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683442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 理 课 程 复 习 辅 导,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吴嵋山 ,管理课程 经济学基础知识复习辅导 第一节 经济组织的基本问题,一、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经济问题 任何时候、任何社会的经济组织都面临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 (1) 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 这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决定将现有的资源用于哪些商品的生产。 在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总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生产方案。 希望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并以此作为方案取舍的标准,由此可选择一种资源最优配置的方案。,(2) 如何生产,即采用何种生产方法? 一般而言,每种产品都可能采用多种不同的生产方法,如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方法,或少用资本多用劳动

2、的方法等。 因此也可以说,如何生产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技术的问题。 (3) 为谁生产? 这也就是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即收入分配问题。 这些基本经济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 受到社会经济制度、传统习惯、经济组织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也与解决问题的时间、地点和各种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二、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原因 1.产生三个基本问题经济问题根本原因: 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是没有止境的。这是人的自然欲望,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但是,可供人们使用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相对于无限的需要即构成

3、了资源的稀缺性。,2.经济学最基本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稀缺的资源 满足人们无限多样化的需要。,3.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问题 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 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 这些需要的轻重缓急是不同的; 可以支配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 每一种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用途。,4.由此可引出在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将某种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 当企业要作出某项决策时,必须先考虑: 企业可支配的资源还有哪些可能的选择, 选择了某一用途将放弃哪些“机会”,放弃这些机会意味着放弃多少收益。,三、影响三个基本经济问题解决的

4、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条件 资源泛指人们用于生产所需物品的各类投入要素,通常可以分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三大类。 资源条件直接影响到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都不完全是依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取得的。在现代社会中,人力资源,特别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懂得现代管理的人才,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2、技术水平 良好的资源条件,只有与先进、适用的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提高生产力的作用。 一个资本充裕的国家,通常会采用资本密集型的技术 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适宜于采用劳动密集型的技

5、术; 一个教育与科技发达的国家,必须会产生许多知识密集型的技术,3、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决定了各个生产单位如何协同作用,以生产出能够满足整个社会需要的各种商品,并提供给人们消费使用。 不同的经济体制具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对三个基本经济问题也有不同的解决方式。 完全的市场经济仅仅通过价格机制与供求的相互作用; 完全的计划经济仅仅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 而实际经济的运行往往是价格机制与计划机制的某种程度的结合。,第二节 经济社会所面临的技术选择 资源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体制这三个因素, 从总体上影响和决定着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方式,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与生活富裕程度。 但就一个具体的企业组

6、织来说, 技术选择最为重要是规模经济性与收益递减规律。,一、规模经济性 在许多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当产出规模不断扩大的时候,其产品的平均成本可以不断降低,生产效率与就相应地提高。 经济学家把这种由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称为: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一些因素: 1、劳动分工的专业化 生产规模扩大,劳动投入量增加,企业就有可能对劳动进行专业化分工,使效率提高。 2、机器设备的专业化 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企业有能力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 3、设备规模的因素 大设备每单位生产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要比小设备低。,4、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使用了大型机器设备,生产规模也就不得不

7、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否则就难以保证机器设备的运作效率。 整条生产线显然是无法“分割”的,一旦分割开来就无法正常运作,也就不可能发挥其设计的生产能力,这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5、管理人才的作用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有能力聘请高层次的管理专家,并从管理人才的专门使用及管理机构的专业化中(如劳动的专业化一样)得到收益。,6、财务方面的因素 企业活动的大规模化会给企业带来筹措资金、购买原料和半成品等方面的优惠。 7、其他因素 如大规模生产有利于实行联合化生产或多角化经营 分摊到每一单位产品的平均管理费用也就相应减少 8、大规模化的好处是有限度的,它受到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制约,生产规模的扩大

8、在管理上也会带来问题 规模的扩大也可能使运输费用增加, 在专业化细分前提下的规模扩大也是有限度的 总之,规模经济性超过一定界限,技术、管理、运输及其他制约因素会使平均成本呈上升趋势。 规模经济性概念是以一定的技术水平为前提的, 不同产业部门的技术特性不同,企业的经济规模也就不一样。,二、收益递减规律 收益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所谓边际产量是指在所有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生产的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种可变投入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到某一点,超过这一点后,再增加可变投入就会使边际产量不断减少。 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是不变

9、投入和可变投入的组合比例不当。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可视为一个“公理”,它是短期生产决策分析的基础。,第三节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市场是所有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分析各种微观和宏观经济问题的焦点,也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本环境。 所谓市场,就是买者和卖者进行交易的场所 在实践中,可以确定不同地理范围的市场 一个市场所交易的商品(广义地,包括最终消费品、服务、资源等)和范围亦可能有不同的规定。 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又反过来影响供求。 这就是单个商品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价格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单个市场的运行构成整个市场体系的基础。,一、需求及其规律 1、需要与需求 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无限的需要产生于无限的

10、欲望。 人们的欲望只有在具备了支付能力的情况下才会形成现实的市场需求。 欲望无限,需求却永远是有限的。 购买能力直接受价格影响,因而价格在这里起着关键作用 可得出的结论,价格是影响市场需求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2、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在一种商品市场上,影响该商品的市场需求的主要的因素: (1) 该商品的价格 (2) 消费者的收入 (3) 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 (4) 相关商品的价格 (5) 消费者的数量 在收入水平等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人口越多,商品需求量就越大。消费者的数量是影响商品需求的基本因素。,(6) 对价格的预期 如果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将会上升,那么他们可能现在就购买该种商

11、品,以免在将来支付更高的价格。 反之,当消费者预期价格将会下跌时,他们可能会减少当前的购买,以等待价格更低的时机购买更便宜的这种商品。 (7) 广告费用 一般来说,企业的广告费用支出越多,会使商品在消费者头脑中的印象越深刻,并促使该商品的需求上升。 (8) 某种商品的市场饱和程度 这一因素对于耐用消费品特别具有重要意义。,3、需求基本规律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商品自身的价格无疑是最重要的。 商品市场的需求与价格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反向变动的关系,即: 在影响商品需求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为, 价格越高(或提高),需求量越小(或减少); 价格越低(或降低),需求

12、量越大(或增加)。 这种关系反映了需求的基本规律。,(1) 需求弹性的定义 需求弹性用来测量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对于某些需求影响因素变化作出反应的敏感程度。 更具体地说,弹性是一种需求影响因素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记弹性为E ,即有 E=(Q/Q)(X/X) 式中,Q 为商品需求量,X 为需求的影响因素,表示变量的增加量(下同)。,由于弹性总是以相对的百分比形式计算的,所以它是无量纲的,是纯粹的数字,与商品计量的单位无关。 这就使得需求的敏感性可以在不同的产品之间进行比较,也可以在不同变量之间比较。 通常讨论那些最主要的需求决定因素,即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

13、的交叉价格弹性。,(2)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数与商品自身价格的相对变化数之比。记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p,则 Ep=(Q/Q)(P/P) 式中,Q 为商品需求量, P 为商品自身的价格。,根据需求的基本规律,需求量的变动和价格的变动是反方向的 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 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上升, 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总是负值 当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 时,需求是富于弹性的,或是弹性充足的 当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 时,就说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或是弹性不足的,,为价格弹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是商品的可替代性。 可替代性越强,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充足。 二是商品是否为必

14、需品。 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性越大,它的弹性一般就越是不足。 三是一种商品的消费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的份额。 一般来讲,花费消费者较多收入的商品,价格弹性就比较大。 花钱少的商品,价格弹性就比较小,因为消费者关注的程度比较低。,四是产品市场的饱和度。 如果某种商品在市场上已有相当的饱和度,那么这种商品的价格弹性通常就比较小; 反之则比较大。这一点对于耐用消费品特别重要。 五是观察时期的长短。 对大多数商品来说,其市场需求总是长期比短期更有弹性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其替代品替代的可能性会增加,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来说,其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当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充

15、足时,企业采取降低价格的竞争手。 另一方面,当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足时,提高价格并不会使销售量大幅度下降,反而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而降低却不能促使销售量大量增加,反而使销售收入减少。,(3) 需求的收入弹性 对许多商品、特别是那些贵重而耐用的商品来说,收入是一个重要性不亚于价格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收入水平提高,会使购买量增加 反之,收入水平降低,会使购买量降低。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某种商品量的相对变化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化的比率。记为Ey,则 Ey=(Q/Q)(Y/Y) 式中,Q 为商品需求量,Y 为消费者收入水平。,对大多数商品来讲, 收入弹性是大于0 的。这些商品称为正常品。 收入弹性

16、大于1 的商品称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小于1 但大于0 的商品为必需品。 还有少数一些产品,它们的收入弹性小于0 ,这些商品被称为低档品 随着收入提高,这些商品的消费反而在减少,消费者用更好的商品替代了它们。,(4) 交叉价格弹性 一是相互替代关系。 两种商品是“竞争”产品,能够同样满足消费者的某类需求。 二是互补关系。 所谓A 商品与B 商品之间存在着互相补充的关系,也就是说,A 与B 要放在一起消费才能使消费者得到满足。 三是互相独立。 此时A 商品的消费与B 商品的消费没有什么联系,既不相互替代,也不相互补充.,交叉价格弹性即商品A 需求变化的百分比与商品B 的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的比率,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记其为Eab ,则 Eab=(Qa/Qa)(Pb/Pb) 式中,Qa为商品A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