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渐课件 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818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渐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渐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渐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渐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渐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渐课件 粤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渐课件 粤教版必修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渐,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能说出作者丰子恺的生平,熟记本课出现的重点词语。 2.学习品味议论散文的语言;学习运用形象生动的故事说明深刻道理的方法;分析作者的情感,把握作者的人生态度。 3.警惕人生历程中的渐变现象,唤醒时间意识,激励自己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连线作者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现代作家、画家。1921年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回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方面的工作,1924年开始发表漫画作品。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

2、一。丰子恺既长于美术、音乐,是中国近代漫画的开山之人,创造了“子恺漫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又工于散文,其散文清新、美妙,颇含人生哲理。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180多部,有缘缘堂随笔率真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2.写作背景 丰子恺的专集静观人生中有一个专题叫“哀叹人生”,渐就属于这个专题,写于1928年。通过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丰子恺先生对于人生的态度:静观。他哀叹人生的短暂,哀叹有的人不懂得珍惜时间,虚度人生。“静观”也好,“哀叹”也罢,我们从其中的一个词眼,就可以看出他对人生的态度是多么严谨。他希望人们珍惜时间,好好把握住人生的

3、每个阶段。,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3.词语积累 (1)纨绔: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的华美衣着,也借指富家子弟。 (2)刑笞:一种用鞭、杖或竹板子打的刑罚。 (3)熙熙然:形容满足的样子。 (4)春秋代序:季节更替,时光转移。形容时间流逝。 (5)芥子:形容极细小的东西。,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4.词义辨析 (1)苍茫 渺茫 辨析“苍茫”指空阔辽远;没有边际。“渺茫”指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

4、,课文图解,整体感知,(2)圆滑 圆熟 辨析“圆滑”形容人善于敷衍讨好,不讲原则,含贬义。“圆熟”指纯熟、熟练;精明练达;灵活变通。侧重于技术熟练,褒义词。,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3)不可思议 不堪设想 辨析二者都有“不能想象”之意。“不可思议”的适用对象是奇妙的事物或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不堪设想”的适用对象是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如何理解“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中“圆滑”和“微妙”二词? 提示:“圆滑”令我们想到人生就像鹅卵石一样,由于岁月的不断冲刷,被冲

5、刷掉了棱角,被冲刷掉了自己的本质。作者用“圆滑”可以说概括了人的一生的整体变化。“微妙”一词使用得非常贴切。作者指出人生的变化在于“渐”字,而“渐”字的表现是无声无息,令人毫无知觉的。而“微妙”一词正好是对这种特点表现的概括。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人生。,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渐”的本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称之为“渐”? 提示:“渐”的本质是“时间”。文章中的“渐”是一个关于时间推移、事物变化的程度修饰词,意谓“渐渐”。作者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在“渐渐”的过程中发生的

6、,“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的说法十分形象。 2.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讲明白? 提示:使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一些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来分析人生的发展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微妙进行的。如“纨绔子弟”的变化、昼夜季节的变化、儿女的成长、植物的花开、抱犊过沟等。把看不见的人生变化比喻成人们熟悉的走路、音乐符号、时钟等,说理形象到位。,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自主探究 你认为不明达之人的表现有哪些?古今中外哪些人物具备了“大人格”“大人生”?“大人格”“大人生”的内涵是什么? 观点:浪费时间、追求名利不择手段、违背道德良心做坏事、斤斤计较个人

7、得失、不豁达等。人物:如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孔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努力让死亡成为一个“节日”的史铁生,“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贝多芬等。“大人格”“大人生”的内涵:智慧明达的思维,高瞻远瞩的目光;海纳百川的气度,谦让平和的人生态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对社会人生有所助益;超越自我,执着于人生意义的追求。,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渐”是一种事物累积、时间流逝的形态,这种形态没有具体形迹,难以捉摸把握。作者并不直说“渐”是什么,而是引用了生活中许多具体

8、的例子,由浅入深,从身边的琐事、日常的见闻、零星的思想和感兴谈起,由具体而至抽象,揭开“渐”的本质,感悟人生的道理,认识时空变化的真意义,呈现生存的哲理。作者坦诚真挚,既执着于对生命的玄思,又侧重于对具体事件的品味,随意抒写,自由活泼。,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导练 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是本文给我们的启示。请研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表达你的人生感悟。 有一天,老师问我们:“学校教学楼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们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他烧开的茶水,走过他清扫的楼道,甚至会时常漫不经心地将衣物丢放在他的斗室里。老师说:“你们应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

9、行,你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从某个角度说,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创意激活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一是可以从“回报”这一角度来立意行文,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将别人对自己的恩泽化为回报来进行深情的表达;二是可以从“平凡”这一角度来行文,侧重于写平凡中见伟大,表现平凡人做的平凡事,但可以体现出不平凡的价值;三是可以从“关注”这一角度来行文,提醒人们要多多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多多感悟对人生、对社会有益的东西。,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范例展示 人生之片段无数,很多事情都值得我们关注与感恩。 当我们走在干净的大街上时,是

10、否会想起为我们带来清洁环境的环卫工人?当我们行走在井然有序的道路上时,可曾想到那些顶着烈日饱受风雨的交警?当我们读书,享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充实时,心头是否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感动?“清洁工”“交警”“教师”正是这一个个看似普通的人,造就了我们的和谐社会,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古语云:“其皆出于此乎!”那“其”字说的就是“我们美好的生活”吧! 如果说生命是一只精致的小舟,那么关注和感恩就是那让小舟驶向美好境界的船桨和风帆;如果说生命是一支优美的歌,那么关注和感恩就是那让我们尽情欢舞的乐谱与唱词。 怀着感恩的心去关注这个美好的世界吧,你会更快乐!,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丰子恺

11、经常教育孩子们要平等待人,教育他们要爱护世间的一切生命。即使对于小小的蚂蚁,丰子恺也是满怀呵护之心。他曾对女儿丰一吟说:“蚂蚁也有家,也有爸爸妈妈在等它。你踩死它,它的爸爸妈妈就要哭了。”虽然丰子恺是位佛教徒,但丰一吟觉得父亲劝他们不要踩死蚂蚁,不是为了讲什么积德与报应,而是为了培养孩子们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以下话题中: 。 提示:爱心、教育、大与小、善良,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拓展阅读 并非用甘蔗汁浇灌出来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砺,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砺中才能形成。马卡连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溺爱,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毁灭。”这并非耸人听闻。 傲立悬崖的孤松,在寒风中它的茎为何岿然不动?那是由于它从巨石中探出身体的时候,已经饱受了苦难的摧残。 蹁跹飞舞的蝴蝶,在阳光下它的双翅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茧而出的时候,它已用尽了力气把体液挤往双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古人虽已远去,但言犹在耳啊!,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有人说:国家的前途与希望与其说掌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中。家庭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从笼中放飞,让他们去经历风雨,让他们去练就雄健的双翅。 放飞孩子 自主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