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练习1 冀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611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练习1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练习1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练习1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练习1 冀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依矩成方()失之东隅()参差()()遗憾()贮存()葛藤()摇缀()烟渚()反刍()搪塞()融会贯通()胃囊()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循规为圆,依矩成方。循:落霞与孤鹜齐飞。齐:年轻时长于记忆。长:稍长时长于理解。长:3结合课文原句,解释下列词语。滚瓜烂熟:贮存:融会贯通:反刍:搪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即席挥就:压倒: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

2、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主席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予。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飞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i,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荚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4概括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5选文中列举的事例,具体说明了什么问题?6选文中秦观、王勃的作品,依靠什么超过了隋炀帝和庾信的作品?7这一段文字,告诉了我们一种怎样的学习方法?8在你的积累中还有哪些借鉴前人的诗句推陈出新的例子?写出一个。参考答案1略。2略。3略。4加强记忆,绝不是限制创造。5文学的继承性。6在继承的基础又有创新。7多被送优美的诗文。8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