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三 九年级 科技创新 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586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三 九年级 科技创新 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三 九年级 科技创新 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三 九年级 科技创新 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三 九年级 科技创新 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三 九年级 科技创新 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三 九年级 科技创新 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三 九年级 科技创新 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创新 持续发展中外近现代科技成就及可持续发展材料一:以“智能网络安全护航”为主题的2015年中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以“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思考与启示”为题作大会报告。他认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应加快建设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捍卫我国网络安全国家主权。材料二:据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中国史诗般的载人航天事业可能迎来一个“静默期”。其实,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一轮冲刺前的最后准备随着2016年“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发射,中国人将完成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所有这些努力都是

2、为了最终的第三步2022年前后将建成的在轨运营10年以上的中国空间站。材料三:2015年7月22日,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分部称,中国2015年上半年两大空气污染物PM2.5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水平有所减轻。绿色和平称,中国2015年上半年PM2.5的平均水平同比下降了16%,二氧化硫水平也下降了18%。“煤炭消费减少是近期(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绿色和平组织气候与环境活动家董连赛在声明中表示。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近代科技成就19051909年,詹天佑作为总工程师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20世纪20年代,化学家侯德榜研究出制碱奥秘,撰写制碱一书,打破了外国对碱业的垄断建

3、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弹一星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1966年,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还多次发射实用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杨利伟成为飞天第一人;2005年,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实现

4、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大幅度提高了水稻产量863计划1986年,在邓小平和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我国制定了863计划纲要,形成了中国的高科技计划863计划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和海外一些中国优秀科学家的回国工作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进一步结合,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三次科技革命比较内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5、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政治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科技理论获得重大突破;各国的发展对科技的迫切要求社会条件资本雄厚、充足自由劳动力、充足原料、广阔的海外市场、熟练的技术政局相对稳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科学理论突破性进展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科学技术深层次发展主要标志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心国家英国美国、德国美国进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方式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主要交通工具及主要发明珍妮纺纱机、蒸汽机、汽船、火车发电机、电动机、电灯、内燃机、汽车

6、、飞机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特点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一些后起的国家里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

7、的比重不断上升影响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大大促进了企业和部门之间的联合和合作,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对世界的瓜分狂潮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革命性变化,并酿造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对中国的影响政

8、治上,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掠夺原材料和打开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使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市场。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如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转为学习政治制度,如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教育水平低,在国际

9、竞争中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的对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顺应科技革命的潮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本身无害,关键是如何应用科技革命的消极影响战争问题:新式武器的研制与使用,如原子弹资源环境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短缺,环境污染等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经济全球化及可持续发

10、展项目概况出现的原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高新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的推动等原因具体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全球性组织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与对策面临的共同问题:人口控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战乱饥荒、毒品泛滥、重大疫病、邪教和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对策:各国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对其他问题国际社会也要加强合作全球化

11、的影响有利的一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销售、投资和管理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有弊的一面: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跨国公司把环境污染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加大等发展中国家的对策一方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外国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趋利避害本专题是中考命题的重点部分。命题重点主要集中在三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重大影响。考查形式多样,多以图片、文字题形式呈现。从专题复习角度看,本专题

12、内容可同中国近现代历史联系在一起,考查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可联系现实生活考查与三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以及三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具体命题角度如下:(1)从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角度进行命题,以图片切入,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成果、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2)从科技革命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的角度切入,考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3)从科技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或前提条件的角度命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4)从科技革命的双刃剑的角度命题,考查科技在改造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等。(5)从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的角度命题,考查历史上

13、中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的原因,目前中国紧跟世界高科技发展进程的原因和目的。要注意采取归纳和对比的方式,掌握中国和世界近现代的科技成就,认识每一项科技成就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明确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认识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和表现,要深刻理解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其特点,知道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革命在改变人类和世界面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等。一、选择题1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我们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我们搞“两弹一星”,就是为了出一出“百年屈辱”这口恶气,争得一个发展中大国应有的地位,争得一个历

14、史悠久的民族应有的尊严。上述材料说明了()A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背景 B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目的C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 D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意义2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迅速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863计划纲要。材料反映了()邓小平的果断决策 科学家的时代责任感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A B C D3(2015长沙)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材料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 B殖民地人民的抗争C工业革命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19世纪末,穿袜子、吃巧克力、喝茶成为欧美国家大众化的生活方式;20世纪上半期,生活在都市的中国人开始使用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传递信息。这些现象根源于()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C世界大战的推动 D整体世界的形成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了多项技术的突破,这几项技术突破的意义如此深远,以至于值得将它们归类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这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指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