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建筑场地分析-3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682658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讲-建筑场地分析-3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4讲-建筑场地分析-3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4讲-建筑场地分析-3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讲-建筑场地分析-3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4讲-建筑场地分析-3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讲-建筑场地分析-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讲-建筑场地分析-3(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例题分析,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城市规划的要求: 拟建建筑的后退用地红线的要求,沿城市干道30m,沿其它道路9m。 回忆知识点: 建筑控制范围线 规划“七色线”,例题分析,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城市规划的要求: 不得临近城市干道,可直接对外设置出入口,考虑主导风向的影响。拟建建筑物要求南北向布置。 传染病房楼与地下水源的距离要60m。,例题分析,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城市规划的要求: 传染病房楼与其它建筑的距离应30m。 地下水源的卫生隔离距离应30m。

2、,例题分析,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注意建筑拐角处距离的判定,例题分析,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城市规划的要求: 当地日照间距系数1.5。 回忆知识点: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例题分析,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防火间距的要求: 拟建住院楼的高度为26m属于高层建筑,且耐火等级为一级。 门诊楼的高度为20m属于多层建筑,且耐火等级为二级。 二者间距应该为9m。 回忆知识点: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例题分析,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注意建筑拐角处距离的判定,例题分析,建 筑

3、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例题的实际运用,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例题的实际运用,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例题的实际运用,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例题的实际运用,之 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三、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基地条件是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之所以说它是设计的基础是因为基地是一切设计成果的载体,场地设计的所有处理只有落实到基地之上才能真正实现。而且基地的条件,诸如地形、地质状况、周围的建筑环境等等都是客观存在,是不会按设计者的意志而转移的。

4、同规划要求、规范以及设计任务相比较,基地条件对场地设计的制约表现出更多的被动性和潜在性,它们并不是以明确条款的形式要求设计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但这种被动和潜在的特性并不意味着基地条件不重要,而是说明了对基地条件的认识需要设计者更主动、更积极地去思考,通过更多的分析和挖掘去发现基地的潜在倾向,找到它们对设计的制约所在。,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客观基础),三、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基地条件分为: 1、基地的建筑条件 2、基地的自然条件 推荐书目: 爱德华.T.怀特 建筑语汇,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客观基础),1、基地的建筑条件,建 筑 场 地 设

5、 计 site planning,基地的建筑条件是相对于自然条件而言的,简单来看,基地内部以及它周围所有非自然形成的条件都属于基地建筑条件。 根据内外分类,场地分析要考虑的建筑条件分为如下几类: 1、基地内部 2、基地外部,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1.1 基地内部,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基地内原有的建筑较少,或者状况较差,时间久且没有历史价值,或者是原有建筑与新项目的要求差距较大。在这类情况下,场地中原有建筑再新的项目中很难被重新利用起来,这是设计一般采取全部清除,重新建设的办法。这是一种较简单的情况。 基地内存留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规模,状况较好,而且与新

6、项目的要求接近,这时则应酌情对待,不应求简便就轻易采取全部拆除重建的办法,而应该采用利用、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办法比较好。 基地内原有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需要保护,那么在设计中更应尽量加以保留利用,而且在设计汇总应给它们以相应的地位,使其有机会展现其价值。,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1.2 基地外部,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基地外围的道路交通条件,如:基地周围的城市道路等级和走向 情况,人流、车流的流量和流向等都是影响场地分区、场地出入 口设置、建筑物主要朝向、建筑物主要出入口位置的重要因素。 基地所邻近的其他场地的建设状况。场地能否与城市形成良好的 协调

7、关系,关键要看的就是它与周围邻近城市环境的协调状况。 基地所处的城市环境整体的结构和形态。相对于基地周围的邻近 场地形态,城市结构关系是指更大范围的城市形态。一个有序的 城市,其结构关系是会比较明确的,对于场地设计来说,个体的 场地应顺应城市的整体形态,应能够容纳于城市的结构关系之中 而不是游离于之外。,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2、基地的自然条件,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基地及其周围的自然状况,除了人为因素的环境都可以称为基地的自然条件。 根据大的分类,场地分析要考虑的自然条件分为如下几类: 1、地形与地貌 2、气候与小气候 3、地质与水文 4、基地周围自

8、然背景 5、基地的文脉,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2.1 地形与地貌,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地形是基地的形态基础,基地总体的坡度情况,地势走向变化的情况,各处地势起伏的大小是基地有“形”的、可见的主要因素,是基地形态的基本特征。 地貌是指基地的表面情况,它是由基地的表面构成元素及各元素的形态和所占比例决定的,一般包括土壤、岩石、植被、水面等方面的情况。,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投影方式、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面上地形(平原、丘陵等)和地物(房屋、道路等)通过测量绘制而成的。 地形

9、图比例尺的是图上一段长度与地面上相应一段实际长度的比值。识别地势走向和类别;识别地形图上的地物分布(建构筑物、河流、道路等);识别地形图上的地貌与植被分布(山脉、沟谷、地势起伏变化、树木草地等) 场地设计常用1:500或1:1000的比例尺。 建筑单体设计常用比例1:100 控制性规划或以上规划常用比例1:1000;1:5000;1:10000 地形图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地形图的识别,地势,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要能判断地形的起伏,即“地势”。,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地形,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等高

10、线的疏密反映地面坡度,等高线间距小地面陡,等高线间距大地面缓 山脊线处的一组等高线凸向高程低的方向,山谷线处等高线凹向高程低的方向(分水、汇水),等高线,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地面上高程相等地各相邻 点在地形图上按比例连接 而成的闭合曲线,用以表 达地貌的形状。 注意区分: 绝对高程 相对高程,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

11、地貌,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徽商山庄,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徽商山庄,2.2 气候与小气候,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对气候条件的认识: 1、是了解基地所处地区的气象背景:寒冷或炎热程度、干湿状况、日照条件、当地的日照标准; 2、是了解一些比较具体的气象资料:常年主导风向,

12、冬、夏季主 导风向、风力情况,降水量的大小、季节分布,夏季、冬季的雨雪情况。,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风向,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风吹来的方向。 某一时期(一月、一年、数年)内,某 一方向来风的次数占同期观测风象发生 总次数的百分比,称为该方位的风向频 率。将各个方位的风向频率按比例绘制 在方向坐标图上,形成的封闭折线就是 风向频率玫瑰图。 线段最长方向的频率最大,称为主导风 向,或称盛行风向。 风玫瑰图常用8,16,32方向。 为表达不同季节或时间的风向分布情况, 分别绘制冬季(122月,细实线表示) 或夏季(68月,虚线表示)的风向玫 瑰图。,第二章

13、: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集中(寒冷地区),分散(炎热地区),间距大(纬度高地区),间距小(纬度低的地区),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南北,西晒,迎风,背风,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向阳,遮阴,通风,挡风,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印度经济管理学院路易.康,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

14、(直接依据),印度经济管理学院路易.康,2.3 地质和水文,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基地的地质、水文条件关系着场地中建筑物位置的选择,也关系到 地下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布置方式以及地面排水的组织方式。 场地设计需要掌握的基地地质情况包括: 1、土壤和岩石的种类及组合方式:地基条件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2、土层冻结深度:会影响建筑物基础和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3、基地所处地区的地震情况以及地上、地下的一些不良地质现象。 基地的水文情况包括:河、湖、海、水库等各种地表水体的情况和 地下水位情况。,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2.4 基地周围的自然背

15、景,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利用景观的主要方法:分析景观条件后,常用对景、借景手法将建 筑与景观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借景:借用环境中景观因素作为建筑景观的一部分。 对景:通过特别设计的一系列空间限定,使环境景观中的特定因素 成为建筑视野中的对应物。 规避不利的景观:在基地分析时应该标定杂乱的景物,以利取舍, 尤其在城市中必须考虑基地与周围建筑的关系: 周围建筑对基地造成的不利影响 彼此间对日照、主导风向的遮挡、视线之间的干扰。,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2.5 基地的文脉(事实上,我们对建筑的需要并不仅仅是结构良好,而且他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建 筑

16、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文脉,文化的脉络,依据我的理解就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人+自然+人的自然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场所感。 “每一个人都会与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某一部分联系密切,对城市的印象必然沉浸在记忆中,意味深长。”这是我在城市意象中看到的一段话。 我觉得设计都是有相通性的,关于城市,在我们每一个的意识中,都会有所不同。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城市的特点也会成为被记忆的要素,每个人在城市中的地位,场所,年龄,各不相同,所造成的对于城市的判断也就不同。而具有普适性的观点就是“文脉”。,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2.5 基地的文脉(事实上,我们对建筑的需要并不仅仅是结构良好,而且他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anning,第二章:建筑场地分析(直接依据),场地分析(设计任务书、规范及规划要求、基地条件),第一章:建筑场地设计概述,结语,建 筑 场 地 设 计 site p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