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2015届九年级物理12月份月考试题 沪科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642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2015届九年级物理12月份月考试题 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2015届九年级物理12月份月考试题 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2015届九年级物理12月份月考试题 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2015届九年级物理12月份月考试题 沪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2015届九年级物理12月份月考试题 沪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2015届九年级物理12月份月考试题 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2015届九年级物理12月份月考试题 沪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2015届九年级物理12月份月考试题(满分90分)一、选择题(共16分)1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 密度 D 电阻2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 液体密度计 B锅炉液位计 C吸尘器 D滑动变阻器3一只普通家用白炽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约为 ( )A2101安 B2102安 C210-1安 D 210-2安4用手将一木块浸没在水中0.1米深处,松手后,木块在露出水面以前的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压强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 浮力不变,压强变小C 浮力变大,压强不变 D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5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

2、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2)用水流比作电流(3)用总电阻替代两个串联的电阻 (4)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A(1)与(3) B(2)与(4) C(2)与(3) D(1)与(4)6在图1(a)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如图1(b)所示,则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 (b)(V1) (V2)图1V1L2L1SV2A 0.9伏,4.5伏 B 0.9伏,3.6伏C 4.5伏,4.5伏 D 4.5伏,0.9伏7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已知除电阻R2断路外,其它元件均完好且连接正确。闭合电键S,则 ()A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 B电流表和电压

3、表均无示数C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D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R1R2图3 AVSBA图2 8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若在容器A中浸没金属球甲,在容器B中浸没金属球乙后,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乙两金属球相比,则可以确定( )A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B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D 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二、填空题(共26分)9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_伏。家庭电路中电灯与冰箱之间是 _ 的(选填“串联”或“并联”),电压表_(选填“能”或“不能

4、”)直接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两端。10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图4(a)中,针筒吸取药液利用的是_的知识;针尖做得尖锐是为了能产生很大的_。如图4(b)所示,拦河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形状的依据是_。(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规律)(a) (b)图411著名的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_可以用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12将实心铁球的一半浸入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0.8牛,铁球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牛;将它全部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牛,当它在水中下沉时,受到浮力的大小_(选填 “变小”、“不变”或“变大”)。13长度相等的铜导线甲

5、和乙,甲的横截面积大于乙的横截面积,则甲导线的电阻_乙导线的电阻。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甲导线的电流_通过乙导线的电流;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甲导线两端的电压_乙导线两端的电压。(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4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_安,此时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其电阻为_欧。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3安时,它的电阻为_欧。图5 15在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_,电流表A与A1示数差值将_。(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6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

6、验中,小李同学利用若干节新干电池作为电源,在电路中接入不同的导体A、B进行实验,其探究过程如图6所示。请你仔细观察和比较图中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和电流表的偏转情况,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图6(a) (b) (c)AB导体A导体AAA导体比较图6中的(a)和(b)两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导体两端电压越大, 。比较图6中的(b)和(c)两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三 作图题(共8分)17 如图7所示,重为20牛的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18 在图8所示电路的中填入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19. 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

7、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当电键K闭合时,两灯都发光,且电流表的示数不变。A图7图9四、计算题(共24分)20体积为510-4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图10SR1APR2V21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5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W 2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压表示数为6伏。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求通过R1的电流I1。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的值是 伏。22实心均匀长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长、宽、高如图11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9.6千克。 求物体A

8、的质量mA。 求长方体A对地面的压强pA。 小华设想在长方体A、B的右侧沿竖直方向按相同厚度L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的上表面后使二者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请通过计算分析小华的设想是否有可能实现,若有可能,求出L的值;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图11 五、实验题(共18分)23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固体的 和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_再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选填“仍能”或“不能”),被测物体应该放在天平的_盘(选填“左”或“右”)。序号电流表的位置电流(安)1A0.22B0.23C0.2图12R1R2SABC 24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如图12连接电路时,

9、电键应该是_的,电流表必须_(选填“串联”或“并联”)连接在电路中。上表为小王同学记录的电流表在电路中的A、B、C三个不同位置时的实验数据,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25根据“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13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S前,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能使它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图14SR 0.6 3A图13 3 15V(2)实验中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_。(3)在某次测量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14所示,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 安,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伏,电阻的阻值为_

10、欧。26在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小张和小李首先将数字式压强传感器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处,利用它测出液体内部的压强,表一、表二为他们的实验记录表。(已知:甲=1.0103千克/米3;乙=0.8103千克/米3)表一 液体甲 表二 液体乙 表三 液体丙实验序号深度(米)压 强(帕)10.198020.4392030.7686040.8784051.211760实验序号深度(米)压 强(帕)60.2156870.5392080.9705691.07840101.511760实验序号深度(米)压 强(帕)1112131415(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或6、7、8、9、10中的压强与深度的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同种液体,_ 。(2)两位同学想继续比较深度相同时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是否也有影响时,发现他们现有的表一、表二中的数据无法比较。于是他们准备利用液体丙作为研究对象继续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三中。请将实验序号11、12、13、14、15中的深度一列数据填入,以确保实验中测量相应的压强后能进行“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比较。(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