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考)(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3335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参考)(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教师参考)(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教师参考)(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教师参考)(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教师参考)(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参考)(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参考)(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怎样发生的? 3、为什么说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原因是什么? 4、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怎样的发展?,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波兰(1989),1、东欧剧变,(1)含义: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简况:,东德并入西德,两德统一(1990年),(4)原因 内因: a.经济:照搬苏联模式,阻碍了经济发展,导致社 会动荡;根本原因 b.政治: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和法制建设. 外因: a.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影响; b.西方的“

2、和平演变”政策,我们为何用“剧变”来形容? 东欧剧变是迅速的。 粗略地计算,波、匈风云翻卷了七个月,民主德 国的政局变化大约经历了70天,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 利亚的变化仅经历了7个星期,而罗马尼亚的“倾覆”只 发生在7天之内。,a.戈尔巴乔夫改革进入误区:1985年经济改革,无 法打开局面;1988年起,转而政治改革。,2、苏联解体,(1)原因,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积累 了大量矛盾,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外部原因,(2)苏联解体(1991年) (3)影响:两极格局瓦解 (4)教训:,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

3、的具体 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 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努 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 和文化生活水平。,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这样,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于接近”,接着又从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发展到推行西方的多党制。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了局势动荡,直至苏联解体。,其实,戈尔巴乔夫曾经面临着许多的改革选择,他本人的改革初衷并非就是瓦解前苏联,

4、但是,却被美国精心诱导走上了毁灭之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初期,也曾尝试类似中国的渐进的改革道路,如加强激励机制、企业扩权和租赁制等等,但是,随着西方精心灌输的规范化改革药方流传,人们心气浮躁地很快被误入了改革歧途。,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后来,一些国家虽然搞了一轮又一轮改革,有的未触动经济体制中根本问题,有的则根本偏离方向,均未收到预期效果。共产党内出现严重的思想混乱,大批党员退党,使党丧失了

5、战斗力。,把意识形态的渗透放在首位,他们利用新闻媒介造谣惑众,破坏社会主义声誉,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 利用经济贸易、技术援助,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 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东欧各国的内政,支持和扶植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动势力。 利用宗教势力削弱社会主义力量和煽动群众不满情绪。这些手段致使东欧国家共产党下台,政权变色。,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激化各种矛盾,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直接原因,根本原因,(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不断深化改革,解放生产力。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

6、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4)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6)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7)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苏联的解体对欧洲产生的影响,首先,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北约东扩,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其次,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其三,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

7、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最后,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 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2、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挫折是暂时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实力敌视、遏制乃至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因素使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

8、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二、和平与动荡并存,a.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上等矛盾相继爆发。 b.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 c.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1)原因:,1、和平:,美苏激烈的军备竞赛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2、动荡,a.地区冲突不断: 民族冲突: 南斯拉夫内战等 领土争夺:巴以、印巴等 宗教矛盾:民族冲突多混杂宗教冲突,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c.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2001年911事件,(2)表现:,b.美国肆意发动战争,三、多极化趋

9、势的加强,1、原因:,(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2)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3)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的霸权主义,1、新干涉主义: 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资本主义价值观为借口,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来推行美国主导全球的战略。巩固美国在全球的霸权。,2、单边主义: 小布什上台以来,凭借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推行“我怎么合适就怎么来”的政策,表现有:部署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拒绝执行国际社会为防止全球变暖而达成的京都议定书,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协议,批准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武器;绕开联合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等行径。,2003

10、年1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国情咨文讲话中指责伊拉克隐瞒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3年3月20日,美国宣布对伊作战。,3、对伊拉克的战争,2、表现:,(1)欧盟的建立及发展: a.背景:“冷战”的结束,为欧洲的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b. 过程: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c.影响: 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2)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3)俄罗斯: (4)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政治: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

11、位 军事: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经济: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3、特点:,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4、历史上德国两次统一原因的共同之处,(1)经济发达是基础,(2)民族凝聚力强,启示: (1)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2)血浓于水,要大力密切两岸经济文 化交流,消灭“距离感”,新的格局形成了吗?为什么? 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什么?,“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江泽民,世界新格局尚未出现的原因,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变化之中,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当今世界形

12、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基本特点 :“一超多强”,1、美日欧: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 2、美欧俄:冷战思维下的戒备和对抗, 但也体现了一定的合作 3、俄中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对世 界局势发展有重大影响 4、中日美: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因素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局势,各区域的关系,为什么图中几个国家(地区)能够成为主要的世界力量?,1、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核俱乐部主要成员 2、美:唯一的超级大国,综合国力无人能比 3、西欧:一体化进程扩大了西欧的力量,能与美国抗衡 4、日:世界经济大国 5、中: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综合国力强、对外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极,1、美:政治稳定,

13、经济、军事、科技力量领先世界 2、俄:经济发展较慢,受到北约的空前挤压 3、西欧:现在仍不能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 4、日:对历史的不负责任的态度使他在亚太地区没有多少人缘,其谋求政治大国的梦想还十分遥远 5、中:发展中国家,从近期看,“一超多强”的局面是现实中的国际格局:,从长远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二次大战后至上世纪80、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1.战后初期,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开始; 2.从70年代开始,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 其中,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3.80、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4、华约”解散,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小结,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巩固练习:,3.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执政党丧失政权但社会制度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C.德国结束了近半

15、个世界的分裂局面 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4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B苏联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C自身经济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 D民主法制受破坏,党和政府脱离群众,5东欧剧变的最主要教训 A社会主义道路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6.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结束 B.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C.多个国家联盟力量中心的存在 D.欧洲联盟的成立,7.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总

16、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B. C. D. ,8.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9.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于是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10.欧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家政治组织,11、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强”指世界上还有其他几个力量中心 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