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出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584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出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出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出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出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出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出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 第四单元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出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分钟课时检测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排泄废物的是()呼出的二氧化碳汗液尿液粪便唾液脱落的死细胞胆汁脱落的毛发A.B.C.D.【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排泄废物。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人体通过呼出气体、分泌汗液、排出尿液而完成排泄过程。【易错警示】(1)排便排泄:排便排出的是食物残渣,排泄排出的是代谢废物。(2)水和无机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也是废物,也需要排出,否则会引发一些疾病。2.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

2、、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下表所示。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11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毫升)来源气温3438气温2125呼气250350尿液1 0001 400汗液1 750450粪便200200A.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多【解析】选B。本题考查读表分析能力。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外界气温较低时,由呼出气体排出的水分增多,尿液排出的水分也相应增加,而汗

3、液排出的水分则减少,由粪便排出的水分与外界温度无关。由此可推测,在气温711的环境下,呼出的水分增加,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以尿液形式失去的水分比炎热时多,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比炎热时少。3.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泄。与尿酸排出体外相关的器官是()A.肝脏B.肾脏C.肺D.直肠【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尿酸是人体的一种代谢废物,要想及时排出,应多饮水,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规律方法】排泄与泌尿系统4.人体下列结构内的液体成分里,含尿素最少的是()A.肾静脉B.肾小

4、管C.肾小囊D.出球小动脉【解析】选A。本题考查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脏,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静脉内的血液中含尿素最少。5.(2015东莞模拟)对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四种物质(单位:克/100毫升)尝试进行比较,错误的是()A.蛋白质:血浆=原尿B.尿素:原尿尿液【解析】选A。本题考查血浆、原尿、尿液中所含成分的区别。解答此题要深入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成分都可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故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要比原尿中蛋白质的含量高,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血浆中无机盐的含量应该与原尿中的无机盐含量相同;当原尿流经肾小管

5、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最终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故尿液中尿素的含量要比原尿中的高;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故选项B、C、D都是正确的。6.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尿素在甲处形成B.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乙处过滤并形成尿液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会于丁处被重吸收【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泌尿系统的认识。甲是肾上腺,乙是肾脏,丙是输尿管,丁是膀胱。尿素在肝脏中形成;排泄器官除了肾脏外,还有肺和皮肤;尿液在肾脏中形成;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但没有重吸收

6、功能。7.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成分的区别与联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血浆、原尿、尿液中含有的成分。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过滤,其他小分子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8.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如图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构成B

7、.血液经过和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尿液C.内的液体与内的液体相比,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D.内的液体与内的液体相比,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形成过程中各种液体成分的变化。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因此A项错误。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是原尿,因此B项错误。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入球小动脉内流的是血液,由到经过的是过滤作用,其中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内不会有大分子蛋白质,因此C项错误。内的液体与内的液体相比较,经过了过滤作用和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排出,所以内尿素含量降低了,因此D项正确。9

8、.(2015青岛模拟)血液从心脏出发,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氧、尿素、尿酸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不变B.氧、尿素、尿酸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氧、尿素、尿酸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D.氧、尿素、尿酸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解析】选C。本题考查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血液在流经肾脏后,其中的尿素、尿酸、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肾脏的组织细胞完成呼吸作用需要从血液中获取氧气,将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血液中。【规律方法】特殊器官流出的血液成分比较(1)肾脏:流出的血液是体内唯一含尿素较少的静脉血,因为大部分尿素过滤进入尿液,由

9、尿液排出体外。(2)小肠:流出的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因为小肠吸收营养物质。(3)出球小动脉: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因为在肾小球内没有进行气体交换。10.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并且原尿中有大量的水,但随着尿液排出的水却很少。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A.过滤作用和吸收作用B.重吸收作用C.吸收作用和分解作用D.分解葡萄糖【解析】选B。本题考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分、无机盐、尿素等小分子物质,会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全部葡萄糖、绝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余的尿素、无机盐

10、和水等形成尿液。11.(2015眉山模拟)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肝细胞产生的一个尿素分子,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A.此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会经过肾静脉B.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必须经过心脏两次C.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此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解析】选B。本题考查泌尿系统与血液循环的关系。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进入尿液后,经肾小管排出,不会再流经肾静脉,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的氧气进入血液,此时静脉血变为动脉血,选项C是错误的;此尿素

11、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被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所以选项D也是错误的。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时要两次经过心脏,第一次是随着上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然后再由右心室到达肺,经气体交换后,又流回心脏的左侧,再经左心室将其送入肾脏,最后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12.下表数据是取自人体内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分析结果(克/100毫升)。样品3是()尿素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样品10.030.100.98.00样品20.030.100.90.01样品31.801.10A.血液B.血浆C.原尿D.尿液【解析】选D。本题考查血浆、血液、原尿和尿液的成分。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原尿是血液经过肾小球和

12、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除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成分主要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肾小管外面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尿液中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且尿液中尿素和无机盐的浓度都比血浆、血液、原尿中高。13.(2015莱芜模拟)下图为尿液形成流程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肾小球、甲和乙共同构成肾单位B.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C.若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乙处,则b中会有蛋白质D.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

13、少【解析】选C。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图示中甲为肾小囊,乙为肾小管,和肾小球一起构成肾单位;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形成原尿,此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过滤,所以即使用药物麻痹肾小管,尿中也不会出现蛋白质;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尿液,在肾小管内,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吸收进入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尿素不能被重吸收,随尿排出体外,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处,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变成静脉血,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静脉血,尿素减少。14.在某次地震中,一些被困者被迫喝自己的尿液来维持生命,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补充体内所需的()A.能量B.水分C.蛋白质D.无机盐【解析】

14、选B。本题考查了水分对人生命活动的意义。尿液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其中无机盐、尿素等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排出体外,因而水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知识拓展】流经人体各器官的血液变化特点器官流出血液显著特点肾脏静脉血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所以从肾脏流出的血液,尿素等代谢废物明显减少小肠静脉血小肠具有吸收作用,所以从小肠流出的血液,营养物质明显增加肝脏静脉血由于肝脏具有解毒功能,所以从肝脏流出的血液,有毒物质明显减少肺动脉血由于肺泡具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所以从肺流出的血液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大脑静脉血大脑消耗氧气和营养物质,所以从大脑流出的血液中氧气和营养物质明显减少15.人体排尿的生理意义是()调节体内水的含量调节体内无机盐的含量排出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A.B.C.D.【解析】选D。本题考查排尿的意义。尿的成分包括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