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 除旧布新 改革创新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605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 除旧布新 改革创新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 除旧布新 改革创新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 除旧布新 改革创新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 除旧布新 改革创新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 除旧布新 改革创新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 除旧布新 改革创新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 除旧布新 改革创新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除旧布新 改革创新 中外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改革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除旧布新 改革创新根本变化成功局部调整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戊戌变法运动洋务运动东欧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改革代表内容认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背景国内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俄国抓住了历史发展的机遇,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历史证明当权者的抉择对社会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国际克里米亚战争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原因)领导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

2、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性质和意义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日本明治维新背景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幕府成为众矢之的;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改革使日本发生巨大变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就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国家、民族发展的道路改革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意义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3、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1)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也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3)改革者的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意志(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完善、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代表 内容认识苏俄新经济政策 背景一战和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挫

4、伤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国情是政策制定的首要依据时间、领导人1921年;列宁内容农业实行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工业大型企业由国家管理,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商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实行商品自由买卖,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新”的表现(特征)任务新: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举措新: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手段灵活多样;影响新:极大地调动了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发展意义苏维埃俄国的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到1927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罗斯福新政背景192919

5、33年爆发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时间、领导人1933年;罗斯福 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内容中心措施:国家加强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整顿银行调整农业兴建公共工程意义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

6、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中国改革开放背景国内“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和国家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改革是强国之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改革要注意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国际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时间、领导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内容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六个经济特区深圳(广东省)、珠海(广东省)、汕头(广东省)、厦门(福建省)、海南省、喀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7、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开放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作用(1)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2)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3)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启示20世纪世界三大成功改革的历史启示:(1)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2)改革要符合国情,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3)要善于吸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借鉴不同社会制度的优势和长处,取长补短,自我完善(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将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失败告终的改革 代表内容 认识洋务运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受

8、太平天国运动的持续冲击,外遭列强连番打击贵族地主为了维护满清封建统治而发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改良,他们只是从“器物”的层面上进行改革而不触动落后的政治制度,因此是不能取得成功的目的开明政府官员主张利用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口号“自强”“求富”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筹建新式海军 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戊戌变法背景国内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世纪

9、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国际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目的在保护清政府的前提下,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主要活动序幕公车上书发展创办报刊、组织团体高潮百日维新内容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育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训练新式军队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地位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赫鲁晓夫改革

10、背景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凸显改革需关注国内形势的变化,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政治改革不能偏离社会主义道路,经济改革既要保证国家的持续发展,又要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措施经济领域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业企业的自主权;大面积开垦荒地,大力推广种植玉米政治领域批判个人崇拜和斯大林的某些理论观点,平反冤假错案;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暗面的文学作品公开发表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苏联经济进一步恶化,经济面临发展停滞的局面,综合国力不断下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方针加速社会与经济发展内容先经济改革失败,后政治改革失败结果导致苏联解体东欧改革

11、背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不能照抄照搬别国体制代表匈牙利改革结果东欧改革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引起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东欧剧变启示改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改革不当也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国家的分裂。据此应该认识到:第一,坚持“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改革一定要适合国情”的观点;第二,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我们要吸取其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忍不拔地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总结感悟1.每一个国

12、家、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2.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1)以史实或史料为切入点,考查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了解改革的背景,理解改革的内容,认识改革的性质,探究重大改革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通过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改革的比较,了解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改革的前提、改革的目的、改革的实质,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多以探究题形式出现。(3)以“转折点”为切入口,考查对“改革是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的理解,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多以材料题形式出现。(4)从评价或启示、认识的角度,考查对历史上某

13、一重大改革的评价,考查改革给我们的启示、认识;从原因的角度,考查改革得失成败的原因,了解成功的改革、失败的改革具有的一些共同点,多以材料题或探究题形式出现。(1)掌握史实,夯实基础:了解和熟悉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以扎实打好这方面的基础。(2)比较分析,提高能力: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结果、成败原因、影响等方面全面归纳著名的改革。在此基础上找出其共性和不同。(3)学科渗透,拓展思维:多角度分析改革的必然性、多样性、复杂性、曲折性、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4)关注时政,瞄准目标:理解近代改革、国外改革与当今我国的改革的不同,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并深化农业

14、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一、选择题1(2015随州)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至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国民革命运动3“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讲这段话的历史场景是在()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