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理论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682529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7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  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城市规划  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城市规划  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城市规划  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城市规划  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 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 理论(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小组成员: 祝晨琪 马邝 赵会锋 王睿 张泽中,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城市规划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世纪,从古希腊奴隶制希伯达姆(Hippodamus)模式的以城市广场为中心、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的城市布局,到我国西周周礼考工记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记载,都总结了城市规划在人类社会早期的成就。但作为一门科学和一项社会实践的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在20世纪初才得以确立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 现代城市规划主要是针对工业城市的发展,

2、在认识工业城市问题的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由此而构筑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框架。,18世纪,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 了人类居住地的模式,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 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尤其是伦敦和一些工业城市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迫使英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法规来管理和改善城市的卫生状况。,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发展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现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和设想。 英国的霍华德(E. Howard) 法国的柯布西耶(Le Corbusier),霍华德于1898年出版了以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为题的论著,提出了一个具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Gar

3、den City)的概念。他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解决大城市拥挤和不卫生问题。这一思想基本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体系和规划理念。霍华德于1899年组织了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1903年组织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伦敦东北56kin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契沃斯(Letchworth)。,柯布西耶在19201930年代发表了大量的著作,提出了有关现代城市发展与规划的思想。他认为,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造而得到解决的。这种技术手段就是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

4、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柯布西耶在这些规划设想中所运用的技术准则,为此后的城市规划发展确立了合理性的标准,而其所倡导的城市集中发展的方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的先导和理论基础。对城市规划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则是理性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由他主持撰写的雅典宪章之中,并深刻地影响了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世界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基本框架,实践证明,城市规划与城市及其所在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直接相关。城市规划所处理的内容实际上涉及到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面对这样的庞大系统,仅凭感觉和感性认识来开展工作,显然是不适宜的,而要认识城市发展在

5、其纷杂的表面行为之下所蕴含的规律性,科学的预测和预想城市的未来发展,就必须运用理论和理性思维,从而来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也就是城市规划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一、现代城市发展的理论 在现代城市规划领域中,根据各种理论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 一是功能理论,它主要从城市系统本身解释城市的形态和结构,以实现城市的功能,这通常指城市规划工作中所应遵循的原理。 二是决策理论,它主要是系统地分析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因素,以确定城市的主导职能(性质),城市发展的可能规模和城市发展方向。这里包括系统的分析方法论,如何进行科学的决策。 三是规范理论,它主要是阐明城市规划中的

6、价值目标和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例如,城市规划应达到区域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公正公平之类的价值取向。,(1)、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观点 城市是区域环境中的一个核心。无论将城市看作是一个地理空间,或是一个经济空间,还是一个社会空间,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在与区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进行的,是整个地域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定地域环境的中心。因此,有关城市发展的原因就需要从城市一区域的相互作用中去寻找。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城市的中心作用强,就会带动周围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社会经济水平高,则促使中心城市更加繁荣。,(2)、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观点 在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的诸多

7、因素之中,城市的经济活动是其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任何有关于城市经济在质和量上的增加,都必然导致城市整体的发展,但在组成城市经济的种种要素中,究竟是怎样的因素,才是促进城市经济整体发展的最根本要素,这个问题才是真正认识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众多相关的理论中,经济基础理论揭示了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3)、城市分散与集中发展统一的观点 城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只是表述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方面,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是这两个方面的作用的综合,或者说,是分散与集中相互对抗而形成的暂时平衡状态。,、城市的相互作用 P哈格特(P. Haggett)于1972年依据物理学热传递的方式将城市相互作用的

8、形式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主要特征,如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运输,邮件和包裹的输送和人口的移动等。 第二类,指城市间进行的各种交易。 第三类,指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等。,这样,城市间的联系表现为以下三种主要方式: 货物和人口的移动; 各种交易过程; 信息的流动。 这些相互作用,都要借助于一系列的交通和通信设施才能实现,这些交通和通信设施所组成的网络的多少和方便程度,也就赋予了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相对地位。,揭示城市空间组织中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规律的城市相互作用模式,深受理论研究者的重视。在众多的理论模式中,引力模式是其中最为简单、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引

9、力模式是根据牛顿万有引力规律推导出来的。该模式认为,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质量(可以城市人口规模为代表)成正比。引力模式基本上还是猜测性的,理论上仍还不完备。,、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城市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集中场所,通过各种交通和通信网络,使物质、人口、信息等不断从城市向各地、从各地向城市流动。城市对区域的影响类似于磁铁的场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城市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并最终被附近其他城市的影响所取代。每个城市影响的地区大小,取决于城市所能够提供的商品、服务及各种机会的数量和种类。,一般地说,这与城市的人口规模成正比。不同规模的城市及其影响的区域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城市的等级

10、体系(the urban hierarchy)。在组织形式上,位于国家等级体系最高级的是具有国家中心意义的大城市,它们拥有最广阔的腹地;在这些大城市的腹地内包含若干个位于等级体系最低层次的小城市,它们是周围地区的中心。,城市对区域的影响力范围的确定,就是要将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具体化。但是,城市具有各种职能,每一职能的吸引范围都不同,而一个区域总是同时受到两个甚至更多城市的影响。因此要确定城市的影响区的范围仍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HL格林(HLGreen)于1995年根据铁路通勤人员的流动方向、报纸发行范围、电话呼唤方向、公司和银行负责人的办公地点五项指标来划分纽约和波士顿之间的平均边界,从

11、而确定这两个城市的影响范围,进而可求得两城市间的断裂点(1945年,PD(20nverse)。,二、现代城市空问理论 城市空间组织的目的在于为城市生活提供合适的场所,因此城市空间的意义及其结构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要对城市空间进行有机的组织,就必然反映了组织者的价值判断和有意识的选择。城市规划内容的主要方面应当是对城市空间进行组织,这种组织的意义在于间接地处理城市中的各类社会经济关系,而且这种间接的处理同时又是城市社会经济关系有序发展的基础。,1区位理论 区位,是指为某种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在城市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城市是人与各种活动的聚集地,各种活动大多有聚集的现象,占据城市中固定的空间位置

12、,形成空间分布。这些区位(活动场所)加上连接各类活动的交通路线和设施,便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各种区位理论的目的就是为各项城市活动寻找到最佳区位,即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区位。其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有 JH杜能(J.H.Thunen)的农业区位理论; 韦伯(AIfred Webber)的工业区位理论; w克里斯塔勒(W.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2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就城市土地使用而言,由于城市的独特性,城市土地和自然状况的惟一性和固定性,城市土地使用在各个城市中都具有各自的特征。但是它们之间也具有共同的特点和运行的规律,也就是说,在城市内部,各类土地使用之间的配置具有一定的模

13、式。为此,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根据R墨菲(RMurphy)的观点,所有这些理论均可归类于: 同心圆理论; 扇形理论; 多核心理论。,(1)、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Zone Theory) 这是由Ew伯吉斯(EwBurgess)于1923提出的。他以芝加哥为例,试图创立一个城市发展和土地使用空间组织方式的模型,并提供了一个图示性的描述。根据他的理论,城市可以划分成5个同心圆的区域:,居中的圆形区域是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即CBD); 第二环是过渡区(Zone in transition),是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地区,是衰败了的

14、居住区; 第三环是工人居住区(Zone of workingmens homes),主要是由产业工人(蓝领工人)和低收入的白领工人居住的集合式楼房、单户住宅或较便宜的公寓组成; 第四环是良好住宅区(Zone of better residences),主要居住的是中产阶级; 第五环是通勤区(Commuters zone),主要是一些富裕的、高质量的居住区,上层社会和中上层社会的郊外住宅。,(2)、扇形理论(Sector Theory) 这是H霍伊特(HHoyt)于1939年提出的理论。他根据美国64个中小城市住房租金分布状况的统计资料,又对纽约、芝加哥、底特律、费城、华盛顿等几个大城市的居住状

15、况进行调查,发现城市住宅的分布有以下9种倾向:,住宅地沿着交通线延伸的现象十分显著; 高租金住宅在高地、湖岸、海岸、河岸分布较广; 高房租住宅地存在不断向城市外扩展的倾向; 高级住宅地喜欢聚集在社会领袖等名流人物宅地的周围; 办公楼、银行、商店的移动对高级住宅有吸引作用;,高级住宅地紧密结合交通线路分布; 高房租住宅追随在高级住宅地后面延伸; 高房租的公寓多数建立在市中心附近的住宅地带内; 房地产业者与住宅地的发展关系密切。,(3)、多核心理论(Multiple-nuclei Theory) 这是由CD。哈里斯(C. D. Harris)和EL乌尔曼(ELUllman)于1945年提出的理论。

16、他们通过对美国大部分大城市的研究,提出了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四项基本原则:,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如中心商务区要求非常方便的可达性,而工厂需要有大量的水源); 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相互接近(如工厂与工人住宅区); 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有消极影响,这些活动应当避免同时存在(如富裕者优美的、大片的开阔绿地被布置在与浓 烟滚滚的钢铁厂毗邻的地区); 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而不得不布置在很合适的地方(如仓库被布置在冷清的城市边缘地区)。,3地租和竞租理论 地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D李嘉图(DRicardo)首先提出了一般的地租概念,指出地租的含义是任何一块土地经过利用而得到的纯收益。杜能则提出了位置级差地租的概念,马克思对此也有非常详尽的论述,并且将地租的概念与对资本的具体分析结合在一起。这一概念在20世纪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位置级差地租理论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