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601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黄浦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市黄浦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市黄浦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市黄浦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市黄浦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黄浦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黄浦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黄浦区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化学部分分含三个大题。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Ca-406、 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27、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等于( )A. 1:5B. 1:2C. 1:4D.5:12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硅B. 铁C. 氧D. 铝29、 含有两种原子团的化合物是( )

2、A. ZnSO4B.Fe(OH)3C.NH4NO3D.CaCO330、 在日常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煤气燃烧B. 玻璃切割C. 湿衣晾干D.废纸粉碎31、 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石灰乳B. 大理石C. 消毒酒精D. 胆矾32、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A. 氧气:氧化性B. 氯化钠:可溶性C.稀有气体:稳定性D. 碳酸:酸性33、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 焦炭和木炭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 金刚石和石墨D. 氧气和液氧34、 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中氧气的再生剂,关于过氧化钠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两个钠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3、B. 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C. 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元素组成D. 由钠、氧两种元素组成35、 人体胃液的PH大约为0.91.5,胃液的酸碱性是( )A. 酸性B. 碱性C. 中性D. 无法判断36、 有关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 相同原子能构成不同种类的分子C. 分子质量一定比原子质量大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37、钨酸钙(CaWO4)是白钨矿的主要成分,其中钨元素的化合价是( )A-6 B. +4 C. +6 D. +738、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中,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H2和CO B. CO和O2 C. CO2和CH4

4、D. CO2和O239、对以下三个化学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C+O2CO2 4P+5O22P2O5 CH4+O2CO2+H2OA. 都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温度都需达到着火点C. 生成物均是气体 D. 反应时均产生蓝色火焰40、各种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 B.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 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41、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用语之一,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aCO3CaO+CO2B. 2NaOH+CuSO4Na2SO4+Cu(OH)2C. 4Fe+3O22Fe3O

5、4D. 2KClO32KCl+3O242、探究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相同条件的是( )A. 温度 B. 水的质量 C. 搅拌速度 D. 固体的颗粒大小43、通过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分离溶液中NaCl和CaCl2两中溶质B. 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C. 鉴定溶液中溶质是否含有碳酸根D. 用水吸收CO44、右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个装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M中盛放硫酸,N中隔板上放大理石,可以制二氧化碳B.关闭弹簧夹,在M中不断加水,水面不断下降,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C.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D.N中储满气体后,通过M将水注入N,一

6、定可以排出N中的气体4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时通入CO后再点燃A处酒精灯,可以防止爆炸B. 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 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以生成0.1mol铜D.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A处酒精灯46、20oC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oC,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A. 小于3克 B. 等于3克 C. 大于3克 D. 大于等于3克七、填空题(共20分)47、分类、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木炭、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五种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一定的依据对他们进行分类、归纳

7、。分类依据物质的化学式物质的组成:含碳化合物 物质的分类: CO、CO2 C、CO、CH448、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氦气、水、干冰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某种催化剂可以把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的无毒成分(下图是该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的是 (填元素符号)。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与 (填“质量”或“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 。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疾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4O5)的贡献,获

8、得2015年度诺贝尔奖。该两种物质都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每摩尔分子都约含有 个氧原子。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比 。49、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某净水过程: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净水,向水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 性除去水中的杂质;工业上制取消毒剂X的化学方程式: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 。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此实验过程中电极上出现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时,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

9、线如图3。图3中,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M”或“N”)。P点表示的意义是 。50时,80克乙物质中加入120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50时,甲乙两种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的溶剂m甲 m乙(填“;=”)在图1到图2的变化过程中,如不借助图3的信息,只能得出的结论是 。A图2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该实验能证明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D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无晶体析出八、简答题(共20分)50、向盛有10g大理石的锥形瓶中逐渐滴加40g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与滴入盐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40g

10、盐酸溶液中所含HCl物质的量是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测得该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5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C中的注射器其作用与装置B中长颈漏斗不同之处是 。装置D可用于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导气管口进入。用E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用10mL量筒量取6mL水,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于甲图中 处(填“a”或“b”)刻度线保持水平。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掉不下来(如乙图),其原

11、因是 。52、Y型管是实验改进中经常使用的仪器,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固定仪器省略)来探究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在不打开装置的情况下,将Y型管a向右倾斜,使稀硫酸流入装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再恢复至图示装置的角度,即可产生二氧化碳。(提示: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反应速度过快,导致泡沫堵塞导管)。观察Y型管B的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干燥的紫色是蕊试纸用于证明 。在Y型管B中,只要用二张湿润紫色石蕊试纸,即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则湿润紫色石蕊试纸放置方法是 。预测Y型管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证明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操作方法是 。有同学认为在A、B装置处添加E装置可以使实验更严密,E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该药品不能用生石灰替代,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主要原因是 。黄浦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空号答案分值说明27(1)C 1分28(2)C1分29(3)C1分30(4)A1分31(5)D1分32(6)B1分33(7)C1分34(8)D1分35(9)A1分36(10)B1分37(11)C1分38(12)B1分39(13)B1分40(14)C1分41(15)B1分42(16)A1分43(17)B1分44(18)C1分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