戏,学生通过合作劳动、学习、游戏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2、 拓展谈话:寻找更多的快乐 活动后谈感受:生活是快乐的;学习是快乐的;工作是快乐的;游戏是快乐的。还有哪些快乐?(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在学习知识当中找到快乐;在旅行当中找到快乐;在财富中找快乐;快乐就是在寒冷的夜晚钻进厚厚的被子里去) 3、 学会快乐 1、 不快乐时怎么办?不快乐时先问问自己,发生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从今以后我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发生这样的错误?如果反过来,遭遇不顺的有些人经常自问的却是:我怎么这么倒霉?我怎么这么不如别人?不好的情绪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