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682565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6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能系统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储能系统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储能系统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储能系统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储能系统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储能系统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能系统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 ICS 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团体标准 T/CNESA XXXXXXXX 储能系统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XXXX - XX - XX 发布XXXX - XX - XX 实施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发 布 T/CNESA XXXXXXXX I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技术要求.2 4.1一般要求.2 4.2功能要求.3 4.3电气性能.5 4.4气候环境耐受性.6 4.5机械环境耐受性.6 5试验方法.6 5.1总则.6 5.2

2、功能试验.7 5.3电气性能试验.8 5.4气候环境耐受性能试验.9 5.5机械环境耐受性能试验.10 6检验规则.10 6.1型式检验.10 6.2出厂检验.11 6.3检验项目.11 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11 7.1标志.11 7.2包装.12 7.3运输.12 7.4储存.12 T/CNESAXXXX201X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中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首次发布。 T/CNESA XXXXXXXX 1 储能系统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储能电站火灾

3、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 运输与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移动集装箱式储能电站及室内仓储式储能电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标准电压 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 16670-2006柜式气体灭火装置 GB 16838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 GB 17429

4、-2011火灾显示盘 GB/T 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 26851-2011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 GB/T 34131-2017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5、GB 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1048-2014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化学储能电站 采用电化学电池作为储能元件,可进行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电站。 3.2 开架式电池架 T/CNESAXXXX201X 2 敞开式摆放电池组的货架称为开架式电池架。 3.3 密闭式电池架 箱体式摆放电池组的货架称为密闭式电池架。 3.4 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 用于储能电站电气室和电池室的电气火灾及电池火灾的自动探测、预警及消防防护,具有自动/手 动喷放灭火介质,抑制火灾蔓延及锂电池热扩散引起的起火爆炸功能的系统。 4技术要求 4.

6、1一般要求 4.1.1使用条件 4.1.1.1正常工作温度:-2065。 4.1.1.2极限工作温度:在 125可运行 30 分钟,可正常发出报警信号。 4.1.1.3贮存温度:-4085。 4.1.1.4工作湿度:5%95%。 4.1.1.5工作电压:工作电压范围参见表 1。 表 1工作电压范围 标称电压(V) 工作电压范围(V) USminUSmax 24936 4.1.2系统组成 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由探测器、消防控制主机、紧急启停开关、声光报警器、灭火装置等部件 组成。 4.1.3基本要求 4.1.3.1探测器一般安装于电池室或电气室内顶部,每一防火单元都应设置不少于 1 个探测器。

7、电池 架每层每隔不大于 2m 为一防火单元,密闭式电池架内每一密封单元为一防火单元。 4.1.3.2消防控制主机可采用主电源为 220V、50Hz 的交流电源供电,应设有备用电源,且应具有如下 功能: a)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切换功能,应有主、备电源工作状态指示,主、备电源的转换不应影响消防 控制主机的正常工作; b)主电源应能保证消防控制主机在火灾报警状态下连续工作4h,且应有过流保护措施; c)备用电源在放电至终止电压条件下, 充电24h, 其容量应可提供消防控制主机在正常监视状态下 工作8h后,在火灾报警状态下工作30min。 4.1.3.3消防控制主机也可直接采用消防设备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源

8、供电, 电源线输入端应设接线端子, 直流电压应符合 GB156 的规定,优先采用直流 24V。 T/CNESA XXXXXXXX 3 4.1.3.4紧急启停开关应包括“强制启动按钮”和“急停按钮”、自动/手动切换开关、灭火器喷洒状 态指示灯等。 4.1.3.5站内声光报警器和站外声光报警器应符合 GB26851-2011 中 4.1.3 的要求, 气体释放警报器 应符合 GB26851-2011 中 4.1.4 的要求。 4.1.3.6灭火装置宜选用洁净气体灭火装置,且应满足 GB50370 的设计要求。电气室可配备手提式 灭火器, 手提灭火器的设置应符合 GB50140 的有关规定。 灭火剂

9、不应对电池或电气设备造成污渍损害。 4.2功能要求 4.2.1基本功能 系统信号处理逻辑应具有适用性: 应不受电池系统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误报漏报; 应具有故障保护机制,应不受某几个传感器故障影响而产生误报漏报; 应具有降级处理功能,应不因某个传感器故障而失去探测预警功能。 4.2.2多参数监测 系统应包含感烟、温度、可燃气体等多种探测传感器,实现对储能站内火灾智能探测。 4.2.3声光报警功能 系统具有预警提示和火灾报警提示功能。预警提示通过“站内声光报警器”进行预警提示,火灾报 警通过“站内声光报警器”和“站外声光报警器”进行提示。 4.2.4分级报警 系统应具备分级报警功能,如: 通过“站

10、内声光报警器”进行预警提示; 通过“站内声光报警器”和“站外声光报警器”进行火灾报警提示; 通过“站内声光报警器”“站外声光报警器”和“气体释放警报器”进行最高级别火灾报警提示并 启动站内灭火器。 4.2.5自动/手动状态切换 系统具备自动/手动工作状态切换功能。处于手动状态时,系统只会声光报警,不会启动灭火器, 可通过强制启动信号启动灭火器;处于自动状态时,系统根据火灾预警级别自动启动灭火器。 4.2.6延迟启动 系统具有延迟启动灭火器功能,延迟时间为030s可设置。 4.2.7强制启动与紧急停止 可以通过强制启动按钮进行紧急启动,对储能站火灾进行全淹没式灭火保护。 自动或手动模式下,人员按

11、下“强制启动按钮”,系统启动站内声光报警器、站外声光报警器、气 体释放警报器,根据系统设置延时启动灭火器。此时按下“急停按钮”,系统不会启动灭火器,并关闭 站内声光报警器、站外声光报警器、气体释放警报器。 4.2.8联动功能 T/CNESAXXXX201X 4 系统应能与储能电站的控制中心联动,关闭空调系统及防火阀,启动灭火装置。 4.2.9故障自检 系统应具备上电自检功能,支持故障设置和故障恢复功能。 4.2.10故障诊断 系统应具备故障诊断功能,诊断系统本体的异常运行状态。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能在10s内发出 故障声、光信号,并显示故障类型。 a)探测器离线故障、传感器故障、硬件故障; b

12、)消防控制主机通信故障、运行数据故障; c)紧急启停开关通信故障。 4.2.11通信功能 系统宜具备CAN、RS485或以太网通讯接口,接入BMS系统或储能站控制中心等上送数据,宜有备用 接口作为冗余。 4.2.12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与可用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宜小于40000h。 4.2.13定值设置功能 系统应能对延迟启动时间、报警、保护定值进行整定,宜具备就地和远程修改功能。 4.2.14操作权限管理功能 系统应具有操作权限密码管理功能,任何改变运行参数的操作均需要权限确认。 4.2.15异常数据记录功能 系统应备异常数据记录功能,应存储不少于5000条事件。异常数

13、据包括但不限于预警级别、传感器 数据、故障码等。记录频率应至少每秒一次。 4.2.16存储功能 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容量在线存储30天的信息,便于事故过后排查故障原因。 4.2.17信息显示功能 系统应能显示安全可靠运行所必需的信息,如:系统运行状态、火灾报警显示、消防控制状态、故 障位置显示等。 4.2.18信息实时查询功能 系统应具备信息实时查询功能并可直观显示,如传感器数据查询、操作记录查询、故障详细信息查 询、事件记录和告警记录查询等。 4.2.19系统升级 系统应具备本地或远程在线升级功能,本地在线升级时间应低于2分钟。 4.2.20运行可靠性 T/CNESA XXXXXXXX 5 系统

14、应能在火灾报警状态下可靠运行4h。 4.3电气性能 4.3.1电压波动 系统应能在制造商规定的供电电压上、 下限值 (如未规定, 则上、 下限参数分别为额定工作电压110% 和85%)之间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4.3.2绝缘电阻 有绝缘要求的外部带电端子与机壳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0M;采用220V、50Hz交流电源供电 的消防控制主机电源输入端与机壳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50M。 4.3.3电气强度 采用220V、50Hz交流电源供电的消防控制主机的电源插头(或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间应能耐受频 率为50Hz、有效值为1250V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电气强度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发生击穿现象;

15、试验 后,基本功能应与试验前保持一致。 4.3.4电磁兼容 系统应能适应表2所规定条件下的各项试验要求。试验期间,应保持正常监视状态;试验后,基本 功能应与试验前保持一致。 表 2电磁兼容性试验条件 试验名称试验条件 射频电磁场 辐射抗扰度 试验 场强V/m频率范围MHz 扫描速率十 倍频程每秒 调制幅度工作状态 108010001.510-3 80%(1kHz, 正 弦) 正常监视 状态 射频场感应 的传导骚扰 抗扰度试验 频率范围MHz电压dBV调制幅度工作状态 0.158014080%(1kHz,正弦) 正常监视 状态 静电放电抗 扰度试验 放电电压kV放电极性 放电间隔 s 每点放电次

16、数工作状态 空气放电(外壳为绝缘体)8 接触放电(外壳为导体)6 正、负110 正常监视 状态 电快速瞬变 脉冲群抗扰 度试验 电压峰值kV重复频率kHz极性时间min工作状态 AC电源线:2(10.1) 其他连接线:1(10.1) AC电源线:2.5(10.2) 其他连接线:5(10.2) 正、负每次1 正常监视 状态 浪涌 (冲击) 抗扰度试验 浪涌(冲击)电压极性 持续时间 ms 试验次数工作状态 AC电源线线-线:1(10.1) AC电源线线-地:2(10.1) 其他连接线线-地:1(1 0.1) 正、负 10(下滑 100%) AC电源线:5 其他连接线:20 正常监视 状态 T/CNESAXXXX201X 6 4.4气候环境耐受性 系统应能耐受住表3所规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的各项试验。试验期间,应保持正常监视状态;试验 后,不应有机械损伤和紧固部位松动现象,基本功能应与试验前保持一致。 表 3气候环境条件(运行试验) 试验名称试验条件 高温(运行)试验 温度持续时间h工作状态 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