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一章 人的由来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584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一章 人的由来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一章 人的由来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一章 人的由来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一章 人的由来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一章 人的由来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一章 人的由来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一章 人的由来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分钟课时检测练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有复杂的语言直立行走大脑具有语言中枢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类的特征。会使用工具并不是人类特有的特征,因为类人猿(如黑猩猩)也会使用工具,因此错误。直立行走是区分人、猿的一个重要标准;人的大脑发达,具有复杂的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特征。2.古人类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是由于()A.火的使用B.语言的使用C.工具的使用D.直立行走【解析】选B。本题考查语言的产生和运用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的作用。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许多个

2、体生活在一起,共同狩猎和种植植物,逐渐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使用,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更有利于他们的生存。3.(2015天津模拟)下列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B.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的区别D.环境决定了进化的方向【解析】选C。本题考查从森林古猿到人类的进化历程。环境的变化,森林的大量消失,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从而进化为今天的人类,在下地之前都是森林古猿,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另一部分没有下地的森林古猿进化为今天的现代类人猿。由此可见,环境决定

3、了生物进化的方向。4.人在进化过程中,身体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与人的直立行走有直接关系的变化是()A.牙齿变小,分工更细B.下肢粗壮,脚板变宽C.身材高大,体质好D.体毛减少,胎生、哺乳【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类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森林古猿在进化过程中,由树栖生活,到达地面上,逐渐向直立行走方向进化发展,其下肢骨变得粗壮,适应支撑体重,脚板变宽,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站立更稳定,有利于直立行走。5.下列各项中,不是促使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行为的是()A.产生面部表情B.使用并制造简单工具C.用语言进行交流D.在陆地上生活,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类的起

4、源过程。人类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的进化发展而来的。在从森林古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从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直立行走,手足分工,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语言的产生和运用都起了很大作用;产生面部表情不是促使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行为,现代类人猿也能产生面部表情。【拓展延伸】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1)早期猿人:脑容量约为500 mL,可以直立行走,两腿直立时稳定性较差。能够使用树枝、石块获取食物、防御敌害。南方古猿(如露西)属于早期猿人。(2)晚期猿人(直立人):脑容量约为1 100 mL,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能够用火。元谋人、北京猿人和爪哇人属于晚期猿人。(3)早期智人:脑容量约1 35

5、0 mL,体质上保留一些原始特征(嘴部前突等)。能生产工具,猎取大型猛兽。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马坝人、尼安德特人属于早期智人。(4)晚期智人:脑容量基本与现代人相同,体态与现代人相似。能够制造复杂的工具、艺术品和装饰品,能缝制衣服,进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山顶洞人、克罗马农人属于晚期智人。6.(2015潍坊学业考)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是由类人猿逐步进化而来的B.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直向着有利于直立行走的方向变异C.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逐渐增多D.能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标志【解析】选C。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所以A错误;变异是普

6、遍存在的,是不定向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的适应环境的变异保留下来,不适应环境的变异被淘汰,所以B错误;是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所以D错误。7.(2013东营学业考)女性的卵巢和输卵管通常被称作子宫的附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附属器官,摘除后不影响第二性征B.卵巢是女性的性腺,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C.月经在子宫内周期性形成,与卵巢的功能无关D.卵巢作为子宫的附件,表明子宫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人体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的区分、解释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女性主要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及相应的生理现象。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性器官,分泌的雌

7、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因此A、D项错误。卵巢是女性的性腺,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因此B项正确。月经的形成与卵巢和子宫内膜周期性的变化有关,因此C项错误。8.(2015威海模拟)胎儿在母体内就已经工作的系统是()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循环系统D.生殖系统【解析】选C。本题考查胎儿与母体的物质交换。胎儿生活在母体子宫内的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因为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所以,胎儿在母体内就开始工作的系统是循环系统。由于胎儿需要的

8、营养物质和氧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所以胎儿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没有开始工作。生殖系统进入青春期后,才逐渐发育成熟。9.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B.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C.怀孕是指受精卵植入的内膜的过程D.胚胎发育的场所是【解析】选C。本题考查女性生殖系统的知识。图中是卵巢,是输卵管,是子宫。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进入子宫的是多细胞胚胎,怀孕是指胚胎植入子宫内膜,而非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互动探究】(1)图中如果发生堵塞会造成什么结果?提示:输卵管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堵塞会造成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结合,不能形成受精卵,无法怀孕。

9、(2)某育龄妇女因某种原因切除了,那么此人还有生殖能力吗?为什么?提示:有。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切除就失去了孕育胎儿的能力,但是卵巢还可以产生生殖细胞,具有生殖能力。10.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输卵管里B.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C.子宫是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D.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解析】选C。本题考查人体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女性的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当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相遇时完成受精作用;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但不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才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血液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排出

10、代谢废物。11.下列男女性器官中,具有分泌性激素作用的是()A.输卵管和输精管B.卵巢和睾丸C.子宫和精囊腺D.精囊腺和前列腺【解析】选B。本题考查男女主要性器官的功能。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易错警示】三个易误点(1)输卵管和输精管是运输的管道,输卵管是精卵结合的场所。(2)附睾是贮存和输送精子的场所,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场所。(3)前列腺和精囊腺只具有分泌黏液的作用。12.(2013怀化学业考)人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的起点是()A.受精卵B.胎儿C.婴儿D.精子【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的生殖和发育。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

11、受精卵,受精卵经过分裂形成胚胎,到第8周左右具备人的形态叫胎儿,发育成熟后经母体阴道产出体外成为婴儿。由此可见,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婴儿是人体出生后发育的开始。13.(2015福州学业考)如图中表示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A.B.C.D.【解析】选D。本题考查胎儿与母体间的物质交换。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图中各序号的名称是子宫,输卵管,卵巢,胎盘。14.进入青春期,性器官发育加快,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性激素D.胸腺激素【解析】选C。本题考查性激素的作用。进入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多,性激素能够促进

12、性器官发育并维持第二性征。15.进入青春期后,有的同学愿意与异性接近,甚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种现象属于()A.正常的性意识萌动B.不正常的非分想法C.特别丢人的现象D.不务正业,误入歧途【解析】选A。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激素的分泌、性器官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与异性接近,甚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或不务正业。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5分)16.(16分)下图是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人的骨骼是,黑猩猩的骨骼是,人的骨更发达,有利于直立行走。(2)图中人的手是,人的手比黑猩猩的

13、“手”更,人的手和黑猩猩的“手”都有,形状相似。(3)黑猩猩的头骨是,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大,黑猩猩的颌骨。(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它们也能使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人的一些行为,这说明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和黑猩猩形态结构上的区别。(1)对比A与B骨骼可见,B能直立,说明B图是人的骨骼,人骨骼的特点是下肢骨粗壮发达,能够支撑体重,适于直立行走。(2)B图中的手是人的手,其特点是拇指与四指相对,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灵巧,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有节,形状相似。(3)A图中的头骨是黑猩猩的头骨,其特点是脑容量小,颌骨

14、突出;B图中的头骨是人的头骨,脑容量大,颌骨不突出。(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使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人的一些行为,这说明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答案:(1)BA下肢(2)B灵巧节(3)A脑容量突出(4)形态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17.(20分)如图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1)A是,它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B是,C的染色体数目是。(3)亲代的遗传物质是通过传给子代的。(4)D表示过程。胎儿通过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抓好三个关键点:(1)解读图示:生殖细胞的产生,胚胎发育的过程。(2)链接所学:精子和卵细胞由人的主要生殖器官睾丸和卵巢产生,胚胎在子宫内发育成胎儿。(3)释图作答: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睾丸产生精子,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卵巢产生卵细胞,二者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在子宫内发育形成胎儿。【解析】本题考查人的生殖及胚胎发育过程。(1)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