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586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习探究区,反馈训练区,教材问题解答,课标要求,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学习探究区,一、外交政策的调整,答案,历史叙述,1.背景 (1)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2)国际形势的发展。 (3) 的需要。 2.依据 (1)邓小平对 做出新的科学判断。 (2) 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战争与和平问题,和平与发展,3.内容 (1)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 政策,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

2、新时期的具体表现。 (3)实行改革开放,坚持 。 4.意义 (1)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答案,不结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重点精讲,如何理解中国对外关系方针的调整与国内工作重点转移之间的关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内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体现在外交活动中则是我国对外开放,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易混易错,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是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为借口,对别国的主权和内政进行干涉, 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

3、策在新时期的发展和深化。不是搞“等距离外交”,不是无原则中立,而是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的结合,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探究点1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深化探究,材料 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我们有信心,如果反霸斗争搞得好,可以延缓世界大战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时间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所以,不仅全世界人民,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 思考 (1)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答案 国内形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需要和平的环境。国际形势:政治上,在两极格局下,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第三世界

4、力量发展,西欧、日本、中国迅速崛起;经济上,经济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增加。,(2)为此,邓小平对世界形势做出了什么判断?由此确立新时期外交的目标是什么?,答案,答案 判断: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探究点2 外交政策的调整 材料 中国不会依附任何超级大国,中国不会打“美国牌”去对付苏联,也不会打“苏联牌”去对付美国,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打“中国牌”。 外交部长黄华 思考 (1)中国过去打过“苏联牌”,有哪些具体表现?中国为什么在新时期奉行不结盟政策?,答案,答案 表

5、现:建国初的“一边倒”、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原因:与大国结盟可能受制于人(与苏联结盟的经验教训);中国力量的上升,一旦同任何大国结盟,都有可能影响世界战略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有利的国际条件。,(2)新时期外交为什么确立了对外开放政策?,答案,答案 进入新时期,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决定了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历史叙述,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前提:中国坚持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 的宗旨和原则。 (2)成果:2000

6、年9月,江泽民参加 会议,倡导举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 (3)意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 作用。,答案,独立自主,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千年首脑,建设性,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93年11月, 出席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成立 a.1996年4月,中国、 等五国元首于上海会晤,确立了“_ ”。,答案,江泽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俄罗斯,上海五,国机制,b.2001年6月,原五国与 签署 成立宣言。 意义 a.丰富了中俄以

7、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b.提供了新型 模式。 c.推动了 的建立与发展。,答案,乌兹别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区域合作,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重点精讲,中国的多边外交为什么以联合国为中心来展开? (1)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相一致。 (2)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3)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联合国权威。,归纳总结,关于新时期我国外交活动的几点总结 (1)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2)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3)处理对外关系的首要目标维护和

8、平与促进发展。 (4)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历史认识,中国新时期外交成就的取得,取决于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事实证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带来威胁,只会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探究点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深化探究,材料 右图为上海合作组织会徽:上海合作组织会徽呈圆 形,主体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个成员国的版图、左右环抱 着橄榄枝和两条飘带,会徽上部和下部分别用中文、俄文 标注“上海合作组织”字样。会徽选用绿色和蓝色。,思考

9、(1)上海合作组织会徽如此设计有何象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如何?,答案,答案 象征意义: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个成员国的版图、左右环抱的橄榄枝和两条飘带,象征成员国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并寓意上海合作组织广阔的合作领域和巨大的发展前景。会徽选用绿色和蓝色,象征该组织和平、友谊、进步、发展的宗旨。性质: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2)为什么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答案,答案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首创了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安

10、全为内涵的新型安全观,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它所培育出来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返回,课堂小结,反馈训练区,1,2,3,4,5,6,解析答案,1.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邓小平的这一判断说明( ) A.美苏关系走向全面缓和 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

11、化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解析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关系格局处于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下,故选C项。,C,1,2,3,4,5,6,2.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解析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其余选项不符合题干信息。,C,1,2,3,4,5,6,3.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的相同

12、点在于( ),解析答案,图一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图二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的签订,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顺应不结盟运动的潮流,解析 A项只适合图一,C项只适合图二,D项错误,B项是相同点。,B,1,2,3,4,5,6,4.对下列几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准确的是( ),解析答案,东盟103合作机制 朝核问题第五轮六 上海合作 方会谈在北京举行 组织会徽,A.中国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B.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1,2,3,4,5,6,

13、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答案 C,1,2,3,4,5,6,5.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三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这里的“政策大调整”主要指( ) 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 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A. B. C. D.,解析答案,1,2,3,4,5,6,解析 “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是不结盟政策,应是20世纪80年代,与题

14、意相符;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此,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与题意相符;在新时期,中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如上海合作组织,时间与题干一致;“独立自主”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基本外交政策,并不是1979年以来的政策大调整,与题意不相符。 答案 B,返回,1,2,3,4,5,6,6.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解析答案,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的区域性国际组织,B项符合题干中俗语的含

15、义,A、C、D三项均不能体现题干中俗语的含义。,B,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 (教材第95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由于关门搞建设,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长期动乱破坏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国内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从中国半个世纪的发展经验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关起门来是不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的外交政策必须适应中

16、国国内工作的需要,两者相互促进,才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习思考 (教材第97页)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首创了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安全为内涵的新型安全观,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它所培育出来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我测评 (教材第98页) 1.根据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科学判断,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中国更加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即不与任何国家缔结同盟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