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3)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583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3)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3)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3)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3)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3)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3)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3)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语文检测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9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档案(dng) 喑哑(yn) 卓越(zhu) 预兆(zho) B.骸骨(hi) 篝火(gu) 篡夺(cun) 静谧(m)C.轻盈(yng) 劫掠(ji) 吮吸(shn) 窸窣(s) D.狩猎(shu) 气氛(fn) 葱茏(cng) 撇开(pi)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喧嚣 畅谈 潜行 开膛破肚B.悬殊 顷刻 贪婪 海枯石烂C.俘虏 茏罩 妒忌 昂首挺立D.溅落 点缀 谚语 遥遥在望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耳朵灵敏的人

2、,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B.秋冬季节交替,天气变化无常,感冒的人也增多了。C.对于房价在全国更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适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D.灾难来临时,许多人都会惊惶失措,束手无策。4.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如戈壁上有一种植物,只要一场雨,它就立即抽芽,急速地生根、长叶、开花、结果,仅在八天里就能完成一株显花植物全部的生命周期。在这片一年也未必能下场透雨的戈壁滩上,也许等待了两年时间就是为了这历时八天的生命的辉煌。许多沙漠植物的生命周期都很短促,它们能在下雨过后的短短几天内就完成一次生命全程。对这些沙漠植物来说,也许等待反

3、倒是生命的主要存在方式。等待是一种强韧的生命状态。此后,新一代的种子又会重归于安静的等待。A B C D5根据提供的材料,概括其中的语言信息,有误的一项是( ) (3分)【材料】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现代汉语词典)A.化石是由年代久远的石头变成的 B.化石可分为遗骸化石和遗迹化石等类别C.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演化进程 D.研究化石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层的年代6.根据划线句子进行仿写,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 。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1分)(

4、一)古诗文积累(6分)7.默写填空。(6分)(1)李清照如梦令表现对往事回忆的句子是: , 。(2)晏殊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 。(3)杜牧泊秦淮中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一诗句是: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

5、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解释加点的字。(4分)(1)二石兽并沉焉( ) (2)阅十余岁( )(3)不亦颠乎 ( ) (4)湮于沙上( )9.翻译下列句子。(4分)(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10.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3分) 11.为什么讲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

6、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看云识天气选段,完成1216题。(16分)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

7、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

8、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12.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13.第段介绍了哪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第段介绍了哪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点又是什么?(4分) 14.第段与第段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15.“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这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3分)16.文中划线字“往往”、“常常”、“一般”和“常”不能去掉,理由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4分)蟋蟀的住宅 法布尔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

9、,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 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蟋蝉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

10、,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

11、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 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7.“蟋蟀的住宅”指的是什么?(2分) 18.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3分) 19.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不肯随遇而安”?)(3分) (2)假使我们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