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2016人才政策汇编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683133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DF 页数:69 大小:49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开发区2016人才政策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广州开发区2016人才政策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广州开发区2016人才政策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广州开发区2016人才政策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广州开发区2016人才政策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开发区2016人才政策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开发区2016人才政策汇编(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会议 广州开发区人才广州开发区人才政策汇编政策汇编 中中 共共 广广 州州 开开 发发 区区 工工 委委 组组 织织 人人 事事 局局 广州开发区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工作办公室广州开发区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工作办公室 20162016 年年 3 3 月月 前前言言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根据党 工委、管委会关于优化提升人才政策的指示精神,广州开发区组织人 事局(广州开发区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工作办公室)牵头, 会同广州开发区政策研究室等有关部门,系统梳理和评估了原有的 “2+7”人才政策体系,消化吸收了国家、省、

2、市人才政策的精华,学 习借鉴了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苏州、成都等地先进经验,修订 起草了以创新创业人才“558”发展纲要为引领的,包括创新创 业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实施办法等在内的人才政策,形成了“1+9”的 人才政策体系。 为让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各级各类人才知晓掌握我区人才政策,方 便有关领导和部门工作,值此区科技暨人才工作大会召开之际,我们 组织编印了广州开发区人才政策汇编。 由于时间紧迫,编印校对工作难免存在疏漏,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中共广州开发区工委组织人事局 广州开发区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人才工作办公室 2016 年 3 月 目目录录 广州开发区创新创业人才“558”发展纲要 (穗开

3、20162 号).(1) 广州开发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实施办法 (穗开组通201631 号)(13) 广州开发区高层次人才个人扶持办法 (穗开组通201629 号)(23) 广州开发区加快聚集创业英才实施办法 (穗开办201526 号)(29) 广州开发区高级管理人才奖励办法 (穗开组通201632 号)(34) 广州开发区创新创业骨干人才和紧缺人才薪酬补贴实施办法 (穗开办201310 号)(41) 广州开发区技能人才资助和奖励办法 (穗开管办201625 号)(45) 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鼓励创业投资基金参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办法 (穗开管办201627 号)(52) 广州开发区博士后管

4、理工作实施办法 (穗开组通201630 号).(57) 广州开发区人才引进奖励办法 (穗开办201525 号) (63) 1 广州开发区创新创业人才广州开发区创新创业人才“558”发展纲要发展纲要 穗开20162 号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精神,按照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 区、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要求,紧扣创新创业 主题,切实把人才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战略定力和精 准发力相结合,优化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提高人才质量, 系统推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领、国际金融投资人才聚集、企 业经营管理人才带动、 骨干和紧缺人才支

5、撑、 专业技术人才保障” 等五大人才工程,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服务五大 工作机制, 力争实现人才流动、 国际合作、 职称评审、 股权激励、 成果转化、 平台建设、 创业投资、 金融支撑八个方面的政策突破, 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 国际创新资源集聚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 才保障。 一、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五大人才工程一、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五大人才工程 充分发挥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聚集效应, 对 接国家和省、市人才计划,面向海内外加快聚集各类人才,力争 到 2020 年引进和培养院士、国家“”、“万人计划” 等“国家队”人才 200 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特支计

6、划”和广州市“羊城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支持计划”等“地方队” 2 人才 200 人,打造成为华南地区人才资源优势最为突出的地区。 (一(一)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领工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领工程造就千亿造就千亿 “人才板块人才板块” 新兴产业新兴产业。 以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引领, 推进现有产业提质增效、 创新型产业蓬勃发展,打造支柱产业集群中的“人才板块”,力 争到 2020 年高层次人才企业贡献产值达到 1000 亿元。 1.支持创业领军人才。大力引进善于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吸 附和转化前沿技术成果、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所创办的企业符合 广州开发区战略发展导向,具有高成长性特点、能经受市场检验 的高端领

7、军人才或团队。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强化市场主 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采取“直接资助+风险投资”、“政府 引导+财政补贴+银行贷款”、“上级项目资金+区级配套”等组 合资助方式,搭建从项目启动到成长成熟全程的政策体系。大力 推进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新增 30-50 名创业英才,壮大创业 领军人才的“后备军”。到 2020 年,引进和培育 100 名创业领 军人才,在人才创办企业中培养出高成长、高技术、高效益的瞪 羚企业 50 家、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 20 家。 2.支持创新领军人才。大力引进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 产业和生产服务业领域从事前沿科学技术研究, 具有丰富科研 经验和较强

8、自主创新能力,善于研发转化先进技术成果、创制国 际国内技术标准,在广州开发区转化科技成果的高端领军人才。 依托高校联合研究院、研发机构等高端平台,加大以产业化为导 向的成果转化支持力度,推动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引进新 3 人才、新技术,内部创新、内部孵化新项目、新产品。大力推进 创新英才项目,培养一批能够引领创新发展的精英人才,壮大创 新领军人才的“后备军”。到 2020 年,引进和培育 50 名创新领 军人才。 (二(二) 国际金融投资人才聚集工程国际金融投资人才聚集工程吸引千亿资本助推创吸引千亿资本助推创 新创业新创业。大力引进熟悉国际规则,具有敏锐投资眼光和丰富的资 本运作经验,面向

9、广州开发区企业从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 险投资等活动,且投资成功率较高的高端领军人才。采取投资奖 励、风险补偿等方式鼓励投资人才创办企业,按金融投资人才所 在投资机构在广州开发区的经济贡献,评选领军投资家,给予个 人奖励。到 2020 年,引进和培育 50 名领军投资家、1000 名金 融投资专业人才,形成良好的资本聚集效应,引导全社会投入创 新创业的资本达到 1000 亿元。 (三(三)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带动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带动工程助推千亿支柱产业提助推千亿支柱产业提 质增效质增效。大力吸引、鼓励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我区工作,充分发 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中的引领作用

10、。 按照人才激励与产业发展、业绩贡献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企业经 营管理人才带动工程, 培育一支支撑我区产业发展的企业经营管 理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不受国籍、户籍和身份限制,对 在企业内担任经营管理高级职务, 在我区产业发展与创新管理方 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级管理人才给予奖励。 (四(四) 骨干和紧缺人才支撑工程骨干和紧缺人才支撑工程培养千名骨干成为中坚培养千名骨干成为中坚 4 力量力量。依托支柱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引进和培育创新创 业骨干人才,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培育企业中坚力量。以“十三五”重点发展产业为主,制定完善 紧缺人才目录。对在区内龙头企业、高层次人

11、才创办企业、高新 技术企业、 省级以上独立法人研发机构及金融类企业工作的骨干 和紧缺人才,每人按月发放薪酬补贴,计划每年评定和资助骨干 和紧缺人才 1000 名。 (五(五) 专业技术人才保障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保障工程推动千名优秀技师示范带推动千名优秀技师示范带 动动。 着力引进和培养适合区内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的各类技能人 才。整合培训资源,大力推动建设技能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和 培育民办职业培训机构, 根据区域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组织技能人 才培训,不断满足企业和技能人才的培养晋升需求,形成技能人 才培养的良好机制。 进一步拓宽技能人才引进、 培养和晋升渠道, 对为我区引进输送和培养人才的各类人力

12、资源中介服务机构、 社 会培训机构和技工院校给予资助和奖励, 对技能人才自我晋升和 提高水平给予鼓励和支持。 开展技能人才评优活动和技能竞赛活 动,奖励先进,增强技能人才的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技 能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每年开展高技能人才晋升和评优等奖励 1000 人次以上。 二、围绕创新资源聚集,完善人才工作五大机制二、围绕创新资源聚集,完善人才工作五大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市场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和用 人单位吸引使用人才的主体作用,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 5 管理机制,打造覆盖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服务的人才 工作链条。 (一(一)创新引进机制创新引进机制,扩大人

13、才增量扩大人才增量。面向全球配置人才资 源,用好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春晖杯”中国留学人 员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活动平台,合作办好 中英科技桥、中新知识论坛、中欧企业合作峰会、“智汇广州” 等品牌活动, 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 深化与 “” 联谊会、 中欧中小企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合作机制,依托中山大学、华南 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校友会,建设一批引才工作站,构建常态化 的区域推介和人才引进渠道。发挥“汇智”海外人才库“人才挖 掘”功能,建立国内主要人才集聚地巡回宣讲和推介平台。锁定 产业发展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中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和核心团 队,制定实施重大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专项政

14、策,实行一人一策、 量身定制、特事特办,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实行“靶向 引才”,推动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无缝对接。创新人才引进 方式方法, 推动以才引才、 以资引才、 以智引才, 探索 “落户式” 、 “候鸟式”、“遥控式”、“风筝式”等新型灵活的人才引进方 式。 进一步强化市场发现、 市场认可、 市场评价的人才引进机制, 大力引进以战略科学家、能驾驭市场的企业家、科技拔尖人才、 领军投资家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 聚集一批站在 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二(二)提升培养机制提升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存量优化人才存量。坚持外引和内优相结 6 合,搭建平台育才、导师助才

15、、实战成才机制,重点加大对高层 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发挥区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重大平台承载作用,在本 土优秀人才中遴选和支持一批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带头 人。优化创业导师制度,启动“总裁培育计划”、“商业领袖训 练营” , 针对创业领军人才、 创业英才等初创企业的人才开展 “一 对一”、“多对一”、“多对多”辅导,助力科技人才成长为商 业领袖。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人才,坚持“沙场练兵”、 实战导向,组织专家会诊、人才沙龙解决人才创新创业难题。以 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 大力培养造就 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

16、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 任感的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 中的主体作用,依法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加强上岗培训和 岗位技能培训,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三(三)健全评价机制健全评价机制,提高人才质量提高人才质量。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 系,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开发人才,突出效益效果评价,建 立与基础研究人才相区别的评价体系。 加大企业人才评价选拔力 度,建立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 领军人才评审办法, 完善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市场主 体评价人才的机制,扩大高层次人才、风险投资机构、企业高管 等专家评价的权重。创新领军人才项目扶持方式,探索简易有效 的项目评价模式。完善“前评审、后考核”全链条的人才管理模 7 式,建立政策扶持与考核结果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财政资 金使用的绩效。搭建人才数据动态收集和处理机制,建立人才数 据库,通过大数据管理,实现人才数据实时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