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588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德意志是教皇的奶牛”,基础处理一:马丁.路德改革,基础处理一:马丁.路德改革,改革的原因; 1)根本原因: 2)主要原因: 3)直接原因: 4)主观原因:,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1517年教皇派特使到德国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立志改革。,基础处理一:马丁.路德改革,九十五条论纲,反对兜售“赎罪劵”,“信仰耶穌即可得救”,主张建立廉俭的民族教会,罗马天主教统治,客观上的 反封建斗争,点燃了德国人们反教会的烈焰,1555年教随国定 取得合法地位,北欧,德意志,中部,北部,反对,“因信称义” 圣经地位至高无上,一切正当手艺都是善功,基础处理一:马丁路德

2、宗教改革,天主教会主张 上帝 神职人员 教徒,路德教主张 上帝 教徒,因信称义,思维拓展,由此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教皇和教会的权威受到严重打击。,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即“因信称义”。,天主教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要以教会为中介,履行复杂的圣礼,做“善功”“赎罪”。为了聚敛钱财,教会发明了出售“赎罪卷”的方法。,思维拓展,何为“善功”?,天主教: “善功”是信仰上帝,鄙视尘世生活,遵守宗教戒律,履行宗教义务。,马丁路德: 生活中的一切正当手艺和职业都是“善功”。,影响:满足了资产阶级的要求,思维拓展,1536

3、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一书。全面阐述了加尔文的改革派神学思想。这本书对近现代基督教以及近现代欧美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基础处理二:卡尔文宗教改革,基础处理二:卡尔文改革,加尔文教和瑞士宗教改革(1536-),瑞士宗教改革家 加尔文(法) (1509-1564),加尔文的主张,否定罗马教皇权威 主张信“因信称义:,与路德教相同,宣扬”先定论“ 主张建立民主教会,新教中的 激进派,瑞士,苏格兰,尼德兰,在日内瓦建立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更好的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在较发达的地区传播,基础处理三:英国的宗教改革,专制王权的加强,罗马 天主教会,盾,矛,宗教改革 建立国教,断绝关系,至尊

4、法案,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英王为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利,教皇无权干涉英国的教会事务。结果英王获得教会的大量财富,削弱了教会实力,加强了王权。,2、英国亨利八世及至尊法案,基础处理三:英国的宗教改革,3、 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一是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的国王; 二是教会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基础处理三:英国的宗教改革,1、背景,A.各省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北部:

5、毛织业、麻织业、 造船业、航海业和渔业 阿姆斯特丹是中心,南部 各省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安特卫普是世界最重要的商业中心,B. 阶级关系的变化,C.西班牙统治者及其控制下 天主教专制主义,派总督严密控制 实行专制统治,经济勒索 西班牙国库收入的 50%来自尼德兰,宗教裁判所 处死异端,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尼 德 兰 革 命,基础处理四:尼德兰宗教改革,9世纪,法兰克 王国分裂后 尼德兰分属于 法兰西王国 和德意志王国,15世纪后, 尼德兰 大部分属于 伯根地公国,16世纪初, 受西班牙 哈布斯堡 王朝统治,1566年 8月11日 爆发圣像 破坏运动,1567-1572年 “森林

6、乞丐” 游击队活动,1567-1572年 “海上乞丐” 游击队 活动地区,1576年十月 根特会议 南北各省 代表大会,1581年 联省共和国 (荷兰)成立,1648年获得的 领土,荷兰,西班牙派新总督阿尔伐 残酷镇压尼德兰人民,3、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荷 兰,卡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海上马车夫,阿姆斯特丹,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17世纪 最发达的 资本主义 国家,基础处理四:尼德兰宗教改革,目的:,抵御新教的攻势,重振天主教的声威。,假设你是当时的罗马教皇,你打算如何通过改革来抵御新教的攻势,重振天主教的声威呢?,措施:,A、革除内部弊端,停止出售赎罪券,惩

7、治贪污腐化,加强对神职人员的监督,B、在教义方面,对新教寸步不让。,C、加强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加紧打击“异端”。,D、创立耶稣会扩大天主教的影响。,作用:,基础处理五:天主教会的改革,1、思想:它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击了教会权威,声张了人的价值;,2、政治:它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各国的封建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宗教改革也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斗争旗帜;,3、经济:新教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文化:宗教改革使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基础处理六:改革的冲击波,欧

8、洲宗教改革核心知识,1)时间:16世纪 2)地点:发源于德意志,发展到整个西欧。 3)领域:宗教和政治。 4)形式: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 5)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运动。 6)主体:资产阶级及接受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基督教徒,封建领主,农民群众等。,拓展: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特点。,1)对象: 都反对欧洲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2)作用: 体现了新兴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各国的领导者、改革内容、改革程度等各有不同。,1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

9、义和仪式 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2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D,D,3 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在于 ( ) A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 B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C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D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 4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路德身上的是 ( ) A 正在兜售“赎罪券” B在演讲中呼吁“信仰即可得救” C正伏案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D正与一修女举行结婚仪式,B,A,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钱投入钱柜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

10、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请回答: (1)材料一的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答: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二、材料题,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请回答: (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材料三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喊“罗马教廷该死!”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

11、,请回答: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答:德国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的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各阶层的支持。,本课素材,这幅图片揭示了什么观点?,天主教,新教,马丁路德,加尔文,亨利八世,1517年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针锋相对,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30,第27条: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节选,世界

12、三大宗教,1、佛教(公元前6世纪) 2、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 3、基督教 (公元1世纪),天主教(罗马) 东正教(君士坦丁堡) 新教(16C),路德教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十一世纪,基督教的派别和分布,基督教,天主教(欧洲西部),英国国教,加尔文教,路德教,新教,东正教(拜占庭帝国和欧洲东部),中世纪的天主教地位如何?,信仰的核心:“原罪”和“救赎”,核心内容“先定论”,主张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弃民”却注定贫穷困苦。上帝的先定不因人的行为而改变,所以祈祷没有意义。这就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信徒比例 天主教:50% 新 教:40% 东正教: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