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6中考化学 教材考点梳理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772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16中考化学 教材考点梳理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省2016中考化学 教材考点梳理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省2016中考化学 教材考点梳理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南省2016中考化学 教材考点梳理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南省2016中考化学 教材考点梳理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2016中考化学 教材考点梳理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16中考化学 教材考点梳理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试说明1. 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 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3.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考点1 碳单质的性质1.碳的单质常见的有_、_、_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_。2.常见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物质性质用途金刚石自然界最_的物质地质勘探钻头,切割玻璃石墨质软、有润滑性、能导电可作铅笔芯、电极润滑剂活性炭具有很强的_性可以用来_C60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状的碳分子很稳定制备新材料、制作新器件等【温馨提示】(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该变化为化学变化;(3)活性炭的吸附性

2、是物理性质。3.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常温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高温可燃性氧气充足:_;氧气不充足:_;说明了相同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产物可能不同还原性和氧化铜反应:_,现象:_CuO是_,C是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和CO2反应:_CO2是_,C是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考点2 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需要研究生成该气体的_,需要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采用的_,需要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得的气体。(2)气体发生装置:选择发生装置的原理:根据_和_。常用发生装置:a.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气体,如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b.固

3、体与液体反应不加热制取气体,如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或氢气。(3)气体收集方法:气体收集方法取决于所制的气体的密度和_。常见的方法:a.排水法,适用于_的气体。b.排空气法,当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即相对分子质量29,用_法;当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即相对分子质量29,用_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1)药品:_与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_)。(2)反应原理:_。考点3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1. CO2的物理性质物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二氧化碳(CO2)2. CO2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说明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

4、酸不稳定,易分解能与碱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CO2的用途:_等。固体二氧化碳叫_,它升华时_,因此可作_。考点4 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到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2.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利昂等。3.危害: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4.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_,_,_。考点5 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1. CO的物理性质物质色

5、、味、态密度溶解性一氧化碳(CO)2.CO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2CO+O2_(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_)现象:发出_色的火焰。(2)还原性:CO+CuO_(非置换反应)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毒性:煤气中毒即CO中毒,原因是CO很容易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跟氧气结合。3.CO的用途:CO用于作燃料和冶金工业。命题点1碳单质的性质(2014盐城)2013年3月,我国研制出世界上最轻、吸油力最强的固体碳海绵。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具有较强的吸附

6、性D可处理海上泄漏的石油思路点拨:“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均为单质;“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吸收海上泄漏的石油。碳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不同,如金刚石硬度大,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等;但在常温下化学性质都非常稳定,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1(2013红河)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图所示)。关于C60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它是一种单质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2(2014西山区二模)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图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

7、电子数为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填“活泼”或“不活泼”);图、对应三种碳单质:图单质的名称是_,图单质的化学式是_。3(2015佛山)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3)CuO发生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4)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_。命题点2二氧化碳的制法(2015娄底)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2)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填字母)。加试剂前,要连接好装置

8、并检查装置的_。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_色。(3)用B装置能否制取氧气?_(填“能”或“不能”)。思路点拨: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加试剂前,要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实验室中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也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发生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用B装置,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用A

9、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难溶解的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用向下排空气法。4(2014重庆)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_。(2)若用上述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_(用接口字母顺序从左至右连接)。命题点3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2015临沂)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下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10、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思路点拨:倾倒二氧化碳实验中,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6(2013咸宁)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供给呼吸 B作化工产品的原料C用于灭火 D作气体肥料7在温室大棚中种植蔬菜时,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主要目的是()A使害虫窒息死亡 B避免发生火灾C促进光合作用 D产生温室效应8(2013昆明)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1)实验中溶液变_色。(2)实验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_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_。命题点4温室效应(2015红塔区一

11、模)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AO2 BN2 CSO2 DCO2思路点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引起气候变暖。 9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CO2 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B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D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10(2015红塔区一模)“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源、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D随手关灯,节约用电11(2013普洱)低碳生活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_。命题点5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2013德宏)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B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能作燃料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思路点拨: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不能通过放一壶水来防止煤气中毒。12(2013普洱)关于CO和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