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4 文言文 七上《世说新语》《寓言二则》(测)(含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465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4 文言文 七上《世说新语》《寓言二则》(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4 文言文 七上《世说新语》《寓言二则》(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4 文言文 七上《世说新语》《寓言二则》(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4 文言文 七上《世说新语》《寓言二则》(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4 文言文 七上《世说新语》《寓言二则》(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4 文言文 七上《世说新语》《寓言二则》(测)(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世说新语分值:30分 时间:30分钟一、(2015届湖北潜江、仙桃、江汉油田中考)古诗文默写(7分)(1)蒹葭采采,。(诗经蒹葭)(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4)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登飞来峰)(5)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登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答案】(1)白露未已 (2)山岛竦峙 (3)人不知而不愠 (4)闻说鸡鸣见日升(5)满眼风光北固楼 (6)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7分。每空1分,见错则该空无分。)【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

2、记A。二、【2014中考福建省龙岩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10分)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注释】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一:当初。会:约定。罢:取消。6下面句中的“期”与“文侯与虞人期猎”中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B道不通,度已失期C期日中,过中不至 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答案】(3分)C【解析】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3、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C项与例句中“期”皆是“相约”的意思。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2)乃往,身自罢之。【答案】(4分)(1)(2分)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2)(2分)(魏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取消打猎的约定。【解析】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第一小题要注意“雨”用作动语和疑问的语气,第二题注意“身”古今义的不同,最后疏通句子。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

4、级为理解B。8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可用文中词语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答案】(3分)饮酒乐,天又雨。文侯是一个守信用的国君。【解析】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2015年中考湖南长沙卷)(13分)苏武传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

5、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须发尽白。(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注释】亡:通“无”,没有。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呈现。春秋:年纪。夷灭:被杀。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亲近:皇帝的侍从。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

6、于的汉将。衿:衣襟。决:通“诀”。【背景资料】本文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1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武使匈奴明年 / 安陵君固使唐睢使于秦 (唐睢不辱使命)B为武置酒设乐 /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C请毕今日之欢 /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送东阳马生序 )D与武决去 /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两章)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例句:陵见其至诚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桃花源记)B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C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睢不辱使

7、命)D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3分)(1)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2)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15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5分) 【答案】12B13A14(1)臣(我)侍奉君主(您),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怨恨,希望你不要再说了!(2)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罪大恶极!15苏武忠义无人知道、汉武帝薄情12【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理解。首先要把握例句中“其”的意思是代词“他”。A项中“其”是人称代词“他”;B是“其中”的意思;C项是语气副词;D也是疑问语气副词。【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就是运用现代汉语,如实、恰当地将文言语句的意思表述出来,做到忠诚于原句,字字落实,文通句顺,优美自然,生动形象。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注意“犹”“恨”的意思。【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5【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