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中考语文总复习九上文言知识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3561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春中考语文总复习九上文言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8年春中考语文总复习九上文言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8年春中考语文总复习九上文言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8年春中考语文总复习九上文言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8年春中考语文总复习九上文言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春中考语文总复习九上文言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春中考语文总复习九上文言知识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涉世家,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并在括号内写出文言现象。 (1)怅恨久之 怅:_ (2)苟富贵 苟:_ (3)若为佣耕 若:_ (4)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_ (5)九百人屯大泽乡 屯:_ (6)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_ (7)会天大雨 会:_ (8)度已失期 度:_,失望,如果,你,通“谪” (通假字),停驻,编次 (古今异义),适逢,恰巧遇到(古今异义),估计 (古今异义),(9)今亡亦死 亡:_ (10)等死 等:_ (11)扶苏以数谏故 数:_ (12)楚人怜之 怜:_ (13)或以为死 或:_ (14)今诚以吾众 诚:_ (15)为天下唱 唱:_ (16)宜多应者 宜:_ (17)念鬼

2、 念:_,逃走(古今异义),同样(古今异义),屡次,爱戴 (古今异义),有的人(古今异义),如果(古今异义),通“倡”,首发(通假字),应当,考虑,思索(古今异义),(18)陈胜王 王: _ (19)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 _ (20)固以怪之矣 以: _ (21)又间令吴广 间: _ (22)之次所旁丛祠中 次: _ _ (23)卒中往往语往 往: _ (24)尉果笞广 笞: _ (25)并杀两尉 并: _,称王 (词类活用),用网捕 (词类活用),通“已”(通假字),私自,偷着(古今异义),旅行或行军在途中 停留 (古今异义),到处 (古今异义),用鞭、杖或竹板打(词类活用),一齐,(26)

3、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六七: _ (2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_ (28)蕲下 下:_ (29)比至陈 比:_ (30)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_ 锐:_ (31)皆刑其长吏 刑:_,十分之六七(古今异义),难道,攻下,攻克(词类活用),等到 (古今异义),通“披” (通假字),武器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惩罚 (词类活用),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1)之:辍耕之垄上_ 怅恨久之_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 二世杀之_ 楚人怜之_ 然足下卜之鬼乎_ 令辱之_,动词,去、往,音节助词,无实义,结构助词,的,代词,他,指扶苏,代词,他,指项燕,代词,它,指起义的事,代词,他,指吴广,(

4、2)而:佣者笑而应曰_ 夺而杀尉_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_ (3)为:为屯长_ 项燕为楚将_ 为天下唱_ 士卒多为用者_ 为坛而盟_,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动词,担任,动词,是,介词,向,介词,被,动词,修筑,(4)乃:陈胜、吴广乃谋曰_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_ (5)以:扶苏以数谏故_ 今诚以吾众_ 固以怪之矣_ 祭以尉首_ 徇蕲以东_ 杀之以应陈涉_,副词,于是、就,判断动词,是,连词,因为,介词,把,通“已”,介词,用,表时间、方位的界限,连词,相当于“来”,(6)所:置人所罾鱼腹中_ _ _ 之次所旁丛祠中_,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东西”,名词,可译为

5、“处所”,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_(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_(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_,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陈胜)又私自派吴广往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用笼罩着火,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_ (5)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 稷,功宜为王。 _,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将军您身穿着战甲,拿着武器,亲自作战,讨伐不

6、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4.起义能顺利进行,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请简要作答。,有敏锐的洞察力; 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 有非凡的宣传鼓动才能; 做事考虑周密,有计划。,唐雎不辱使命,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并在括号内写出文言现象。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使:_ (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_ (3)大王加惠 加惠:_ (4)故不错意也 错:_ (5)请广于君 广:_ (6)岂直五百里哉 直 :_ (7)秦王怫然怒 怫然: _ (8)以头抢地耳 抢: _,派遣,交换,给予恩惠,通“措”(通假字),扩充 (词类活用

7、),只,仅仅(古今异义),盛怒的样子,撞 (古今异义),(9)非士之怒也 士:_ (10)仓鹰击于殿上 仓:_ (11)休祲降于天 休:_ 祲: _ (12)天下缟素 缟素:_ (13)秦王色挠 挠:_ (14)长跪而谢之 谢: _ (15)寡人谕矣 谕: _,有才能、有胆识的人,通“苍”(通假字),吉祥 (古今异义),不祥,穿丧服 (词类活用),屈服,道歉 (古今异义),明白,懂得,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1)以: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_ 以君为长者_ 徒以有先生也_ (2)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 愿终守之_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_ 长跪而谢之 _,介词,用,介词,凭借,介词,把,介词,因为,结构助词,的,代词,指安陵国土,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