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3《隆中对》重点语段训练(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712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隆中对》重点语段训练(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隆中对》重点语段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23《隆中对》重点语段训练(新版)新人教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隆中对重点语段训练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2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 3为什么要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4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

3、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5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6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7除了“隆中对”,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24个。 参考答案:1“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求贤若渴。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2不行。因为先分析形势,是针对刘备谈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3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4从政权、地位、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5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给了刘备。6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7七擒孟获、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