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7.2 我国的植物资源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579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7.2 我国的植物资源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7.2 我国的植物资源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7.2 我国的植物资源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7.2 我国的植物资源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 7.2 我国的植物资源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 7.2 我国的植物资源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一、选择题1.有关热带雨林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B.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丰富,叶片终年常绿C.我国的台湾、海南、云南都有热带雨林分布D.热带雨林的植物往往在春、夏季开花,冬季不开花2.有关我国落叶阔叶林的说法,错误的是( )A.落叶阔叶林又叫夏绿林B.是温带地区在湿润的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植被类型之一C.分布区一年四季分明,叶夏季茂盛而秋季完全凋落D.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地区3.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B.允许林区人民大砍大种,先富起来C.营造单纯的杉木林D.实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和利用4.关于我国植物资

2、源面临的主要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森林资源的绝对量可观,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量、森林总面积居世界前列,但同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相比,我国却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国家之一B.我国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东北、西南、东南、华南分布多,西北、西藏中部以及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分布少C.植物资源破坏严重,表现在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利用方面D.草地资源丰富,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已基本得到控制5.我国植被的主要特点是( )A.以森林为主 B.以沙漠为主 C.以荒山为主 D.以草原为主6.关于森林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森林是地球的“肺”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森林是动物的栖息地为人类

3、提供木材美化了人类生存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A. B. C. D.7.许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污染起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枝叶茂盛,减小风速叶片有茸毛,分泌黏性物质分泌抗生素吸收有毒气体蒙尘植物经雨水冲洗后,又能迅速恢复阻挡尘埃的能力A. B. C. D.8.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迟耕还林还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的是( )A.开发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或草)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9.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C.动物病害

4、 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0.从前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C.地壳运动造成的 D.人类乱砍滥伐、过度开发造成的二、非选择题11.我国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直接或间接地破坏森林?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98年4月15日一16日,我国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出现了罕见的沙尘暴天气,突发性的灾害几乎袭击了大半个中国。就我国而言,已有33.4万平方千米土地受到沙漠化威胁,其中已经沙漠化的有17.6万平方千米。据统计,沙漠及沙漠化的土地已占我国土地面积的13.3,而且还在一天天扩大。请分析

5、原因以及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治?13.4000年前,曾有过一个经济繁荣、显赫一时的文明古国巴比伦王国,该国森林繁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但由于人口剧增,森林被砍,耕地扩大,结果造成水土流失,河道阻塞,连年洪水成灾,终于使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致使该国变成一片废墟。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是由于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主要作用?(2)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 )A.自然因素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限C.人口剧增 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这个历史事实给我们什么启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D 4.D 5.A6.D (森林对自然界的作用有,而是对

6、人类的作用。)7.C 8.D 9.D 10.D二、非选择题11.直接破坏森林的行为有对森林乱砍滥伐、纵火毁林造田、毁林开矿等,不过,一般人没有这种行为。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中对森林的破坏是间接的,如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纸手帕、纸贺卡和浪费纸张、铅笔等,以及过度装修房屋等。12.土地沙漠化和形成沙尘暴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如过度放牧、开荒造田、工业污染等,使植被遭受破坏。客观因素方面主要是天气变暖、降水减少等。防治措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天然林等政策,以及控制牲畜量,可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沙漠化及沙尘暴的形成。13.(1)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2)D(3)过度砍伐和开垦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因此必须对森林合理砍伐,保护生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