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中华书局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476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云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中华书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年云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中华书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年云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中华书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年云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中华书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年云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中华书局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云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中华书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云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中华书局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云南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为巩固统治,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进贡制D.分封制答案:D2.在美国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康乾盛世D.开元盛世答案:D3.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宣政院和驻藏大臣职责中的共同之处是()A.管

2、理西藏军事、行政事务B.管理全国佛教事务C.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D.管理西北地区军、政事务答案:A4.“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重大的转移,其方向是()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答案:A5.李大钊曾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答案:B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提到中国近代的一场战争

3、,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答案:D7.“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答案:B8.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

4、知也。”你认为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答案:B9.“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答案:C10.某中学举行“重走长征路”演讲活动。小强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A.四渡赤水河B.飞夺泸定桥C.翻越大雪山D.会师井冈山答案:D11.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年发生的标志性事件不包括()A.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 D.土地改革运动答案:

5、A12.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直接说明这一道理的是()A.“大跃进”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国有企业改革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答案:D13.与“打破铁饭碗”现象直接相联系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城市经济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就业观念的转变A.B.C.D.答案:B14.我国宪法总纲第四条规定:“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我国维护少数民族权益的最主要做法是()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C.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D.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答案:A15.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中美两国关系开

6、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A.B.C.D.答案:B16.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盛赞北京奥运会“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通过奥运竞技表达对力与美的追求,对自然与阳光的崇敬以及对和平的召唤。古代奥运起源于()A.古希腊B.古印度C.古罗马D.古埃及答案:A17.下列中外历史人物中,通过和平方式直接为中国和欧洲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是()A.亚历山大大帝B.郑和C.玄奘D.马可波罗答案:D18.右图所示为权利法案颁布300周年纪念币。之所以纪念权利法案的颁布,是因为它的颁布()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B.宣告了资产阶级自

7、由民主原则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D.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基础答案:D19.在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是()华盛顿章西女王玻利瓦尔克莱武A.B.C.D.答案:B20.乔治从美国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开汽车到机场,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伦敦,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原谅!您的儿子:乔治。”乔治发这封电报的时间最早可能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B.第二次工业革命中C.第三次科技革命中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答案:B2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为在世界上重新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召开的会议有()A.巴黎和会、德黑兰会议 B.巴

8、黎和会、华盛顿会议C.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 D.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答案:B22.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共同著作中,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勾画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新社会蓝图。这本著作是()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C.人民宪章 D.法典答案:B23.导致下表中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时间(年)192119231925粮食产量(亿普特)23.1334.5544.24A.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模式的推动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答案:C24.2015年伊始,一部深度调查雾霾的纪录片在网络上推

9、出。不到一天时间,该片便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成为数亿人手机朋友圈中热谈的话题。该片反映出当今社会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之一是()A.恐怖主义B.贫富悬殊C.人口危机D.环境污染答案:D25.已故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生前说过:“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B.美国奉行强权政治C.当今世界有和平有战争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答案:A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4分,共50分)26.(10分)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

10、识回答问题。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在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为“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1)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2)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2分)(3)通过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2分)参考答案:(1)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2)北魏孝文帝改革。(3)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

11、进程。27.(12分)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如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等,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总结历史,完成表格。(6分)人物主要事迹共同意义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2)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中,中国军队往往付出重大代价,却大多以失败告终,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参考答案:(1)林则徐:鸦片战争爆发后,在广东积极防御英军或答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在中日黄海海战中英勇牺牲。共同意义:捍卫了国家主权或维护了民族尊严。(2)

12、社会制度落后;国力衰弱;武器装备落后;政府当局腐败等。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致使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的发展迟滞。材料二美国在这一时期(19世纪后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积聚了力量。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

13、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仅两次大战后,即引进高科技人才20多万人。(1)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分别是在什么时候?(2分)(2)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它对英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3)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它对美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4)通过以上分析谈谈你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1)18世纪后期与19世纪后期。(2)固守旧技术,轻视新技术的应用。致使英国经济发展缓慢,逐渐被美国、德国等国家赶上和超过。(3)注重新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注重对人才的引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4)要重视科技向

14、生产力的转化;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等。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两者出发点不同,道路各异,尽管如此,看来他们都在上帝的意志的驱使下,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而奔波。”材料二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是昨天和今天,甚至明天,都是中国最大的近邻。十月革命爆发的消息传到中国后,革命家李大钊立即满怀信心地断言:“试看未来之域中,定是赤旗之天下。”另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也大声宣布:“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